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非常深刻的改变。无论是对中国经济本身而言,还是通过横向的对比,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改变的程度之大、影响之深。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城市化、经济活动区域集中度提高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
第一个变化来自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乡分布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迅速城市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制造大国,同期城市化水平也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得到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更加迅速。197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只有17.9%,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44.9%,30年中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整整27个百分点。只要再用几年时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会超过50%,中国将逐渐成为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国家。而且,这种城市化进程正呈现出加速的迹象。1978—1995年每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提高0.65%;而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了1.27%。一些学者开始从忧虑中国城市化水平过于滞后变为担心这种高速的城市化是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脱节。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观察,我们发现所有今天的发达经济体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其高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来说,城市化政策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一般规律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那么,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是否存在一个一般的发展规律?如果存在,那么中国的城市化符合这一规律吗?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问题,我国是否已经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或者说离这一阶段还有多长时间?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现象,并且对于我们制定城乡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空间布局上的另外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中国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把中国的31个省市区或者八大经济区域单独拿出来作为独立的经济体跟其他国家比较,它们都将是过去30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是经济增长在区域之间的差异仍然是相当明显的,持续的增长差异带来了经济版图的巨大改变。比如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以及内地的四川(含重庆)、湖北、湖南、甘肃、陕西五省占全国GDP的比重在1978年的时候分别是22.74%和20.17%,经济规模大致相仿;但是到了2007年,沿海四省在全国GDP中的份额上升为37.06%,而内陆五省则下降到了15.04%,只有沿海四省的2/5。在整个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严重向沿海地区倾斜,经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这个显著的变化自然引起了学者和政府的关注。有学者担心这种不均衡发展将会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潜力的下降;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均衡发展是经济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不必过于忧虑。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力图改变这种经济布局不平衡的局面。经济活动区域集中程度的提高到底只是经济发展初期的现象还是将会持续扩大呢?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到底是应该继续坚持以少数地区作为增长极的增长方式,还是应该追求更为平衡的区域增长方式呢?在国际上的其他主要经济体中,经济活动集中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区域布局的变化趋势,从而对于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变化是持续扩大的区域收入差距。1978年,最富裕区域(东部沿海)的人均GDP是最贫穷区域(西南地区)的2.57倍;2005年和2007年,最富裕和最贫穷的区域仍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而它们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则变成了3.45倍和3.33倍。尽管在最近几年区域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仍然是巨大的。这个问题引起的关注也是广泛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问题,到底区域收入差距扩大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是将会持续恶化?刚刚出现的这种区域收入差距收窄的现象是一个短暂的反弹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呢?单纯通过对中国本身的研究我们可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也许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求助于其他已发展国家的经验,通过跟这些国家的对比来寻求答案。
上面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五个主要政策目标(“五个统筹”)中就有两个涉及这些问题,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也很高兴地发现世界银行200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重塑经济地理》中也重点讨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差距等问题,这说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又重新吸引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目光。
同时,我们还看到,尽管上述这些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发生着,但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趋势似乎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提高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沿海地区,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在持续的恶化后开始出现了改善的苗头。那么,到底中国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发展的拐点呢?单纯根据中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我们已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中国经济空间布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还是中国特殊的发展政策带来的4后果?我们只能通过跨国比较研究来为这些问题寻求答案。
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对中国本身的研究,强调中国本身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很容易就会忽略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普遍性。事实上,中国现阶段面临着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在现有的跨国比较研究中,往往数据时间长度较短,尤其是不能覆盖今天的发达国家在其高速发展时期的情况,这就局限了我们对于这些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初期的规律的研究,所以,利用能够覆盖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起飞时期的长时间序列的面板数据,从跨国比较的角度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寻这些经济现象跟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并且考察中国的发展进程是否与其他国家的一般规律相符,不但有利于我们对中国现状的深入理解和判断以及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且也是对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