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类真正的独特之处

大部分进化心理学家承认,人类在很多方面都与其他物种不同:人类比其他生物更擅长使用工具;人类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比其他动物语言多得多;人类大脑相对于身体的比例,也要比大多数动物的高一些。可是,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动物都具有自身特性:大象拥有长而灵活的鼻子,蜂鸟可以在空中盘旋,蓝鹀懂得通过观察星星的位置来为飞行导航。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人类拥有某些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性,因此优于其他动物。然而,很多所谓的特性已被证实绝非人类所独有。生物学家最喜欢反驳“只有人类才能做某某事情”之类的观点。制作工具、使用语言、种植作物,以及文化、教育、战争等,都曾被认为是人类的“专属”行为,后来也都遭到了驳斥。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键差异呢?人类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还是说,人类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独特?我想,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最好借鉴一下动物学标准,也就是在对其他物种进行比较并判断其生态重要性时所采用的标准,比如物种分布情况、物种生物量、能量处理方式等。如果人类在这几个方面真的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那么就说明人类在适应环境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也说明这样的探索是值得深入的。

先来看物种分布情况这个标准。一个物种的地理分布是指它所占据的区域,而一个物种的生态幅度是指其栖息地的集合。这两个指标都很有用,因为通过它们可以大致推测出一个物种的适应能力处于何种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物种分布得越广,意味着越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正常生活。在所有陆生脊椎动物中,人类的地理分布和生态幅度都是最广的。大部分陆生脊椎动物都只分布于某个大陆的某些地区,且栖息地也不会太多。人类的近亲,猿类就是最好的例证。猩猩和长臂猿只存在于东南亚的密林中,大猩猩和倭黑猩猩只生活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黑猩猩只生活在非洲的热带林地中。另外,大型的捕食动物分布得最广,例如灰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除热带以外的地区。Nowak, 1999, 664.人类则生活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其他大陆上。

你可能会认为,人类是到了近代,借助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才得以扩张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全新世(the Holocene)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开始于11700年前。根据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也有人提出,工业革命后应该另分为人类世。——编者注之初,也就是10000万年前,这些狩猎-采集者就已经广泛分布于除了南极洲和几个偏远岛屿之外的所有陆地区域,而且栖息地的环境千差万别,从潮湿的非洲热带雨林到极度干燥的中亚沙漠,再到北冰洋的冰岸,不一而足。

我有时候也会拿啮齿目动物和人类做比较:啮齿目动物不也是遍布全球吗?是的,它们确实遍布全球,不过却包含了2200多个物种,而其中任何一个物种的分布范围都没那么大。人类则不同,现代智人这一物种几乎分布于地球表面的每一个地方。褐鼠看上去虽是一个例外,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的分布范围几乎和人类一样广泛,遍布其他各个大陆。然而,事实上,直到中世纪,褐鼠都只分布于中亚,后来“搭乘”人类的交通工具,才逐渐泛滥于世界各地。Aplin et al., 2003.褐鼠和螨虫、肠道寄生虫等人类共生物一样,则都生活在人居环境之中。

如果用另外两个动物学标准来衡量,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人类的物种生物量物种生物量即在给定时间内属于该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数量之和。仅少于我们驯养的家禽,同时也是所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的物种生物量之和的数倍。Hill et al., 2009.人类如此多的物种生物量,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结果。据估计,在全新世之初,地球所承载的狩猎-采集者数量约为7000万。Binford, 2001.这么庞大的数值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在很多环境里,这些狩猎-采集者都是顶级的,能够猎捕领地范围内体形最大的动物。当然,顶级狩猎者通常在数量上要比猎物少很多。据估计,在全新世之初,狮子作为顶级狩猎者之一,纵然分布范围较广,但数量也只有700万只左右。

这种生态学意义上的成功,源自环境适应性。啮齿目动物几乎可见于人类的每一处栖息地,不过这类动物有许多亚类,各种亚类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虽然都能适应某种特定的环境。Kay & Hoekstra, 2008.河狸拥有带蹼的脚和扁平的尾巴,更适应水中的生活;美洲飞鼠拥有巨大的飞膜,能够从一棵树上滑翔到另一棵树上;更格卢鼠(kangaroo rat)拥有独特的肾脏,就算不喝水也能在沙漠中生存;盐沼小鼠则可以喝盐水。然而,它们的种种差异并不仅仅停留在生态学层面上。

不同的物种会采用不同的社会行为来适应独特的环境。有些动物遵循一雌一雄制,而有些则很混乱;有些物种习惯独来独往,而有些物种,如河狸、草原土拨鼠、裸鼹鼠(naked mole rat)等,则以集体合作的方式生活。与所有这些物种都不同,人类是通才,不仅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还能总结衍生出各种地方性知识和专业化工具,以及各种社会安排。

最能表现人类适应能力的行为就是加工各种东西,但这种加工能力并不能让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很多动物都能加工东西,比如鸟能筑巢,河狸能筑河坝,白蚁能打造蚁丘等,而且加工能力在这些动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动物制造品,就技术复杂性而言,完全可以与几千年前的人造物品媲美。织巢鸟的悬巢非常漂亮,而且复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许多狩猎-采集者修筑的茅草屋。然而,每一种织巢鸟只会搭建有限的几种鸟巢。Collias & Collias, 1964.人类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制造出各式各样的东西,从而完美地适应独特的生存环境。人类会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建造不同的住所。我们的房子可能是用冰雪筑成的,也可能是用泥土、石头、茅草和木头搭建而成的。不仅如此,人类还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总而言之,人类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方面,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能力。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人类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