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序
一门学问,若想求其真,必须求其源。
蒋熙德(Volker Scheid),出生在德国,工作在英国,从事的却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作为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结合医学中心研究员、英国卫生部研究员,他撰写的《孟河医学源流论》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孟河医派的研究专著。这不得不使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位国外学者跨越国界、文化、语言的障碍,将中医流派的学问做得如此深入。
在中医学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著名医家。他们在学术上各领风骚、独树一帜,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源流。而中医学派又是中医发展中极为突出的医学现象,通常是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群体和派别。各派医家依据自己的实践提出的不同认识,实际是互相启发、相互补充与完善,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证经验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文化特色,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医学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学术争鸣史。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温补学派、滋阴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新安医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历史上形成过多少中医学派无从统计,正如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所提出的“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但总而言之,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言之绝不为过!”
中医流派的学术思想源于经典,融会古今,师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方,用古方长而化其偏颇处,对于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孟河医派作为江南代表性学术流派,在坚持中医为体的基础上,主张吸取当时最新医学知识,彰显了其海纳百川的学术精神。这就是孟河之所以能名医辈出,至今薪火相传、代代不熄的重要原因。我想,这也是蒋熙德先生情有独钟,从人文学家的研究思维和审美视角,以“学大医”如“烹小鲜”的参详态度,把十余年的时光投入沧桑历史的追寻中去。
翻开此书,仿佛看到作者明窗万卷,抉择陈言,一种敬畏油然而生。因为有了对前人的敬畏,我们的传统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医事业得以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因为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使得我们会去不断探索和追求科学的真谛,而且不会有停步、自满和自大。因为有了对身边人和事的敬畏,才会让自己谦虚起来,才能学会平等待人,尝试去理解,时时从别人好的或者坏的事情上学到经验和教训,成为自己成长的养料。
一个中医悟道者,就是要在不断学习前辈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优秀”起来。这里,我忽然想到了中医脏象理论,透过现象抓起内在的机缘。从这一思维出发,优秀也应该源于一种内在的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的准备。追求优秀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反省、调整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变得成熟了,我们的心智在一种好的境界中稳定下来了。
书以记文,文以载道,道以育人。习近平主席要求对待中医药要“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此书的出版过程正是体现了中医人的一片执著作之情。常州孟河医学传承学会的顾书华先生凭着对中医药传承工作的炙热情怀,花了很大心血购买了此书的中国版权。丁一谔先生作为孟河丁氏学派的嫡传,学通中西,理法方药尽得其要,并长期担任龙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近年来潜心于孟河医学思想和辨证规律的整理研究,并不辞辛劳奔波于大洋两岸,致力于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凭借着他深度的实践体悟和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主动担当起此书的翻译工作,在与先生讨教中不仅体会到了他对孟河医学的崇敬之意,更有一份沉甸甸责任感和浓浓的中医情怀!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孟河医学可谓有着深厚的渊源,孟河医家的杰出代表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出了程门雪、黄文东、张伯臾、陈耀堂等一大批开拓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十分关心孟河医学和丁氏学派的传承工作,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学校有关部门也将其列为中医流派传承工作的重点支持项目。我想,正是大家的热忱汇聚成了一股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洪流,这也是中医药生生不息的依靠所在!
最后,我想用这样的态度与所有执此书之同道互勉:唯有博极医源,知行合一,精勤不倦,才能做好至精至诚之事,成就大德大医之道。
以上权作为序,寄言中医同道。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胡鸿毅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