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归 经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中药定位思想的萌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素问·宣明五气》有“五味所入”,《灵枢·五味》有“五味各有所走”等记载,可谓归经理论的先声。金元时期,归经理论已基本确立,如张洁古《珍珠囊》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清·沈金鳌在《要药分剂》中,首次将“引经”“向导”“行经”“入”“走”“归”等统称为“归经”,使之成为规范的药性名词,得到了医药界普遍认同,一直沿用至今。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概称。所谓归经,指药物对于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二、确定依据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定位理论。大凡药物能治某经的病证,即认定其归某经。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朱砂、远志可用治心悸失眠,其归心经;桔梗、紫苏子可用治喘咳胸闷,其归肺经;白芍、钩藤可用治胁痛抽搐,其归肝经。由此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此外,在归经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想的介入,极大丰富了归经理论的内容。有的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确定药物归经,如麻黄归太阳经、石膏归阳明经等;有的根据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确定药物归经,如知母入气分、生地黄入营血分等;有的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药物自身特性确定药物归经,如味辛入肺、色黄入脾等。凡此种种,药物归经离不开脏腑经络,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理论的核心。

三、临床意义

《医学源流论》指出,凡“治病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若“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归经理论对临床定位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里热证,根据脏腑辨证有肺、心、胃、肝等不同脏腑的热证,可根据药物归经定向选用清肺热的黄芩,清心火的黄连,清胃热的石膏,清肝火的夏枯草等。又如头痛,根据六经辨证有太阳、阳明、厥阴等头痛,可根据药物归经定向选用治太阳头痛的羌活,治阳明头痛的白芷,治厥阴头痛的吴茱萸等。总之,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药物,能增强用药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的有效性。

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脏腑经络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治疗某一脏腑病变的同时应积极调治相关的脏腑,不必拘泥于某经的病变单纯选用归某经的药物。《医学源流论》指出,“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如《金匮要略》以肝脾关系为示范,明确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整体治疗思路和未病先防理念,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归经理论的典范。

归经理论的优势在于药物功能的定位,但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局限性。①药物归经相同,气味不同,则作用部位一致,临床应用有别。如干姜、黄芩同归肺经,均可治疗肺经病变。但干姜辛热,长于温肺寒,主治肺寒咳嗽;黄芩苦寒,偏于清肺热,主治肺热咳嗽。②药物气味相同,归经不同,其功效相似,作用部位有别,临床应用亦有差异。如黄连、龙胆均为苦寒之品,能泻火解毒,治疗热毒病证。然黄连偏走上、中焦,长于泻心火、清胃热,主治热病心烦、胃热呕吐;龙胆偏走下焦,长于泻肝火,主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③药物归经相同,升降浮沉之性不同,其作用部位相同,而作用趋向有别。如桔梗、旋覆花同归肺经,均可用治咳嗽痰多的病证。然桔梗主升浮,长于宣肺;旋覆花主沉降,偏于降气。因此,归经理论的运用,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相结合,才能全面地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

附:引经

引经,又称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医医病书》说:“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本草洞诠》说:“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即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引经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归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经是指药物能对特定的病变部位直接产生治疗作用;引经则是指药物在复方中用为向导,能接引众药,直达病所。因此,引经也可视为归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