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消渴
1.肾水不足,胃热上炎证
杜某,男,成年。1964年11月9日初诊。主诉患消渴数年,饮多尿少,小便黄色,大便秘结。面目红润,脉象弦数,沉取较硬;舌质红,中心开裂,舌根黄浊。此肾水不足,胃热上炎之候。治宜滋肾,益胃,清胃。
知母9g 黄柏9g 玄参9g 玉竹9g 石斛9g 花粉9g 麦冬9g 雅黄连6g 枯黄芩9g 莲子心6g 甘草3g 6剂
11月16日二诊:服上方后,热象退减,口不甚渴,饮水不多,心中轻快,大便较前通利,小便微黄,量不太多,饮食正常,舌质微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有力。上方中加入生地黄9g,服4剂。
11月20日三诊:脉象柔和,舌苔转润,尿量接近正常,微带黄色,眠食均佳。以丸药巩固之。
生地黄30g 丹皮21g 泽泻24g 茯苓30g 枣皮30g 山药30g 知母24g 黄柏15g 牛膝12g 车前仁24g 女贞子30g 旱莲草30g 玄参30g 麦冬30g 玉竹30g 莲子心9g 连翘21g 甘草9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
按:本例脉象沉取较硬,舌质红、中心开裂,是肾阴不足之象;肾阴亏损,亦可使水不化气,而发为消渴溲多;阴亏液涸,则虚火上炎,故发为面目红润、大便秘结、小便黄色、脉象弦数、舌根黄浊等胃热现症。故治法当以滋肾益胃清胃为主。用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加玄参、牛膝、车前仁以育肾阴,用玉竹、石斛、花粉、麦冬以养胃阴,用雅黄连、枯黄芩、莲子心、连翘以清热,使水升火降,消渴即解。
2.湿伤脾阳,肾气不充证(糖尿病)
张某,男,42岁。1966年1月26日初诊。两月前发现肩关节疼痛。经医院检查,发现小便含糖,饮食过量则尿中含糖量多,诊断为糖尿病。夜间小便特多。诊得脉象柔和,至数稍缓;舌苔淡白而滑。此为湿伤脾阳,肾气不充之故。当予除湿运脾,温阳强肾。
南藿香9g 茯苓9g 白术9g 桂枝6g 法半夏9g 巴戟天9g 陈皮9g 厚朴9g 苍术12g 甘草3g 桑寄生12g 3剂
1月29日二诊:服上方后,自觉症状有所减轻,但由于感冒引起咳嗽,脉象不浮,舌上白苔。肺经稍有寒邪。于上方义中加入解表药。
紫苏梗9g 杏仁9g 防风9g 桂枝6g 白芍12g 厚朴9g 茯苓9g 炒陈皮9g 法半夏9g 生姜6g 甘草3g 4剂
2月7日三诊:感冒已解,小便含糖量已不显著,但夜来小便尚多,自觉身体较弱,脉象至数迟缓,舌质嫩红。再宜培补气血,温扶肾阳以巩固之。
党参12g 茯神9g 白术9g 炒枣仁9g 熟地黄12g 桂枝6g 白芍9g 补骨脂9g 益智仁9g 法半夏9g 陈皮9g 炙甘草3g 6剂
按:本例脉缓、舌淡而滑,为阳虚湿滞之象;脾主四肢,湿困脾阳,则关节重滞而痛;肾阳不充,则夜多小便。故用桂枝、生姜以温阳,用茯苓、白术、苍术以除湿,用藿香、法半夏、陈皮、厚朴以运脾,用桑寄生、巴戟天、补骨脂、益智仁以强肾。二诊时,因受感冒,故加紫苏梗、防风、杏仁以解之。三诊时,脾湿渐除,身体衰弱之象较显,故加党参、茯神、枣仁、熟地黄、白芍以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