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艾叶炮制的历史沿革
艾叶的药用历史较早,故其炮制方法也有较早的记载,艾叶的炮制主要分为净制与切制、炮炙、制艾绒三大类,现将这三大类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介绍如下。
一、艾叶净制与切制的历史沿革
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及艾叶须净制的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有“去枝梗”、“拣净”等净制方法,至明代后期医家龚廷贤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还须“去筋梗”、“去根”,《证治准绳》也提出了“揉去尘土,择净枝梗”等净制要求。现代对艾叶净制要求仍未超出上述范围,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亦载有“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的净制要求。
在切制上,唐代最早记载了“捣令细”及“先炒细擘”,也就是炒后用手将其擘开的炮制方法。宋代则有“细锉”、“切”、“杵成茸”、“碾末”等方法,随后又有“捣烂”、“打烂”等方法。在宋代寇宗奭还提出了“和米粉少许可捣为末”,明代李时珍也介绍了“入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等将艾叶碾细的方法。至清代又有“浸捣”的方法。现代文献和实际应用中已无切制这一炮制工序要求,但用全草入药者则仍需切制,如《药材学》载:“切制、炮制:……全草——切成1cm以下之厚片,如太硬可先洗之,稍润软再切,切后晒干。”在广东等少数地区习惯以带叶茎枝入药,仍须进行切制。
二、艾叶炮炙的历史沿革
最早记载艾叶炮炙方法的是汉代的《华氏中藏经》,根据其成书年代推测,汉代临床应用的就有艾叶炮制品。但汉代记载艾叶的炮制方法比较单一,仅“炒法”一种。至唐代除沿用炒法外,又出现了一些其他制法,如制炭、熬、炙、焙干等。宋代是艾叶炮制革新鼎盛期,除继承上述的炮制方法外,还发展了“米醋煎”、“糯米炒”、“醋蒸”、“焙干”、“醋炒”、“硫黄制”等炮制新方法,且在炮制程度上也有所记载,如炒制的“微炒”、“炒黄”、“炒焦”等,创建了若干炮制工艺,发展了艾叶的炮制理论。金元时期增加了盐炒法,但临床上以醋制艾叶为主要炮制品,其炮制工艺更为合理完善。明代在艾叶炮制的发展上处于全盛期,新增“酒制”、“酒醋制”、“香附酒醋制”、“枣制”、“米泔制”、“盐制”等6种炮制方法。明代对艾叶的炮制质量也有明确要求,如制炭须“存性”。并有了“炒令香熟”、“炒黑”等炒制程度的记载。清代在炮制方法上几乎没有大的发展,大多数是沿用唐、宋时期的炮制方法,常采用的是制炭法、酒洗、硫黄制等方法;但在炮制理论、炮制与药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三、熟艾炮制的历史沿革
熟艾即艾绒,把艾叶制成绒在灸法中应用在我国历史比较早,现存的文献中以《庄子·盗跖篇》最早提及,如孔子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孟子·离娄篇》里也提到“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里的“艾”显然是指艾灸。但艾绒制作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谓“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说明熟艾是由生艾加工制成的细软艾绒。事实上早在唐之前的梁代就将艾叶加工成灸治疾病的艾绒。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艾叶:“捣叶以灸百病。”“捣叶”即是将艾叶捣制成绒的一种原始的制绒方法。其后的制熟艾方法与此大同小异,多是“捣令碎”、“杵成茸”、“捣烂”、“揉捣如绵”、“捣成绒”等。但不同时代其具体制绒有所不同,如明代艾绒的制法是“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加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至清代艾叶常用的制绒法是“用粉糊浆透,日干,杵去粉并叶屑,则成白绒,谓之熟艾”。现代的制绒方法则是取净叶,碾成细绒,筛去灰屑即成。
古代大多文献记载都是在熟艾的基础上进一步炮制而入汤丸散剂,当然用得最多的当是用于艾灸,现代则只将熟艾作为制作艾灸所用艾条、艾炷的原料使用,极少用艾绒入汤散丸剂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