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月18日
“治未病”不可盲从 三个理念要认清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学,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综合中医“治未病”的内容,分析其具体方法的内涵,可以触摸到它的基本理念是:“天人相应”观、“形神合一”观和“动态平衡”观。
一、“天人相应”观
“天人相应”(即“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黄帝内经》中叙述得更为详尽与完整,并提出了顺应四时、顺应昼夜、顺应日月变化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根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灾害不起,是谓得道。”这是告诉人们,四时阴阳的变化乃是自然界万物发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的根本原因。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出现异常灾害,人类就会发生疾病。只有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使自身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工作时序与四时阴阳的规律相适应,人体才能达到健康长寿,即“得道”。
中医学还认为,人与天、地是息息相通的。天有日月,人有阴阳。天有春、夏、长夏、秋、冬更替,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制化,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生克。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的外环境相一致,即春养肝以应春之生,夏养心以应夏之长,长夏养脾以应长夏之化,秋养肺以应秋之收,冬养肾以应冬之藏。一年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适应天地之气的更替。《素问》还指出,一天之内阴阳的变化也有一定规律,即早晨阳气初生,日中阳气至盛,日西阳气渐衰,夜半阴尽阳生。疾病也会随着这种变化呈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特点。依据自然界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懂得“防患于未然”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就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即使患病也能使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二、“形神合一”观
“治未病”还应遵循形与神的和合,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调神与养形是统一的。《黄帝内经》指出,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养形主要是指脏腑、精血、肢体、五官九窍等有形机体的摄养。形体是产生神的根本,只有健康的形体,才会焕发出充沛的精神,《黄帝内经》强调,只有“形体不敝”,才能“精神不散”。所谓养神乃指调摄精神,理顺心理。神伤则形伤,神亡则形亡,此即“失神者亡,得神者生”。在养神方面,中医学更强调心神的作用,要求做到少思寡欲,恬淡虚无,故有“心神乃形之大主”之说。若单纯强调养形(即形体的活动),而忽略养神(即心理的调节),心怀邪念,志向不明,即使是健康的形体也会步入早衰状态;片面强调养神而不重视养形,劳心过度,思虑不已,则精神也会因无强健的体魄显得疲惫不堪。
中医学形神共养的观点,与现代医学的健康概念是一致的。健康不仅是指强壮的体魄,还包括饱满的精神状态。怎样才能使“形神合一”呢?这就要求把养精与调神有机地结合起来。精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均赖精所化生的“气”而发挥能动作用,故常精气并称;精气充足则能养“神”,“神”则能统率精气的生成和敷布,使形体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治未病”必须把形体锻炼与心理修养结合起来,懂得健康的真正含义。
三、动态平衡观
“治未病”的直接效应是机体达到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的相对平衡,以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平衡是机体健康长寿的前提,滋阴以和阳、扶阳以和阴是维持阴阳平衡的两大原则。但在疾病因素干扰情况下,祛邪也是维持阴阳平衡的积极措施,医生的职责则是“救其萌芽”。正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这是“上工治未病”的具体步骤。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与血相互依存,气可生血、行血,血可化气、裹气,二者如影随形,同行同止。若气血失去平衡,就会出现气血不生、不化、不行的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病。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调理气血,使之达到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亦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课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平正,长有天命。”
中医学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状态。若某脏有病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及其相关联的五官、九窍。《金匮要略》开篇即云:“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包含“已病早治”和“既病防变”的早期治疗思想。而“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由此可以看出,“治未病”必须明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有了这样的理念,才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截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使疾病早日步入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