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历史真相:名著里的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四大名著虽然每部都文笔隽永,内涵深刻,具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成就,但是,他们毕竟属于小说的范畴,不但不能当史书看,更不能当事实来考证。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就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尤其是前者,与历史相背离的程度最大,不仅一百单八将的人数无从考证,连起义的根据地都被修改了,把历史上弱小的流寇宋江写成了轰动全国、大破朝廷精锐部队的“天罡地煞”,这具有相当大的颠覆性——虽然作者这样描写背后另有原因。而《三国演义》与历史的出入,则更容易考证,因为有《三国志》作为标尺。
古人常常喜欢把许多英雄事迹集中在一个英雄身上,所以会产生与历史不符的桥段,让人瞠目结舌甚至愤慨。不管如何,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名著背后的历史真相。
宋江是否确有其人?他的根据地是否在水泊梁山
《水浒传》记载,梁山有108位好汉,而宋江处在最核心的地位,他把余下的107人聚集在一起,制造了一起惊天动地的起义事件。《水浒传》对宋江的描述是这样的:“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
这段文字将宋江的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一一呈现。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宋江其人?真实的宋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宋江的事迹早在宋朝末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宋末元初文学家罗烨所著的《醉翁谈录》以及元末一位姓名无从考证的文学家所著的《大宋宣和遗事》中都有关于宋江的记载,内容无非是歌颂他起义的传奇事迹,可信度并不是太高。南宋末年画家龚开却保留了一个重要的证据,他曾经为宋江等人画过像,并写了《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中写道:“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从龚开所作的序中,我们得知宋江起义事件在史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在《宋史》中就有两次提到宋江。《宋史》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还有《宋史·张叔夜传》也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不仅仅是《宋史》,《皇宋十朝纲要》《三朝北盟会编》《九朝编年备要》以及《续资治通鉴》中也都有记载。另外,王师心、折可存等人墓碑上的悼词也提到宋江等人与官兵的战斗。而宋徽宗遗留下来的诏书中,学者们也看到了关于宋江的记载。所以,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所带领的起义军的确引起过朝廷的重视。
在《水浒传》中,宋江以八百里水泊作为护城河,在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据点安营扎寨,三次打败高俅,两次战胜童贯,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但是,历史上的宋江是否真的在梁山落草为寇呢?
苏轼的弟弟苏辙曾经在诗中描述过水泊梁山:“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这说明了梁山泊在北宋时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个地方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官匪争夺的据点,因此,当时的百姓称梁山泊一带为“盗薮”,暗示那里强盗众多。《宋史·蒲宗孟传》也提到梁山一带强盗众多,官府为了整顿秩序,对于小偷小摸的行为施以重罚,但烧杀抢掠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按照常理思维,作为强盗出身的宋江理所应当会将水泊梁山作为根据地,并在那里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因此,很多历史学家是带着主观的态度来研究这件事的,他们在元代作家陈泰所著的《所安遗集·补遗》中也发现了宋江以水泊梁山为据点的证据:“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起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江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来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
这段文字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宋江真的啸聚梁山,而且在清朝的《寿张县志》中还有一张梁山的地形图,里面详细说明了宋江在梁山内部的布防情况。但事实上呢?这些根本经不起考究,因为陈泰在《所安遗集·补遗》中说得很明白,宋江等人在梁山的信息来源是问了一个“篙师”,也就是船夫,这个船夫根本无从考证。而《寿张县志》的年代离宋朝过于久远,更重要的是,《水浒传》在当时已经问世很多年了,那张地图极有可能是受了《水浒传》的影响。
其实,宋江等人根本没有在梁山安营扎寨,《宋史·张叔夜传》写道:“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而梁园的宋人墓志铭则记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宋江等人一般是游走于山东各地流窜作案,就像是打游击战一样,攻下一个县城之后,劫掠一空,然后再换一个地方。而且当时朝廷的势力颇大,宋江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在水泊梁山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
可见,宋江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也确实是农民起义军的头领,只不过,宋江把梁山泊作为根据地的事情则是子虚乌有。
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传闻是不是真的
《水浒传》中提到的包括宋江在内的优秀将领有108位,这108位将领不是一骑当千就是有特殊才能,算是梁山泊的核心战斗力;而宋江手下的各个小头目和喽啰加起来有十万多人,可谓声势浩大,小说中的梁山好汉们完全有和宋徽宗争夺天下的能力。但是,在各种文献上,我们并没有找到梁山泊有一百单八将的史实资料,只提到过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将领有三十六人,也就是说,从将领的数量上,史书中的人数就比《水浒传》中少了三分之二。所以,小说中所说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并没有任何史料根据,梁山好汉的战斗力和史实也有巨大的差别。
学者们分析,施耐庵的《水浒传》之所以会提到一百单八将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使内容更具传奇色彩,而且便于在民间流传,符合百姓的喜好;二是一百单八将是宋江为了赢得人心所故意传出的噱头,这样就为聚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为古人是非常迷信的,也相信所谓的天命说,而天罡地煞传说自古就广为流传。
《水浒传》第一回中,当洪太尉误揭了寺里的封条,住持惊慌中对洪太尉说了一番话,原文是:
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据专家考证,书中洪太尉放走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故事在宋朝已经流传于民间,而当时不甘沉沦的宋江很有可能会在这个传说上大做文章。
显然,宋江的这套“成功学”理论收到了奇效,为了宋江,花荣可以不惜放弃自己的前途大闹清风寨,李逵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舍身劫法场……而对于宋江的敌对势力——朝廷来说,他的“成功学”仍然无往不利。在《水浒传》中,当朝廷将领秦明被宋江截断后路时,书中这样写道:“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虽然秦明当时的军队完全有和宋江一战之力,但他未战先怯,主要原因就是秦明早就听说宋江散布的消息,即宋江是星宿转世,招惹会遭天谴。正是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秦明后来背叛朝廷,投靠了宋江,并且帮助宋江收复了黄信。从此以后,宋江的名声一夜传遍大江南北,不光是绿林好汉,连各地州县的官员都听说了宋江是三十六天罡之首的传言,极大地增强了起义军的士气,为后来收归呼延灼、关胜和卢俊义等朝廷高级将领奠定了基础。
一百单八将之说无论是作者的虚构,还是宋江拿来当作啸聚山林的噱头,都证明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并非真有其人,即便有,也是众多鱼龙混杂之辈拼凑起来的,远远没有小说中所说的那样传奇。
“梁山好汉”真的能和朝廷分庭抗礼吗
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贼寇”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出动大批军队也难以拿下。但是,历史上的“梁山贼寇”真的能与朝廷分庭抗礼吗?
事实并非如此。一直以来,人们在正史中看到的有关宋江起义军实力的记载“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实经不起推敲,首先,宋江以三十六人为首的农民军对抗数万官军有点牵强。其次,“横行齐魏”不合逻辑,齐国指今山东北部,而魏国则指山西南部,如果宋江真有小说中的十数万人,带着这么多军队,根本不可能从山东打到山西,更不可能横行。
所以,宋江等人属于“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跨省流窜作案,其规模估计也就数千,不会超过一万,而他们的战斗力也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这一点在《宋史·张叔夜传》中得到了证实。原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段文字描述得清清楚楚,张叔夜仅仅靠着数千官兵就将“梁山好汉”打得溃不成军,甚至迫使宋江投降朝廷。而张叔夜是何许人呢?史书上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右司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和礼部侍郎。张叔夜一生做过的最高官职是正三品礼部侍郎,而大败宋江的时候他很可能还没有到达这个巅峰。所以,宋江等人在当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充其量只是小规模的农民“杂牌军”,根本无法与朝廷正规军相抗。
而《水浒传》中所说的梁山好汉连挫朝廷数十万大军,生擒太尉高俅、击败宰相童贯所带领的朝廷精锐军的故事也是虚构的。另外,宋江的农民起义军和方腊也不是一个级别,因为朝廷当时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平定方腊,这是被区区数千人打得狼狈不堪的宋江所不能比的。
据正史记载,宋江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从刚成立的时候打过几次胜仗引起朝廷的重视之后,就几乎没有胜仗的记录。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到宣和三年(1121年),边关将领折可存曾经把宋江打得一蹶不振,沭阳县尉王师心将宋江军队赶出了县城,而梁圆等宋朝将领也曾击败过宋江,这些都证明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低下,而小说中宋江麾下勇冠三军的良将以及神机妙算的军师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当然,《宋史·张叔夜传》中所说的“官军莫敢婴其锋”,以及侯蒙呈给宋徽宗的奏章中所说的“官兵数万无敢抗者”,也许确有其事,据史学家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宋江等人编织了完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体系。由于宋江利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说包装自己,使其所带领的起义军有了一种鬼神莫测的感觉,这使官兵在气势上输了三分。而且,宋徽宗时期官僚机构已经非常腐败,官员以及军队早就失去了民心,人们急于寻找一种活下去的寄托,当听说宋江是星宿下凡来拯救苍生的救世主之后,便不假思索地盲从,或者对于起义军的进攻消极抵抗甚至倒戈相向。
其次,宋江等人凶狠残暴,令军民畏惧。宋朝诗人李若水的诗歌《捕盗偶成》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宋江的记载。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起义军起事之后,烧杀抢掠,杀人如麻,每攻破一个城池,都会进行残酷屠杀,当他们招安的时候,站在城墙上的女子们见到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都感到恐怖异常,所以,即便是正规军队,面对如此残酷的“恐怖分子”时也会在气势上输掉三分。
第三,宋军的战斗力也不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陈桥兵变的教训,采用守内虚外的策略,大大削弱了中央以外的军队战斗力。而且,宋朝采用兵将分离制度,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这使兵将不能一心,很容易使宋军在遇到艰难战役时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
另外,在宣和三年以前,宋朝实际上根本没有重视宋江,也并没有派出过正式的军队进行讨伐,因为当时朝廷的心腹大患是方腊,而宋江对于朝廷来说只能算是地方小贼,不足为患。
至于侯蒙在奏章中提到的“官兵数万无敢抗者”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古代官员为了凸显所奏事情的紧迫性,经常会用一种夸张的说法。而侯蒙也极可能运用这种方法,目的就是快速引起朝廷的重视,以便能尽早发兵,维护当地治安,而他本人就能凭此功加官进爵。
纵观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农民起义的数量就达百次之多,而宋江起义只是这数百次起义中规模较小的一次,而且影响不深远,《水浒传》则是把这些农民起义的故事经过细致的加工,使之更加生动感人,这样才会在民间广为流传。
宋江等人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最终结局是招安,后来又被朝廷迫害,这是一个相当悲剧的结果,所以,金圣叹在点评的时候把《水浒传》一分为二,说后三十回并不是施耐庵写的,而是后人伪造的。这说明,金圣叹在主观上并不承认宋江会走招安这条路。那么,历史上的宋江招安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
《宋史·张叔夜传》明确记载:“擒其副贼,江乃降。”同样的记载也出现于《续资治通鉴》中,李若水的诗集中也曾写道:“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这表明,宋江确确实实是招安了,而宋江招安之后的结局则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宋江招安之后,被朝廷借机残忍杀害,这个理论的依据来源于宋代的《夷坚乙志(六)·蔡侍郎》。书中记载:
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
有人据此推测,文中提到的“梁山泺贼”就是宋江等招安的人,但这仅仅只能算是一种主观臆断式的推测,而且有明显的漏洞。因为在《宋史》中我们可以查到,宣和三年宋江就已经投降了,而这篇文章所说的事情发生在宣和六年,显然,招安后就被立即处斩的并非宋江等人。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招安后不久便被朝廷派去征讨方腊,虽然损失惨重,却一战成名,将朝廷的心腹大患除去,而且在征讨过程中,小说还提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武松单臂擒方腊”“宋公明大战乌龙岭”“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等。虽然这些事件并没有历史依据,但有些学者认为宋江确实被派去南征方腊,因为在《宋史·侯蒙传》中,侯蒙在方腊作乱的时候就向宋徽宗提出过“以盗御盗”的策略,而在《皇宋十朝纲要》中也提到宣和三年二月宋江兵败后投降张叔夜,同年便随朝廷大军共同征讨方腊,而且大获全胜,原文是:“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但是,《皇宋十朝纲要》并非正史,并没有多少权威性,而且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征讨方腊的记载中并没有只字片语提到过宋江,所以,在宋江是否征讨方腊这件事上,史学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直到1939年,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宋朝将领折可存的墓碑,并从墓志铭上发现了端倪,上面说:“方腊叛,用第四将从军,褚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
从这个墓志铭中我们知道,折可存奉命征讨方腊,成功击败方腊后,顺道就把宋江消灭了。而观文殿学士李若水也在其诗中表达了对招安后宋江等人所作所为的不满,如果宋江真的立有战功击败方腊的话,作为宋江同僚的李若水不可能会如此轻视宋江,因此,宋江等人在招安后的表现可能并不能让朝廷满意,如此一来,征讨方腊的事就无从谈起了。
很多人认为,宋江在招安之后再次谋反。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宋江在招安之后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是沦为了可有可无的一众闲散人员。李若水曾经将山东宋江与河北李江对比过,李江在招安后老老实实,并没有做出任何越轨的行为,因为李江的初衷就是靠着招安加官进爵,享尽荣华富贵。宋朝时民间谚语曰:“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说明当时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初衷就是吃饱喝足,并没有太大的政治理想。
但是,宋江和李江并不一样,宋江本来的目的就是要和朝廷分庭抗礼,和方腊一样建立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根本没想过要招安,他们是在张叔夜的进攻下走投无路才投降的。这是保存实力、徐图后进的权宜之计。
其实,宋江招安之后不如意的结果早就注定,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不会给宋江等草莽之辈适宜的生存空间。在封建社会,入朝为官的人基本都是皇族大家或名门望族,或者是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他们大多知书达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宋江等人多半是穷苦农民出身,除了他自己读过几年书外,他手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草莽,还有不少犯过重罪。让这些人来朝廷做官,必然会引起非议,试问,有哪位文人雅士愿意与一帮坐过牢的贼寇同朝为官呢?所以,朝廷表面上接受了他们,实际上骨子里是还是鄙视他们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莫说宋江本来就有反意,即便他本来没有反意,也会被逼得再次铤而走险,毕竟宋江的骨子里并不甘于久居人下,因此,宋江二次反叛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各类史料文献记载,宋江一共有两次投降,分别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人招降,这些都证明,宋江的确是在招安之后再次反叛的。而折可存的墓志铭造假的可能性也不大。另外,《宋史·方腊传》记载,方腊在宣和三年四月就被韩世宗击败,而折可存在随韩世宗出征方腊之后又顺道回去消灭了宋江,时间大概是宣和三年四月之后,那个时候,距离宋江第一次招安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宋江在朝廷任职没有超过三个月就再次叛变。
对宋江叛变的原因,很多史学家进行过分析,除了前面提到过的朝廷政治环境和宋江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可能受到了方腊的影响。宣和三年三月之前,方腊的势力最强,与朝廷的军力对抗也最为激烈,而且,当时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数次战役上小胜宋军。这些事估计对宋江产生了鼓舞,让他有了继续反抗朝廷的打算。另外,宣和三年三月之后,朝廷开始调派大军剿灭方腊,这给了宋江可乘之机,所以,当朝廷军队与方腊军对峙的时候,宋江趁机在后方作乱,怎奈战斗力太弱,被击败方腊准备班师回朝的折可存歼灭。
华雄是被关羽斩杀的吗
《三国演义》中,董卓帐下的都督华雄被关羽斩杀,“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流传至今。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精彩,施耐庵并没有直接描写关羽如何勇冠三军,而是先把焦点集中在了华雄身上,着重渲染华雄的勇猛和功绩以及关羽所在阵营——十八路诸侯如何面对华雄畏首畏尾,在这种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下,人们便更容易相信关羽斩杀华雄的事实了。
但是,演义不等于史实,华雄并不是被关羽所杀。据史书记载,当时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不是小说中所说的十八路,而是十四路,有谁没有来呢?他们是马腾、公孙瓒、孔融和陶谦,而且,诸侯会盟的时候袁绍和曹操等重要人物并没有到场,最后,让名不见经传的广陵功曹臧洪担当盟主,宣读了讨伐董卓的檄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这次会盟与罗贯中笔下描述的会盟差距很大,不仅重要人物没有到场,连盟主都换了。
其实,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公孙瓒这个人。《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当时在幽州刺史公孙瓒麾下,会盟的时候是跟着公孙瓒一起来的,既然公孙瓒没有参与这次会盟,以刘备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带着关羽、张飞二人前来。那么,当时的刘备在什么地方呢?
史书上说,刘备在任平原县令之后不慎得罪上级,弃官而逃,不久便投奔大将军何进派来讨伐黄巾军的部队,因力战有功,被任命为别部司马。据《资治通鉴》和《续后汉书》记载,刘备任别部司马的时间是191年10月,但是,十四路诸侯共讨董卓的会盟时间却是在190年,那时,刘备还没有投奔公孙瓒,也不可能参与这次与会盟相关的任何战役,关羽也根本不可能遇到华雄,更不可能“温酒斩华雄”了。
既然华雄不是被关羽所杀,那他究竟是被谁杀的呢?答案是被孙坚所杀。证据就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中,原文是: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闲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坚曾经和董卓有过大战,而且第一次战败了,第二次则戏剧性地大胜。据史书记载,十四路诸侯虽然结成了同盟,但都惧怕董卓,而且他们各怀鬼胎,谁也不想拼尽全力,只有孙坚和曹操主张与董卓军奋战到底,只可惜,孙坚在行军中不慎被董卓手下的将领徐荣偷袭,最后带着数十人马突围而出,险些被敌方俘虏。因此,第一场战役中击败孙坚的是徐荣,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华雄。
孙坚在第一次战败之后,得到了十四路诸侯中袁术的支持,当然,袁术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怂恿孙坚再次起兵与董卓对抗,自己好坐收渔人之利。即便如此,一向勇武的孙坚还是毅然做了迎击董卓的先锋。
《资治通鉴》记载,孙坚进军梁县的西面,而董卓则派大将吕布、华雄以及胡轸前去围剿,这次进攻看似比徐荣那一次更加猛烈,但事实上,董卓军队内部出了问题,作为主帅的胡轸与董卓崇信的吕布素来不和,导致军队的执行力低下,孙坚恰好利用这次机会,在吕布与胡轸发生分歧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在这次奇袭中,胡轸被杀死,吕布靠着武力杀出重围,而华雄则被孙坚擒获后斩首。所以,华雄的死和关羽并没有任何关系。
历史上曹操的武艺真的比不过刘备吗
《三国演义》中,刘备手持双股剑协助关羽、张飞恶斗吕布的一幕让人热血沸腾。以传统武术观点来看,双手击剑需要相当的力量与协调性,还要兼顾灵活的身法,所以非常难练。而刘备最擅长使用的就是双股剑,足见刘备在当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剑术名家。
反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则逊色得多,上阵与敌方将领的对战次数为零,在冲锋陷阵中也几乎没有他的身影。唯一体现他勇武之处的就是曾经携带匕首单枪匹马刺杀董卓,结果却并未出手。原文如下: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武艺并不高强,尤其是“惧卓力大,未敢轻动”这句话,根本就是表明曹操在一对一并且携带利刃的情况下也没有把握击毙赤手空拳的董卓,因此,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的武艺只能算是三流,甚至连普通武将的级别也达不到。不过,这也只是小说中的观点。那么,在史料中记载的曹操,武艺究竟如何呢?
东晋史书《异同杂语》中如此描述曹操:“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而《魏记》则提到曹操“才力绝人”,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
张让何许人也?他是十常侍之首,其所居之地肯定有重兵把守,结果曹操竟然能用手戟突围出去,这足以说明曹操的武艺决非等闲之辈可比。
《魏书》对曹操武艺的记载则更为丰富,里面有句话是:“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从这段话我们得知,即使曹操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遇抢劫,依然能够连杀数人。而《三国志》中,对吕伯奢这件事的描述更为详细,原文是:“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这里记载的曹操虽然是先发制人,但能连斩八人,可见他使剑的狠辣。
如果说曹操面对的这些人只是平民,《魏书》记录的以下事件更能说明曹操的高强武艺:“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曹操到扬州招募士兵,当返回龙亢县的时候,许多士兵趁机逃跑,甚至在曹操的营帐上放火,曹操见状,拿起宝剑冲了出去,斩杀几十个人,所以,正是曹操的勇猛无比,才使叛军被震慑而放弃抵抗。
其实,曹操在早年就经常亲自冲锋陷阵,平定黄巾起义也表现了其勇猛果敢的一面。《魏书》是这样记载的:“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酒,觽乃复奋,承闲讨击,贼稍折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亲自带兵杀敌对于曹操来说是家常便饭,而他之所以能如此勇猛,和他本身惊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是分不开的。《魏书》中还有记载曹操的一句话:“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六十三头。”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曹操射箭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甚至已经直逼黄忠。
那么,曹操最擅长的兵器是什么呢?有三种,分别为戟、剑和刀,从持戟闯出张让的府邸可以看出曹操用戟的纯熟。而用剑方面,除了杀吕伯奢一家以及在两军对战中凸显出来之外,《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以剑击魏武”:“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箸。魏帝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袁绍为了试探曹操的武艺,派人晚上偷偷向曹操投剑,结果被曹操挡住,足可见曹操对于剑的了解超乎常人。另外,曹操用刀的记录也并不少见。《三国志·杜袭传》有这样一段话:“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世说新语》中匈奴使节评价曹操:“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从这两件事上都可以看出,曹操用刀的频率也是很高的。
所以,历史上的曹操远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而是一位既有过人智慧又有超人武力的英雄人物,而单论武艺来说,刘备是远远不及的,即便遇上吕布,曹操估计也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