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东篱杂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毛泽东诗词赏析两首《沁园春》

最近看了很多毛泽东诗词。觉得他的诗词和苏轼一样,具有开创性,也许不完全遵从格律,但是却将诗词写作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沁园春。雪》。为了保证不了解的人也能知道,原文附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词作于1936年,红军经历了长征,到达陕北,欲渡河东征,出师抗日之时。诗词采用古词牌《沁园春》填写,适时,中国文学已经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诗形式得到进一步倡导。为什么要开展新文化运动,说起来话长,不过记住其主旨就行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有学习的机会,另外,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文学第一次与世界接轨。

诗词发展到二十世纪,巅峰已过,在原有体裁上束缚过多,不利于发展,这可能是胡适陈独秀等学者认为的。

在这种大形势下,毛泽东的旧体诗写到这个水平,也是对旧体诗的一个新的发展吧,没有没落的文学,只有没落的文学体裁。旧的文学体裁注入新的内容和精神,也会带动文学体裁的发展。

准确的说应该是词,该词以雪起兴,上阕写雪景,冰封,雪飘,长城,黄河,在雪天里的状态。用词通俗易懂,“红装素裹”一词已经成为经典,一下雪,大家可能想到的形容雪天的词就是“红装素裹”。而且,“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更是抒发了作者胸怀天下的志向,将历代帝王热爱的江山,比喻成女子,一个“多娇”尽显作者对江山那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胸无大志,难成此句。

同时,这句也成为上下阙关联的过渡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因为江山比喻成美人,则征服江山的英雄则会折腰。后边就列举了一系列开国帝王。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题收尾。

通篇都是毛泽东的伟人政治家一代开国元勋的气度,后来采访他,他说风流人物指的是人民群众,也罢。

在当时大的背景下,红军成功长征抵达陕北,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毛泽东也确立了红军政权核心地位。

下面再欣赏一首《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作于1925年,毛泽东被反动统治当局通缉,在离开长沙之前,所作。

诗词同样以景起兴,寒秋,湘江,林木,苍鹰等。表达诗人入秋悲凉,同时又不甘悲凉,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表达此情,接着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对前路迷茫的询问,实际上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呼应之处,1925年诗人对革命的迷茫,在1936年就重拾信心。

下阙是回忆年少时情景,长沙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毛泽东于1911年曾经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与同学蔡和森,何叔衡,陈章甫等到水陆洲游泳,畅谈人生和国事。里面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当时情形。

最后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当年豪迈慷慨之举,为自己当前迷茫的心情再次竖起自信。

本词上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潜底”已经成为名句,著名画家朱宣咸还画了一幅国画《鹰击长空》。

下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行文上突破传统,具有新意,现代美。

使用现代词汇,古体形式,令诗词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