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社会心理学的百年历程

作为研究探讨“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做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的一门学科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社会心理学无疑要比其他许多学科,甚至是“心理学的其他分支更依赖于它从中诞生的社会、政治、文化的背景”泰菲尔语,见:Cohen, D., Psychologists on Psychology.New York:Taplinger, 1977,300.。因此,尽管在严格的意义上没有“中国(人)的数学”(Chinese mathematics)、“中国(人)的化学”(Chinese chemistry)、“中国(人)的物理学”(Chinese physics),甚至没有“中国(人)的生理心理学”(Chines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等等,只有“在中国”(in China)的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理心理学,但是,却毫无疑义地有“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并且,假如我们期望切实提升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帮助人们真切理解、认识、适应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社会行为,那么,就必须在研究一般的人类社会心理现象的一般的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研究探讨生长、生活于特定的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而这,实际上也正是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恢复近30年,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们所努力的方向。

不过,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认识生长、生活于特定的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我们首先应该来了解一下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一下这门学科的由来以及走过的大体历程。而要考察社会心理学的由来和发展历史,则首先面临一个确定这门学科正式诞生之年的问题。尽管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正如下面我们将看到的,这是个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的问题。一些学者常常笼统地用几个阶段来概括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如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E.P.Holland)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Hollander, E.P.,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1976,32-34.另一位美国学者威廉·S.萨哈金(William S. Sahakian)则将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归结为从“欲图创立完整而博大体系”的阶段到“强调方法论的意义,其特点是专门化和诸家学派的竞争”的阶段,再到“将主要兴趣集中于学科的范围、方法论以及研究、理论和应用三者的结合”的阶段的过程。威廉·S.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周晓虹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但无论怎样来划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在比较笼统的意义上,学者们大体上都倾向于认为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说,至今已走过一个多世纪。而如果从被某些学者看作是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之象征性标志的一年(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n 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在大西洋两岸同时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两本教材算起——那么,到如今也已走过了一百多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