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十七房郑氏宗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郑光礽家族商帮

郑光礽家族商帮,是十七房郑氏宗族第二支家族商帮,创业始祖郑光礽。

郑光礽家族商帮是继郑世昌家族商帮之后,郑氏宗族第一个崛起的家族商帮,主要活跃在清乾隆年间,经商地点在嘉兴、苏州一带,所营何业无考。

创业始祖十世郑光礽(1707—1782),字国祯,后新屋人。郑光礽最初也是一个习文从儒之人,壮年时才弃儒经商,因“精于白圭之术,壮年时客游嘉苏间,弃取废举,屡能奇中,数致千金”(清)郑兆龙:《清例授修职郎国桢公传亦吴公传附》,载《前绪郑氏宗谱》,中华民国九年(1920)第1本044页。,家业隆起,成为十七房郑氏宗族中最早靠经商致富、最早成为镇海望族的家族商帮。

所谓“白圭之术”,“白圭”,古代的一个商人。史载,白圭(前463—前385),东周洛阳人,中国古代经商的代表人物,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汉书》中甚至尊他为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更有甚者,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北宋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封他为“商圣”。白圭的经商理念独特,奉行的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白圭还有一个特点,即成为富商后生活上却十分俭朴,摒弃嗜欲,节省穿戴,能够与奴仆们同甘共苦。这一点,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成功商人都是很难做到的。

郑光礽“精于白圭之术”,他既具有白圭的经商谋略与特质,又具备白圭富而不奢之高尚品格。因此,郑光礽不仅是十七房郑氏宗族中最早靠经商致富的人,而且又是个大慈善家。他慷慨好施,尤热心于公益事业,建桥铺路,疏河建闸,捐集军饷,打击海盗,凡有善行义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因而备受族人和地方百姓爱戴。

清乾隆十六年(1751),宁波大饥,郑光礽第一个“出粟赈贫民”。澥浦自古多河流,水道经常淤塞,夏季干旱,春秋之季就会决堤泛滥成灾,直接威胁着万亩良田,郑光礽率先出巨资募集民工疏浚河道,并在河道上修建了林家桥、周家桥、吴家桥三座桥,三桥建成后,惠及慈溪、镇海两地。

澥浦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化子闸,又名化纸闸、关潮闸。据《化子闸碑记》记载,该闸是吴潜、倪可久等人兴建于宋宝祐年间,后历经四五百年的兴与废,至清乾隆初年,由郑光礽、戴质明等富绅先后捐资重新修建。化子闸的修建,截流了上游水,使镇海、慈溪、江北等地十多万亩农田灌溉受益,所以,化子闸的修建堪称镇海水利史上的重大创举。现郑光礽等捐资修建的化子闸尚在。2009年2月,镇海文化工作者在化子闸遗址发现了一块光绪初年所立的化子闸碑,上记有“国朝乾隆间镇邑戴质明、郑国祯、陈继彪先后捐修。至光绪初,闸又圮,仍系绪乡陈公简可同子曰亨孙廷钰出资重建。督办童彩堂、陈毓卿记”的内容,郑国祯即郑光礽。

清乾隆初年郑光礽等捐修的化子闸碑,上刻有“国朝乾隆间镇邑戴质明、郑国祯、陈继彪先后捐修”等字样(洪余庆摄)

镇海濒临东海,当地人多以捕鱼为生。郑光礽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沿海地区海盗猖獗,百姓常受其害。为了严厉打击海盗,保一方平安,郑光礽捐银千两给当地守军,以募集弁勇加强兵力,防守海域,从此,海盗受到震慑,不再敢轻易出来祸害渔民了。郑光礽去世十多年后,海盗又起,劫杀客商,伤拒官兵,焚烧村落,掳掠妇女,肆虐乡里,猖獗一时,致使人情汹汹,不知所出。有人商议,如果大家组织起来,打击消灭盗寇并不难,然而,最终没有一个人肯出钱出力促成这件事。于是,乡人不论贤愚老幼,都更加怀念郑光礽,慨叹“如公在肯定会带头捐聚”了。

郑光礽大方疏财,致使家中积蓄锐减,族中人担心照他这样捐下去,迟早会把全部家业捐光的,于是有好心人劝郑光礽,不要都捐了,要留一些给子孙后代。可郑光礽却说:“我老而得子,当积德以贻之,岂事积金乎?”从此,郑光礽更加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了。

郑光礽的善举不仅受到了族人和乡邻称赞,在民间广泛传颂,而且受到官方的肯定和褒奖,清乾隆时郑光礽获钦赏“贡元”,还被地方志载入了“孝义传”。

在十七房郑氏宗族中,郑光礽因修建郑氏大宗祠和重修族谱有功,成为备受爱戴的尊长,与郑亦吴一起被尊为“郑氏二杰”。

“君子营宫室,宗庙为先”,十七房郑氏宗族人口繁衍迅速,到郑光礽生活的时代,已成泱泱大族,却还没有本族的大宗祠。“始迁祖先祠未建,祖堂窄小,宗佑无依”,于是,郑光礽决定捐家产一半来修建大宗祠。可是,祠基地的问题却让他为难了很久。按宁波地区古代的风俗,一般宗祠都要建在族人聚居地的中心位置,而郑光礽的田产在位置上不太符合这个条件。十七房三房后世孙郑亦吴(1705—1784),名之玠,字亦吴,郑元士之次子,与郑光礽是同族兄弟,两人最相亲友爱,郑亦吴听说了这件事,便主动找到郑光礽:“弟弟,你要真想修宗祠的话,兄长我理当相助,我家有三亩多地,是族中所有土地里最中心位置,我愿意捐出做祠基地。”郑光礽听后,十分激动,佩服兄长的慷慨,但也不无担心地说:“兄长,你家也不富裕,这三亩多地是你全家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你都拿出来了,那你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呢?”郑亦吴说:“和弟弟你比起来,你捐田百余亩来修建宗祠,我只拿出区区三亩多地,又算得了什么?与弟弟比,我差得远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郑氏大宗祠前殿通德堂数间祠宇建成,正堂沿名为“通德堂”,郑光礽为此前后共捐金千数百,捐田百多亩。他不仅带头捐资助田,还躬亲力行、殚精竭虑,为修建大宗祠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近史、方志、谱牒三者构成了我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在我国宗祠文化中,族谱向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前人修谱,其目的往往在于“敬祖宗、明世系、辩昭穆、绵嗣续”,即所谓“亲亲合族”。大宗祠通德堂创建完成后,郑光礽又着手组织重修族谱,并亲自担任主纂,郑亦吴鼎力协助。乾隆三十年(1765),即郑氏大宗祠通德堂建成3年后,乾隆版郑氏族谱重修完成,郑光礽、郑亦吴又为郑氏宗族立下了大功。遗憾的是郑光礽主纂的乾隆版族谱已失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郑光礽慈善情怀直接影响了后新屋整个房支。郑光礽的胞兄郑光礼,以及郑光礽的堂兄弟们,如郑光悌、郑光恒、郑光恢等,均是侠肝义胆、富而不淫的慈善楷模。

郑光礽育有二子:郑端蓉、郑端寀。长子郑端蓉继父业经商,成了郑光礽家族商帮的继承者。而次子郑端寀则习文学武,颇具其父之风,也是一位慷慨好义的慈善家。

有关郑光礽家族商帮的具体情况,因缺乏文字记载已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