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理解健康、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含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知道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任务与途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
科技的飞速进步,引发当今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愈发困难,从而导致诸多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出现,有学者认为,这将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学校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不能完全沿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培养今天的学生,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因此,当代老师必须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本章里将对此做出全面的轮廓性介绍,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任务及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
【重要术语】
健康心理 健康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伦理规范 知情同意原则 保密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避免双重关系原则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正式走进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又对该《纲要》进行了修订,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做出了重要说明,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