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
昆虫的体躯(图1-2)由许多环节连接而成,每个环节都叫作体节,整个体躯由18—20个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图1-2 蝗虫体躯的构造
(仿各作者)
头部着生昆虫的口器、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由4—6个体节愈合而成。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分节明显,分别称前胸、中胸和后胸。通常中、后胸的背侧各着生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各节侧腹面各着生一对足,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腹部由8—11节组成,分节明显,节与节之间,以节间膜连接,可以伸缩。在腹部末端着生有附肢演化来的尾须和外生殖器。在1—8腹节的两侧各着生一对气门;气管系统通过气门与外界沟通。
昆虫体躯的各个体节一般呈圆筒形,左右对称,可分四个体面,两侧着生附肢者为侧面,肢基上面的部分称为背面或背区,肢基下面的部分称为腹面或腹区。
(一)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体壁(图1-3)是体躯最外层的组织,担负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体壁大部分骨化为骨板,又称外骨骼,决定并支撑虫体体形,保护内脏,由皮细胞层及其分泌物(表皮)组成。体壁及体壁内陷形成的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和各种感觉器官。体壁的节间膜对体躯的弯曲和伸缩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图1-3 昆虫体壁的构造
1.体壁的纵切面 2.上表皮纵切面
(仿韩召军等《园艺昆虫学》)
昆虫的体壁结构自外而内依次分为表皮层、真皮(皮细胞)层和基底膜三部分。皮细胞层是单层的活细胞,基底膜是紧贴于皮细胞层的一层薄膜,表皮层由皮细胞层的分泌物组成。表皮层又可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体壁的各种特性和功能,主要与表皮层有关。它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蒸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又可以防止药剂等外源物的侵入,起到保护性屏障的作用。
1.内表皮
内表皮是表皮层最厚的一层,通常无色而柔软,富延展性,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与几丁质。
2.外表皮
外表皮是由内表皮的外层硬化而来的,坚硬,主要化学成分是骨蛋白、几丁质和脂类等,脱皮时被蜕去。
3.上表皮
上表皮是表皮的最外层,也是最薄的一层。从外到内依次分为护蜡层、蜡层、角质精层,有的在角质精层和蜡层间还有多元酚层。其中最重要的是蜡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及药剂等外源物的侵入。护蜡层在蜡层之外,由皮细胞腺分泌,极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经过多元酚鞣化后,性质相当稳定,具有保护蜡层的功能。
4.体壁的衍生物
体壁的衍生物如图1-4所示,一些皮细胞可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和腺体,内、外表皮之间纵贯许多微细孔道,孔道与体内腺体连通。这些腺体多可以分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是昆虫种内及种间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1-4 昆虫体壁的衍生物
1、2.非细胞表皮突起 3.距 4.刺 5.刚毛 6.鳞片 7.毒毛
(引自陈雅君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1)非细胞外长物:由体壁向外突出或向内凹入所形成的各种突起、点刻等外长物。
(2)单细胞衍生物:皮细胞层在特定的部位由1个细胞特化成的各种毛、鳞片、腺体等。
(3)多细胞衍生物:为皮细胞层在某些特定的部位由多个细胞特化成的各种脊、刺、距、腺体等。腺体能分泌各种功能不同的物质,如唾液腺、丝腺、蜡腺、毒腺、臭腺等。
(二)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昆虫最前面的体段,着生口器、1对复眼、1对触角,有的还有1—3个单眼等感觉器官,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1.昆虫头部的沟和缝
昆虫的头部是一完整的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头壳,没有分节的痕迹,依据昆虫头壳上常见的7条沟或缝,可将其划分为5个区域(图1-5)。这7条沟是蜕裂线、颅中沟、额唇基沟、额颊沟、次后头沟、后头沟、颊下沟。5大分区分别是额唇基区、颅侧区、后头区、颊下区、口后区。
图1-5 昆虫头壳的基本构造
1.头部正面 2.头部侧面 3.头部后面
(仿周尧)
(1)蜕裂线:是头顶中央的一条倒“Y”字形线,常为额的上界。此线形状在不同的昆虫中差异较大,是昆虫蜕皮时的裂开线。
(2)颅中沟:在有些昆虫(主要是幼虫)的头壳上,沿蜕裂线的中干还有一条沟,即颅中沟。颅中沟常与蜕裂线的中干重合。
(3)额唇基沟:又叫口上沟,位于两个上颚前关节之间,是额与唇基的分界线。额和唇基统称额唇基区。沟上面部分为额区,沟下面部分为唇基。
头壳上的沟和缝以及由这些沟和缝围成的分区是近缘种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
2.昆虫的触角
(1) 触角的基本构造
触角是昆虫头部的第1对附肢。除原尾目昆虫无触角以及高等双翅目和膜翅目幼虫的触角退化外,大多数昆虫都具有1对触角。
触角一般着生在头部的额区,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触角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图1-6)。
图1-6 昆虫触角的基本结构
(仿周尧)
柄节是触角基部的一节,短而粗大,着生于触角窝内,周围由节间膜与头部相连,内有肌肉着生。
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较柄节小,内有肌肉着生。
鞭节是触角的端节,由许多亚节组成,一般内无肌肉着生,是触角上变化形式最多的部分。
(2) 触角的类型
昆虫的触角类型各有不同(图1-7),功能上也呈多样化,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7 昆虫触角的类型
1.刚毛状 2.线状 3.念珠状 4.锯齿状 5.球杆状 6.锤状 7.具芒状 8.羽状 9.鳃叶状 10.环毛状
(仿周尧)
刚毛状:触角短小,基部1—2节稍粗,鞭节纤细,类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触角。
丝状:又称线状。触角细长如丝,鞭节各亚节大致相同,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天牛等的触角。
念珠状:触角各节大小相似,近于球形,整体似一串念珠,如白蚁等的触角。
锯齿状:鞭节的各亚节向一侧突出略成三角形,整个触角形似锯条,如芜菁和叩头虫雄虫的触角。
栉齿状:又称梳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梳齿,整个触角形如梳子,如绿豆象雄虫等的触角。
羽状:又称双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成细枝状,整个触角形如羽毛,如大蚕蛾、家蚕蛾等的触角。
膝状:又称肘状。柄节长,梗节短小,鞭节由若干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基部柄节与鞭节之间呈膝状或肘状弯曲,如胡蜂、象甲等的触角。
具芒状:触角较短,一般分为3节,端部一节膨大,其上生有一刚毛状的构造,称为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许多细毛,如蝇类的触角。
环毛状:除触角的基部两节外,鞭节的各亚节环生一圈细毛,愈靠近基部的细毛愈长,渐渐向端部逐减,如雄蚊的触角。
球杆状:鞭节基部若干亚节细长如丝,端部数节逐渐膨大如球杆,如蝶类的触角。
锤状:形似球杆状,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末端平截,形状如锤,如郭公甲、部分瓢甲等的触角。
鳃叶状:鞭节的端部数节延展成薄片状叠合在一起,状如鱼鳃,如金龟甲的触角。
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着生位置以及触角上感觉孔的数目与相对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与鉴定的重要特征。另外,有些昆虫雌雄个体的触角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用来鉴别同种昆虫的雌雄。如小地老虎雄蛾的触角为羽状,而雌蛾的触角则为丝状;豆象科雄虫的触角为栉齿状,雌虫则为锯齿状。
(3) 触角的基本功能
触角的功能主要是嗅觉和触觉,有的也有听觉作用。在触角上有许多嗅觉器,使昆虫能嗅到各种化学物质从不同方位或距离散发出来的气味,借以觅食、求偶以及寻找适当的产卵场所等。
此外,有些昆虫的触角还有其他功用如作为种类的分类依据,另外,仰泳蝽在仰泳时用触角平衡身体,雄性芜菁在交配时用触角抱握雌体等。
3.复眼和单眼
昆虫的视觉器官包括复眼和单眼两大类。
(1) 复眼
复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也有的呈肾形(如天牛),个别种类如突眼蝇的复眼着生在头部两侧的柄状突起上。复眼是由若干个小眼组成(图1-8),使昆虫能敏感地分辨出物体的远近,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昆虫的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及稚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
图1-8 昆虫的复眼结构
(仿周尧)
(2) 单眼
昆虫的单眼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图1-9)两类。
图1-9 昆虫的侧单眼
(仿吴维均等)
①背单眼
与复眼同时存在,一般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具有,着生于额区的上方,具有3个单眼的多排列成倒三角形。大多数昆虫有2—3个背单眼,少数种类只有1个,许多种类无背单眼。背单眼的数量及相对位置是昆虫重要的分类依据。
②侧单眼
一般为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所具有,位于头部的两侧,其数目为1—7对,因昆虫种类而异。如膜翅目的叶蜂幼虫只有1对;鞘翅目幼虫有2—6对,如为6对,常排列成两行;鳞翅目幼虫多具6对,常排列成弧形。
单眼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不能成像。背单眼能够增加复眼对光强的刺激反应,某些昆虫的侧单眼能辨别光的颜色和近距离物体的移动。单眼的有无、数目及相对位置常被用作昆虫分类与鉴定的依据。
4.昆虫的口器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一般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组成。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的口器都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的。尽管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外形上有很大变化,但都可以从其基本构造上找到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1) 昆虫的口器类型
①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口器类型,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咀嚼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适合于取食和咀嚼固体食物。咀嚼式口器以蝗虫的口器(图1-10)最为典型。
图1-10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1.上唇2、 3.上颚4、 5.下颚 6.下唇 7.舌
(仿周尧)
上唇:悬于唇基前缘的一双层薄片构造,由唇基上唇沟与唇基分界,作为口器的上盖,可以防止食物外落。上唇的前缘中央凹入,外壁骨化;内壁膜质柔软,上生密毛和感觉器,称为内唇。上唇内部有肌肉,可使上唇前后活动。
上颚:位于上唇的后方,是由头部附肢演化而来的1对坚硬的锥状构造。上颚端部具齿的部分称为切齿叶,用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并有御敌功能;基部为臼齿叶,用以磨碎食物。
下颚:位于上颚的后方和下唇的前方,可辅助取食。
下颚须:上生有感觉毛,辅助取食,并司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功能。
下唇:位于下颚的后面、头孔的下方,构造与下颚相似,上生有下唇须,具有托挡食物等功能。
下唇须:一般只有3节,较下颚须短。下唇须上也生有感觉毛,主要起感触食物的作用。
舌:位于口腔中央,柔软的囊袋状结构,基部有唾腺开口,可以分泌唾液湿润和润滑食物,舌壁具有很密的毛带和感觉区,具味觉功能。舌由肌肉控制伸缩,利于运送和吞咽食物。
②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主要吸食液体食物,具有吮吸液体食物的构造,还具有刺入动植物组织的构造,其口器的主要特点是:上唇短小退化,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为针状结构,称为口针;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管,将口针包藏其中,食窦形成强有力的抽吸结构。半翅目、同翅目及双翅目蚊类等的口器属于刺吸式口器。
现以蝉的刺吸式口器(图1-11)为例说明其构造和功能。
图1-11 蝉的刺吸式口器
(仿周尧)
蝉的口器外观上是一条管状而分节的喙,喙管分三节,由下唇延长而成,下唇须消失。喙的前壁凹陷形成一条纵沟,称为唇槽,沟内包藏有两对细长的口针,分别由上颚和下颚特化而成。上唇位于唇基的前下方,呈细三角片状,较短,紧贴于唇槽上。上、下颚特化为细长口针,上颚较下颚略粗,端部具细的倒齿,为穿刺器官。下颚内侧有两条纵沟,两下颚嵌合成为两条管道,前面略粗者为食物道,后面略细者为唾液道。两对上、下颚口针以沟脊嵌合在一起,只能上下滑动而不能分离。舌位于口针基部,短小,圆锥形。
取食时,喙自头下方的足间伸出,两上颚口针交替刺入动植物组织内。当两上颚口针刺入深度相同时,嵌合在一起的两下颚口针即跟着穿入,如此重复多次,口针即可深入动植物体内。上颚口针端部具倒钩刺,用以固定刺入位置,防止口针倒退。喙不进入组织内,随着口针的深入向后弯折或基部缩入颈膜内,喙的端部则作为口针的向导。当口针刺入组织后,唾液即通过下颚口针的唾液道注入植物组织内,并借食窦唧筒和咽喉唧筒的抽吸作用,将汁液通过下颚口针的食物道吸入体内。一些微小的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食物进入食物道是靠毛细管的作用,不需要特殊的抽吸泵。
③嚼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图1-12)兼有咀嚼固体食物和吸食液体食物两种功能,为一些高等蜂类所特有。这类口器的主要特点是上颚发达,可以咀嚼固体食物,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临时组成吮吸液体食物的喙。
图1-12 蜜蜂的嚼吸式口器
(仿Snodgrass)
蜜蜂工蜂的上唇和上颚保持咀嚼式口器的形式。上颚发达,主要用于采集咀嚼花粉和筑巢等。下颚的外颚叶延长成刀片状,内颚叶和下颚须较退化。蜜蜂在取食花蜜或其他液体食物时,下颚的外颚叶覆盖在中唇舌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下唇须贴在中唇舌腹面的槽沟上形成唾液道。中舌瓣有刮取花蜜的功能,借唧筒的抽吸作用将花蜜或其他液体食物吸入消化道内。吸食完毕,下颚和下唇临时组成的喙管又分开,分别弯折于头下,此时上颚便发挥其咀嚼功能。
④锉吸式口器
锉吸式口器(图1-13)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主要特点是口器左右不对称,两上颚不对称,两下颚口针组成食物道,舌与下唇间组成唾道。蓟马的头部向下突出,呈短锥状,端部具有一短小的喙,喙由上唇和下唇组成,内藏舌和由左上颚及1对下颚特化成的3条口针。左上颚发达,形成粗壮的口针,是主要的穿刺工具,右上颚已消失或极度退化,不形成口针。
图1-13 蓟马的锉吸式口器
1.头部正面观示口针位置 2.喙的横断面
(仿Eidmann)
蓟马在取食时,先以上颚口针锉破寄主表皮,使汁液流出,然后以喙端密接伤口,靠唧筒的抽吸作用将寄主汁液吸入消化道内。
⑤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图1-14)为鳞翅目成虫所特有,具一条外观如发条状的,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吮深藏在花管底部的花蜜。
图1-14 蛾类蝶类的虹吸式口器
(仿彩万志,Eidmann)
一些成虫期不取食的蛾类如毒蛾科、蚕蛾科等的部分种类,喙常缩短,甚至口器完全退化。蛾、蝶类成虫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但少数如吸果夜蛾的喙管锋利,能刺破成熟果实的果皮,吮吸果汁,对部分果实造成危害。
⑥舐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图1-15)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其特点是上、下颚均已退化,下唇发达,将舌及上唇包藏其中,下端有吸盘状的可活动的唇瓣。
图1-15 蝇类的舐吸式口器
(仿Snodgrass等)
舐吸式口器适于舐吸食物,如家蝇、花蝇、食蚜蝇等。
⑦刮吸式口器
刮吸式口器为双翅目蝇类幼虫(蛆)所特有。其特点是头部十分退化,缩入前胸内,属于无头型。口器也十分退化,只能见到1对口钩,用于刮破食物,然后吸食汁液及固体碎屑。
(2) 口器的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取食固体食物,把植物咬成缺刻、空洞、残缺不全甚至吃成光杆,如蝗虫、黏虫等,有的(如卷叶螟)还可吐丝缀叶潜居其中取食为害,有的(如天牛)蛀食植物茎干等。对于这些害虫一般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治。
刺吸式口器害虫则是使植物枝叶变色,造成失绿斑点或卷缩畸形,有的甚至形成虫瘿等。此外,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飞虱等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单纯地取食危害要大。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剂防治。
昆虫的口器类型不同,为害方式也不同,因此对其采取防治的方法也应不同。掌握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不仅可以了解害虫的为害方式,而且对于正确选用农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昆虫的头式
昆虫的头式(图1-16)即头部的形式,是由口器的着生位置不同造成的。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分成三类:
图1-16 昆虫的头式
(仿Eidmann)
①下口式:口器向下,着生在头部下方,约与身体的纵轴垂直。该种是比较原始的头式,适合取食植物的茎叶,如蝗虫、黏虫等。
②前口式:口器向前,着生在头部前方,与身体纵轴略呈钝角或几乎平行。该口式昆虫适合捕食或蛀食植物茎干,如步甲、草蛉幼虫、天牛幼虫等。
③后口式:口器向后斜伸,从头的后方伸出,与身体纵轴略成一锐角,不用时常弯贴在身体腹面,适合吸食液体食物,如蝽象、蚜虫、蝉等。
(三)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位于头部之后,是昆虫重要的运动中心。胸部比较重要的构造有足和翅。
1.昆虫的胸足
昆虫的胸足是昆虫行动的重要附肢,着生在各节的侧腹面,基部与体壁相连,形成一个膜质的窝,称为基节窝。成虫的胸足一般由6节组成,自基部向端部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图1-17)。
图1-17 昆虫足的构造
(仿周尧)
①基节:短而粗,为胸足的最基部的一节,在体侧基节窝处与体相联。
②转节:一般较短小,为足的第二节,转节一般为1节,只有少数种类如蜻蜓等的转节为2节。
③腿节:长而大,常为最强大的一节,末端同胫节以关节相接。
④胫节:细而长,常比腿节稍短,胫节常有成排的刺和可活动的距等结构。
⑤跗节:通常较短小,成虫的跗节分为2—5个亚节,各亚节间以节间膜相连,可以活动。
⑥前跗节:是足的最末一节,端部着生爪状物,多数昆虫有2个爪,有的在2爪间还有爪间突或中垫,其上具有薄壁的感觉器。前跗节是对药剂敏感的部位。
2.胸足的类型
昆虫胸足的原始功能是行走,但在各类昆虫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特化成了许多不同功能的构造,由此可将胸足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昆虫胸足类型有以下几种(图1-18)。
图1-18 昆虫胸足的基本类型
(一)步行足的基本构造
(二)常见的昆虫胸足的类型:1.步行足;2.跳跃足;3.捕捉足;4.开掘足; 5.游泳足; 6.抱握足; 7.携粉足
(仿周尧)
步行足:步行足是最普通的一类胸足。一般比较细长,适于步行,如步甲、蟑螂等的胸足。
跳跃足:跳跃足的腿节特别发达,肌肉发达,胫节细长健壮,末端有距。跳跃足多为昆虫后足,适合跳跃,如蝗虫、螽斯等的后足。
捕捉足:捕捉足的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铡刀,用以捕捉猎物。有的在腿节和胫节边缘还生有刺列,防止猎物逃脱,如螳螂、猎蝽等的前足。
开掘足:开掘足腿节粗壮,胫节宽扁外缘具硬齿,跗节也常具齿,状如钉耙,适于掘土,如蝼蛄的前足。
游泳足:游泳足多见于水生昆虫的后足,足扁平如桨,边缘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划水,如龙虱、负子蝽等的后足。
抱握足:抱握足为雄性龙虱所特有,雄性龙虱的前足第1—3跗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用以抱握雌体。
携粉足:携粉足胫节宽扁,末端有一凹陷,两边生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第1跗节膨大,长而扁,其上生有多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集体毛上黏附的花粉,称“花粉刷”。如蜜蜂工蜂的后足,是蜜蜂类用以采集和携带花粉的构造。
攀缘足:攀缘足为虱类所特有。胫节末端膨大,有一指状突,跗节具有钩状的爪,当爪向内弯曲时,可与胫节的指状突密接,以夹住寄主毛发。
胸足的类型可以作为昆虫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推测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3.昆虫的翅
昆虫的翅膀不仅扩大了昆虫活动和分布的范围,也使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场所等时具有较大的优势。
(1) 翅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翅通常呈三角形,具有3条边和3个角。翅展开时,靠近头部的一边,称为前缘;靠近尾部的一边,称为内缘或后缘;在前缘与后缘之间、同翅基部相对的一边,称为外缘。前缘与后缘间的夹角,称为肩角;前缘与外缘间的夹角,称为顶角;外缘与后缘间的夹角,称为臀角(图1-19)。
图1-19 昆虫翅的基本构造
(仿Sondgrass)
翅上常发生一些褶线,将翅面分为若干区域。基褶位于翅基部,将翅基划分成一个小三角形的腋区;翅后部有臀褶,在臀褶前方的区域,称为臀前区;臀褶后方的区域,称为臀区。有些昆虫在臀区后方还有一条轭褶,其后为轭区。有些蝇类如家蝇、舍蝇等在小盾片边缘有1—2片叶瓣状构造,盖住平衡棒,称为鳞瓣或腋瓣。
(2) 翅的类型
根据翅的质地类型可将昆虫的翅分为以下几种(图1-20)。
图1-20 昆虫翅的基本类型
1.复翅 2.膜翅 3.半鞘翅 4.鞘翅 5.平衡棒 6.鳞翅 7.缨翅
(1—5仿南京农业大学,6、7仿彩万志等)
复翅:质地坚韧似皮革,翅脉大多可见,但一般无飞行作用,平时覆盖在体背和后翅上,具有保护作用,如蝗虫等的前翅。
膜翅:质地为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蜻蜓等的前后翅,甲虫、蝗虫等的后翅。
半鞘翅:又称半翅,基半部为皮革质,端半部为膜质,膜质部的翅脉清晰可见,如蝽类的前翅。
鞘翅:质地坚硬如角质,翅脉不可见,无飞翔作用,用以保护体背和后翅,如甲虫类的前翅。
平衡棒:双翅目蝇类等昆虫的后翅退化成小棍棒状,无飞翔作用,但在飞翔时有保持体躯平衡的作用。
鳞翅:质地为膜质,翅面上覆盖有密集的鳞片,如蛾、蝶类的前、后翅。
缨翅:质地为膜质,翅脉退化,翅狭长,在翅的周缘缀有细长的缨状缘毛,如蓟马的前、后翅。
毛翅:质地为膜质,但翅面上覆盖一层较稀疏的毛,如石蛾的前、后翅。
(四)昆虫的腹部
1.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个体段,紧连于胸部之后。腹腔内具消化、排泄、循环和生殖系统等主要内脏器官,其后端还生有生殖附肢,因此是昆虫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一般成虫腹节有10节,腹部多呈纺锤形、圆筒形、扁平或细长。腹部节间膜和背、腹板之间的侧膜都比较发达,因此能伸缩自如,并可膨大和缩小,以帮助完成呼吸、脱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有些昆虫节间膜具有较大韧性,如蝗虫产卵时腹部可延长几倍借以插入土中。
在多数种类的成虫中,腹部的附肢大部分都已退化,但第8、9腹节常保留有特化为外生殖器的附肢。具有外生殖器的腹节,称为生殖节。生殖节包括第8、9两个腹节,构造复杂。有的种类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位于第8节腹板和第9节腹板后缘,分别称为交配孔和产卵孔。雄性生殖孔一般位于第9和10腹节腹板之间的阳具端部。昆虫外生殖器是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
2.昆虫腹部的主要附属器官
(1) 雌性外生殖器
雌虫的外生殖器又称为产卵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是昆虫用以产卵的器官,称为产卵器(图1-21)。产卵器一般为管状构造,通常由3对产卵瓣构成。着生在第8腹节上的一对产卵瓣称为第1产卵瓣或腹产卵瓣,其基部有第1载瓣片。着生在第9腹节的一对产卵瓣称为第2产卵瓣或内产卵瓣,其基部有第2载瓣片。在第2载瓣片上向后伸出的1对瓣状外长物,称为第3产卵瓣或背产卵瓣。载瓣片相当于附肢的基肢片,第1、2对产卵瓣是附肢的端肢节,而第3产卵瓣则是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上的外长物。
图1-21 昆虫的雌性外生殖器
(仿Snodgrass)
根据产卵器的形状和构造,可以了解害虫的产卵方式和产卵习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害虫防治措施。
(2) 雄性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又叫交配器,包括将精子输入雌体的阳具及交配时挟持雌体的一对抱握器,常作为昆虫近缘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交配器一般发生在第9或第10腹节上。阳具源于第9节腹板后的节间膜,包括一个阳茎和一对位于基部两侧的阳基侧叶。阳茎多是单一的骨化管状构造,是有翅昆虫进行交配时插入雌体的器官。射精管即开口于阳茎端的生殖孔。阳茎与阳茎侧叶在基部未分开时,基部粗大形成一个支持阳茎的构造,称为阳茎基。阳茎基和阳茎之间常有较宽大的膜质部分,阳茎得以缩入阳茎基内(图1-22)。
图1-22 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
(仿Weber, Snodgrass)
抱握器大多属于第9腹节的附肢,多为第9腹节的刺突或肢基片与刺突联合形成。抱握器的形状有很多种变化,常见的有宽叶状、钳状和钩状等。抱握器多见于半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等的昆虫中,可作为昆虫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