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园林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或受到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组织病变,常导致其外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这种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主要包括病状和病症两个方面。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症,病状为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和枯萎等(图2-14);而病症则为病部出现的病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结构,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植物发生病害,病部或早或迟都会出现病状,但不一定出现病症。一般来讲,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等引起的病害,其病部多表现明显的病症,如不同颜色的霉状物、不同大小的粒状物等。
图2-14 常见病状类型
1.皱缩 2.青枯 3.干腐 4.根癌 5.溃疡 6.叶斑
(引自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病理学》,1986)
由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和多数线虫等因素引起的病害,其病部生长后期无病症出现。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所以也无病症出现。凡有病症的病害都是病状先出现,病症后出现。植物病害的症状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常作为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病状的类型
1.变色
病部细胞叶绿素被破坏或叶绿素形成受阻,花青素等其他色素增多而出现不正常的颜色,最后造成色素比例失调,但其细胞并没有死亡。叶片变色最为明显,叶片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的称为褪绿,叶片发黄的称为黄化,叶片变为深绿色与浅绿色浓淡不同的称为花叶。花青素形成过盛则叶片变紫红色。
植物病毒、植原体和非生物因子(尤其是缺素)常可引起植物变色。在实践中要注意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变色与发病变色的区别。由植物病毒引起的变色,反映出病毒在基因水平上对寄主植物的干扰和破坏。
2.坏死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称为“坏死”。在叶片上,坏死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叶斑指在叶片上形成的局部病斑。病斑的大小、颜色、形状、结构特点和产生部位等特征都是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病斑的颜色有黑斑、褐斑、灰斑、白斑等。病斑的形状有圆形、近圆形、梭形、不规则形等,有的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角斑,有的沿叶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不同病害的病斑,大小相差很大,有的不足1mm,有的长达数厘米甚至10cm以上,较小的病斑扩展后可汇合联结成较大的病斑。典型的草瘟病病斑由内向外可分为崩坏区(病组织已死亡并解体,呈灰白色)、坏死区(病组织已坏死,呈褐色)和中毒区(病组织已中毒,呈黄色)三个层次,坏死组织沿叶脉向上下发展,逸出病斑的轮廓,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坏死线。许多病原真菌侵染禾草引起叶斑缺崩坏死,坏死部发达,其中心淡褐色,边缘浓褐色,外围为宽窄不等的枯黄色中毒部晕圈。有的病害叶斑由两层或多层深浅交错的环带构成,称为“轮斑”、“环斑”或“云纹斑”。叶枯是指叶片较大范围的坏死,病健部之间往往没有明晰的边界。禾草叶枯多由叶尖开始逐渐向叶片基部发展,而雪霉叶枯病则主要从叶鞘或叶片基部与叶鞘相连处开始枯死。叶柄、茎部、穗轴、穗部、根部等部位也可发生坏死性病斑。
3.腐烂
植物细胞和组织被病原物分解破坏后发生腐烂,按发生腐烂的器官或部位可分为根腐、根颈腐、茎基腐、穗腐等,多种雪腐病菌还引起禾草叶腐。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受病原和酶的作用,细胞浸解,组织溃散,造成软腐或湿腐。腐烂处水分散失,则为干腐。依腐烂部位的色泽和形态不同,还可区分为黑腐、褐腐、白腐、绵腐等。幼苗的根和茎基部腐烂,导致幼苗直立死亡的,称为立枯,导致幼苗倒伏的,则称为猝倒。
4.枯梢
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甚至扩展到主干上。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如马尾松枯梢病等。
5.萎蔫
植物的根部和茎部的维管束受病原菌侵害,发生病变,水分吸收和水分输导受阻,引起叶片枯黄、萎凋,造成黄萎或枯萎。植株迅速萎蔫死亡而叶片仍维持绿色的称为青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萎蔫一般不能恢复。一般来说,细菌性萎蔫发展快,植物死亡也快,常表现为青枯;而真菌性萎蔫发展相对缓慢,从发病到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不能获得水分的部分表现出缺水萎蔫、枯死等症状。
6.畸形
植物被侵染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性病变导致病株畸形。前者有瘿瘤、丛枝、发根、徒长、膨肿,后者有矮化、皱缩。此外,病组织发育不均导致卷叶、蕨叶、拐节、畸形等。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物均可造成畸形,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当感染寄主后,或自身合成植物激素,或影响寄主激素的合成,从而破坏植物正常激素调控的时空程序。
7.溃疡
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开成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常为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后期病部常开裂,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一般由真菌、细菌或日灼等引起。
植物传染性病害多数经历一个由点片发病到全田发病的流行过程。在草坪上点片分布的发病中心极为醒目,称为“病草斑”、“枯草斑”,其形态特征是草坪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因而需仔细观察记载枯草斑的位置、大小、颜色、形状、结构以及斑内病株生长状态等特征。通常斑内病株较斑外健株矮小衰弱,严重发病时枯萎死亡,但是,有时枯草斑中心部位的病株恢复生长,重现绿色,或者死亡后为其他草种取代,仅外围一圈表现枯黄,呈“蛙眼”状。
三、病症的类型
常见的病症类型有如下几种:
①霉状物:病原真菌的菌丝、各种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特征。一般来说,霉状物由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或孢囊梗及孢子囊等组成。根据霉层的质地可分为霜霉、绵霉和霉层;根据霉层的颜色可分为青霉、灰霉、赤霉、黑霉、绿霉等。
②粉状物: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白粉、黑粉、红粉等。
③点状物: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的不同大小、形状、色泽、排列的点状结构,一般是病原真菌的繁殖机构,包括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子囊壳、闭囊壳等。
④颗粒状物:主要是病原真菌的菌核,是病原真菌的菌丝扭结成的休眠结构,如雪腐病、灰霉病、丝核菌综合征和白绢病的菌核等。
⑤线状物:有些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线状物,如禾草红丝病病叶上产生的毛发状红色菌丝束。
⑥锈状物:锈菌在病部产生的黑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点状物,按大小与形态可区分为小粒点、小疣点、小煤点等,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或子座等。
⑦脓状物:是细菌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露珠状。空气干燥时,脓状物风干,呈胶状。
⑧伞状物或其他结构:包括病原真菌产生的伞状物、马蹄状物、角状物等。如草地上“仙人圈”发生处产生伞菌子实体,呈伞状。麦角菌在禾草或谷物类作物穗部产生的角状菌核,称为“麦角”。
此外,在植物病部产生的索状物、伞状物、马蹄状物、膜状物均属病症,寄生性种子植物在植物病部产生的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体也属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