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生态良知:绿色治理的价值之基
——为李德臻博士《阡陌之思:寻回时代境遇的生态良知》而作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常识,可如何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却是一个跨越多个世纪的难题。以往我们把地球描绘成飞翔于太空中的“蓝色星球”,它是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后来我们又把地球概述为人类居住的“地球村”,它丰饶却狭小;随之我们又把地球比喻为人类暂居的“绿色温室”,它不但狭小而且危机四伏;如今我们已经把地球视作为飘荡于太空中危在旦夕的“救生艇”,人类栖居于其中,发展于其中,挣扎于其中,如果仍缺乏生态良知,似乎难逃厄运。
良知,是人对自身生存境遇进行反思与价值提升时所具有的道德意识,生态良知则标示人类对生态环境所具有的至善境界,或者说是对地球这一“太空救生艇”所具有的普世性“善念”。安全是第一伦理,而生态安全又是诸多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第一安全”,因为生态安全不仅具有全球性、紧迫性、首要性,而且还有代际性。当气候危机、水源危机、空气危机、森林危机、土壤危机、人口危机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态危机现象,甚至当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衡失调时,它不仅会使我们以往的发展失去意义,而且会随着代际传承不断转移、拓展、延伸和恶化下去。因而,敩邈(李德臻博士)长期致力于生态良知的唤醒,这关乎全人类的命运。
生态良知是生态安全维护的重中之重,也是绿色治理的价值之基。敩邈的《阡陌之思——寻回时代境遇的生态良知》,从中国语境、中国范式、中国实践出发,探求绿色治理的“适然之境”,洞见深刻而充满启迪。敩邈围绕生态良知的寻回,从五个方面展开了深度反思:首先是从人的安身立命这一终极境界的追求中探寻“生态思绎”,其次是从中国文化艺术的追求中探查“生态敩觉”,第三是从中国休闲养生的考察中探究“生态命根”,第四是从绿色发展与治理中探讨“生态经纶”,第五是从生态情怀的阐述与提炼中探析“生态本我”。特别是作者对《易经》的生态品性的解读独具慧眼,如“尚其德”的天人观,“合其德”的君子观,“盛其德”的良知观,“孚其德”的实践观,十分精简地概括出了“天地良知”的生态品性,并使“生态良知”脱胎于“天地良知”,从“生态人文时空”与“生态德性文化”的视角来考察生态问题,从而使“生态良知”的探讨较之“天地良知”更具现代意义。
当然,生态的绿色治理有着诸多难题与困境,如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与生态治理的国别性,生态问题的紧迫性与生态治理的滞后性,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与生态治理能力的薄弱性,生态问题的代际性与生态认知的当下性等。尽管如此,敩邈在追寻中国生态良知的渊源与传承的同时,根据自己工作的实践,给出了以“武义方案”为蓝本的生态绿色治理的独特思考。例如,多规融合——生态文明的和合范式;浙中绿岛——新型经济发展的坐标定位;绿色产业——实施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高地——培育绿色产业的目标指向;绿色新政——构筑美丽中国梦,等等。
生态良知的寻回成败关键于人类自身能否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说穿了也就是人类能否以特有的“星球意识”与“绿色思维”回应生态问题对自身的挑战。2016年4月22日,在人类又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到来之时,联合国会聚了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见证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的签署;同年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全球共同治理气候的伟大同盟的形成,表明生态良知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重视并得以确立。
几十年来,敩邈从学校教育到政府从政、政协参政,再回到高校任教,一直到自创办学传承国学文化,一如既往的是他深厚的生态情怀。他写了很多有独到见解并发人深省的生态文学、生态提案、生态论文、生态调查报告,主持研究过影响较大的生态文化重点课题。《寻回时代境遇的生态良知》是敩邈回望这些年的履历,自我拾捡起来的一些岁月记忆。翻开这些记忆,我们可以隐约地感触到,一条绵长的文脉通达遥远的“适然世界”——人活在上帝与牛顿之间,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永续演进的大同和美世界。“适然世界”是我在十二年前发表的《人格之境》中提出的未来人类生存的社会范式,当时敩邈正师从我攻读生态哲学博士。博士毕业后,敩邈一如既往地在这段文化旅程中孜孜探索着……我相信,敩邈对生态命题的解读,会对寻回时代境遇的生态良知增添闪亮的思想之光。
是为序。
2017年9月3日于求是园
余潇枫教授简介:
余潇枫,哲学博士,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传统安全管理博士点负责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共中央对外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公共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应对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协创中心成员、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塔里木大学首位“昆仑学者”,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非传统安全与能源安全”创新性团队首席专家,《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蓝皮书)》主编,《国际安全研究》杂志编委;主持“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中国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等多项国家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