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带头大哥”很重要
凤凰山二首·其一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他写了两首《凤凰山》,这是其一。在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这样一种俗世中人的理想生活:愿成为长安街头的一个小混混,生在贞观和开元的盛世里,一生斗鸡走犬,天地兴亡与我何干?
这真是应了老百姓的一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如果当时是太子建成当了皇帝,可有另一个盛世?不得而知。秦王李世民的命运会如何?也许会如曹植的命运一样,也许会比曹植更惨;也许兄弟之间也会相安无事。这些都只是猜想,历史容不得假设。“玄武门政变”改变了唐王朝的轨迹,李世民诛杀了哥哥建成和弟弟元吉,然后开创了“贞观之治”。
那么开元呢?
一个人的礼让成全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宁王李宪。李宪本名叫李成器,唐睿宗的长子。唐睿宗共有六个儿子,除了李隆基以外,还有宁王李宪、申王李捴、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隋王李隆悌,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隋王早夭,因此余下皇子五人。
《旧唐书》里有这么一段,猴王以为这是“开元”之所以能成为“开元”之所在:
唐隆元年……睿宗践祚……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成器辞曰:“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
唐隆元年是公元710年,这年的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政变,诛杀了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把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睿宗)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唐隆政变”。睿宗上台后,首要事之一就是立储君。李成器是长子,而老三李隆基又立了大功,睿宗迟迟做不了决定。
李成器的一番话替他老爹解了难题,他说:储君乃天下之公器,和平年代应该立嫡以长,国难之时则应该立有功者;如果不这么办的话,就会让天下失望,而非社稷之福;所以,今天我要以死相求,立三弟李隆基为储君。难能可贵的是,李成器不是一时做样子,而是多次上奏睿宗,涕泪交加,言辞恳切。
时诸王、公卿亦言楚王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睿宗嘉成器之意,乃许之。玄宗又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睿宗不许。乃下制曰:“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朕之元子,当践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佥属,由是朕前恳让,言在必行。天下至公,诚不可夺。”
当时王公大臣们也都觉得李隆基于社稷有大功,是储君的不二人选。睿宗很欣赏老大主动让贤的风范,就顺水推舟答应了。这时,李隆基表现得也不错,不是一副喜出望外、当仁不让的样子,而是一再谦让。我想当时的睿宗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多少年来,为了皇帝的宝座,皇子们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前尘往事比比皆是,但我的几个儿子却懂得主动让贤、互相谦让,这难道不是我李旦的福气?
那么,李隆基当上储君以后,兄弟几个相处得如何呢?
玄宗尝制一大被长枕,将与成器等共申友悌之好,睿宗知而大悦,累加赏叹。
有人会说,这有可能是李隆基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再看看他当了皇帝以后是如何对待几位兄弟的。
初,玄宗兄弟圣历初出阁,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五王宅”。及先天之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捴、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唐玄宗和四个兄弟一直住在一起,不管在东都洛阳还是在西京长安,都是如此。李隆基当了皇帝,居住的兴庆宫变成了皇宫,但几位兄弟的府第依旧“邸第相望,环于宫侧”。唐玄宗在兴庆宫西南方向靠近四位兄弟的地方建了高楼,他时常登楼,招呼兄弟们一起欢聚,好不快活!当时人们都说,像皇帝与自己的兄弟相处得这么好的,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玄宗既笃于昆季,虽有谗言交构其间,而友爱如初。宪尤恭谨畏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尝与宪及岐王范等书曰:“昔魏文帝诗云:‘西山一何高,高处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有超代之才,堪佐经纶之务,绝其朝谒,卒令忧死。魏祚未终,遭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虞舜至圣,舍象傲之愆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此为帝王之轨则,于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朕未尝不废寝忘食钦叹者也。顷因余暇,妙选仙经,得此神方,古老云‘服之必验’。今分此药,愿与兄弟等同保长龄,永无限极。”
情义是相互的,唐玄宗有情有义,四位兄弟也安守本分。尤其是大哥李宪,从来不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唐玄宗很感动,曾经与李宪和李范说:当年魏文帝曹丕作了一首诗,想得到长生不老之丹药,羽化成仙;他哪里知道,与其想着自己一个人羽化成仙,何如几个兄弟一起羽化成仙呢?他的弟弟曹植才华绝代,本来是很好的辅佐之才,却忧劳致死,魏国虽然没有因此亡国,但很快就被司马家族篡了权,有长生不老的丹药又有何用呢?当年的舜帝,宽容对待自己的弟弟象,赦免了他的罪过,从而实现了九族和睦,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帝王之道啊!如果我有长生不老的丹药,一定与诸兄弟分享,我们哥儿几个一起长生不老,永远做兄弟。
说实在的,猴王我写到这一段,都不禁泪眼婆娑,太令人感动了!别说帝王将相了,凡夫俗子里这样的兄弟情谊也很少见啊!不知道清朝的雍正皇帝读到这里会有何感受。想想他的兄弟们“阿其那”“塞斯黑”,是不是有点羡慕唐玄宗啊?
(开元)二十八年冬,宪寝疾,上令中使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疗宪稍瘳,上大悦,特赐绯袍鱼袋,以赏异崇一。时申王等皆先薨,唯宪独在,上尤加恩贷。每年至宪生日,必幸其宅,移时宴乐。居常无日不赐酒酪及异馔等,尚食总监及四方有所进献,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赐之。
开元二十八年是公元740年。这一年冬天,李宪病了,唐玄宗命人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并对医生大加赏赐。每逢大哥的生日,玄宗都会亲临李宪的宅第,为他过生日;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忘不了这位大哥,总会“分以赐之”。
(开元)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时学者以为《春秋》“雨木冰”即此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宪见而叹曰:“此俗谓树稼者也。谚曰:‘树稼,达官怕。’必有大臣当之,吾其死矣。”十一月薨,时年六十三。上闻之,号叫失声,左右皆掩涕。
公元741年,长安城里遭受了冻雨之灾。李宪病逝,唐玄宗听闻噩耗,失声痛哭,众人都跟着伤心落泪。他特意给大哥封了一个谥号:让皇帝。
随着宁王李宪的辞世,“开元”的年号也寿终正寝。次年,公元742年,唐玄宗改元“天宝”。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在唐玄宗的身上很贴切。现在父亲和兄弟们都一个个走了,剩下了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也许是倦怠,也许是寂寞,也许是兼而有之,唐玄宗开始疏于朝政,贪图享乐,史载“幸温泉宫”的字眼越来越多。有温泉宫就必有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大唐的画风自此改变,直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王维能安度“安史之乱”,没被新政权清算,与他有一位做高官的好弟弟王缙有关。苏轼能屡屡逢凶化吉,不仅是因为自己才高八斗,也与他有一位为官的好弟弟苏辙有关。你看看,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啊!要是唐玄宗的那几位好兄弟还在,他还会娶杨贵妃吗?娶了杨贵妃还会犯那么大的错误吗?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据说这首诗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离唐玄宗辞世已经八年了。杜甫诗中提到的岐王正是唐玄宗的四弟李范。而彼时红极一时的乐师李龟年和他一样,都流落到江南。“安史之乱”之后,盛世弦歌不再,留下的是这样的画面: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