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金融学及其学科体系

一、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货币银行学。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信用形式、银行职能、利息和货币流通等,实际上是以货币和银行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核心是货币问题。这是我国金融学学科体系中最主要的内容,也一直是金融学专用的正统名称。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以国际间的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信用、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凸现。以金融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证券投资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以新型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手段的开发和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工程学也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

1997年,教育部(当年的国家教委)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科目录作了调整,将原来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保险学”合并,统称为“金融学”。根据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金融学为经济学大类的一级学科,下设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4个二级学科。目前,金融学科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的是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

关于金融学的学科体系,目前国内的意见并不十分统一。黄达教授认为:按通常理解的金融口径,金融学学科体系应大体分为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金融分析两个部分,分别从个体和整体的角度研究金融运行规律。微观金融分析应有两大分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陈学彬则将黄达的观点绘制成以下学科体系图(见图1.2)。

图1.2 金融学科体系

资料来源:陈学彬.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3.

延伸阅读

学习金融的5个理由

第一,了解金融有助于你管理个人资源。你可以在对金融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所成就吗?也许可以。但是,如果你完全一无所知,那么,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人手中了。记住这句古训:“愚人同其金钱会迅速分道扬镳。”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求助于专家。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服务公司,如银行家、股票经纪人、保险代理人、出售共同基金和其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公司。如果你是一位潜在的客户,专家的建议经常是免费的。但是,你如何评价专家对你的建议呢?学习金融学将为你建立起进行评价的概念框架。

第二,对金融的基础性了解对于商业世界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即使你并不期望在金融领域有所钻研,你还是必须对金融专业人士所使用的概念、技术和专业术语有充分的理解,以便与他们进行交流,并认识他们能力的局限性。

第三,你可能对金融行业很有兴趣。在金融领域有多种潜在价值的从业机会,并又存在很多途径可以使你成为金融专业人员。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在金融服务行业工作,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也有很多人以金融管理人员的身份服务于非金融企业或政府部门,家庭、企业和政府机构经常征询金融顾问的建议。而且,金融方面的背景会为一般管理方面的职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许多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从金融干起的。

第四,作为公民,要做出有根据的公共选择,应该对金融系统的运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对于任何市场经济社会,金融体系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实际上,许多人认为,一些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公民,有时必须做出可能影响金融体系运行的政治选择。例如有两个候选人,一个主张废除政府存款保险,另一个要加强对股票交易的控制,你投谁的票呢?

第五,仅从学术上说,金融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加深一个人对现实世界运行状况的认识。对金融进行科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于1776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科学的开端。今天的金融理论家是专门研究“金融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实际上,在1990年和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在金融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

资料来源: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

二、金融和金融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极大丰富了金融学知识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金融”这一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经济中已大大扩展了,经济业态金融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产品虚拟化、金融机构混业化已经成为大趋势,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

1.金融业的覆盖领域日益广泛。传统金融通常被理解为货币或货币资金余缺的融通、调剂活动的总体。也就是将经济生活中所有货币资产借贷、买卖等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这两个不可分割部分的集合,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与信用。随着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现代金融突破了传统的货币信用领域。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大量设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传统金融产业,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使得金融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产业地位迅速上升。

2.经济日益金融化。一是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金融化一般以金融资产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金融相关率来衡量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大体在0.7~0.8。到20世纪90年代初,最高曾达3.26~3.62,韩国曾高达4.36,中国最高曾达2.3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经济金融化迅猛提高,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得多,发展进程短得多。二是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与债务关系、股权与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的1/4直接持有股票与债券,3/4的人口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与债券,包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和各种投资基金。

3.金融倾斜发生“逆转”。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短期金融业务在前,长期金融业务在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金融比例大幅度向间接金融倾斜,社会融资体制以间接金融为主,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人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的这种不平行发展和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非银行金融的迅猛发展,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发展,最终导致原有金融倾斜发生“逆转”,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于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间接金融所占比例。

4.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越来越普遍。全球金融业出现了以银行中介融资居主导地位的银行体制逐渐向以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资本市场体制转变,专业银行制度逐渐向全能银行制度转变,两种金融体制和两种银行制度逐渐趋同融合的趋势,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工商企业及个人等,均成为了金融市场上地位平等的交易主体。

5.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经济已经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发展到了金融经济。在传统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以商品市场为中心,以“实物流”为主导,以商品价格为传导机制,围绕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引导稀缺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在现代金融经济中,“资金流”已经取代“实物流”居于主导地位,资源配置越来越金融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密集型程度日益提高,金融的稳定、发展与安全,直接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人们把现代市场经济称为金融经济。

除了金融实践的飞速发展之外,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也给金融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极大营养。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的金融决策分析,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在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就,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例如,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里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斯科尔斯—莫顿的期权定价公式等。这些理论在推动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延伸阅读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国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的经济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过程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任何环节,都是以货币和货币资金为中介和载体的。不仅如此,货币资金在生产过程和经济运行中具有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作用。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银行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贷渠道投入流通的,从而金融具有启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功能。

(2)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手段。在传统的货币经济中,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消极地推动着生产的发展,而在金融经济中,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着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流转,从而使货币充分发挥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作用,并引导着生产要素的转移。正因为有了这一变化,以实行货币政策为主要方式的金融调控也就比传统的市场调节显得更有效。利率水平变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利率杠杆成为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调控也因此而成为现代经济中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3)金融是国民经济综合反映的核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神经系统,金融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经济运行的状态、经济发展趋势都首先从金融运行状态上反映出来,金融运行数据是国家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标和依据。因此,全融运行具有反映、监督功能。

资料来源:战玉锋.金融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2.

三、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区别

在我国,金融学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第1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418-419.隶属于经济学,大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

而国外对金融(finance)的一般解释为:“金融以其不同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7.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国外的金融学专业大多设在管理(商)学院,研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或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常译为公司财务或公司理财。其实,公司金融除了公司财务外,还应该包括: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融资、收购合并等;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公司组织结构、公司各有关人员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问题。公司财务讨论如何评估(实物)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股利政策和破产与重组等课题。公司兼并与收购探讨如何利用公司财务所学到的评估与融资手段进行企业或项目的收购。公司治理探讨公司财务政策对股东权益的影响,也就是如何通过公司财务的运作以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公司财务主要是探讨公司实物投资与财务运作的决策过程,而公司治理就是探讨这些决策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因此,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很难清楚地分开。

第二部分是投资(investment)。主要是探讨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定价,如资产均衡定价(CAPM)理论、套利定价(APT)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在课程方面,投资学领域主要开设如下课程:投资学(探讨金融市场的组织和特性,股票、债券和期权与期货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定价)、固定收益债券(专门探讨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的特性和定价)、国际金融市场(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组织、运作和金融工具的运用以及利率、汇率的定价和特性等等)、期权与期货(专门探讨期权与期货的特性和定价)等。

由此可见,对于金融的理解,国内和国外存在很大差别。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有,但不属于金融学范围,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相关课程大多设在经济系。国外说的金融(finance)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国内所说的“微观金融”,相关课程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这部分内容,国内多数的金融专业则涉及较少,但是近年来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

四、本书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本书作为应用型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金融学》的教材,内容包括金融基础、微观金融、宏观金融、国际金融等4篇共12章。

第一篇是金融基础。该篇共有3章,依次为金融与金融学、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第一章金融与金融学,是金融基本概念和金融学基本概念的介绍。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讨论金融运行之前,必须了解金融体系的基本概貌,让读者建立一个比较全面而概括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差异、当代金融学飞速发展对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从货币开始,介绍了货币的起源与演进、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三章信用与利息,分别介绍了信用与信用的产生、信用体系、现代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息率的本质与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利率的计算方法等。本篇旨在使读者对货币与信用、金融体系和有关金融的一些基本范畴、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从而为后续各篇深入地分析金融运行奠定基础。

第二篇是微观金融。该篇共有4章,依次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金融活动中的收益与风险、金融资产的交易与融资决策。第四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基础,金融市场的货币流通、信用关系和金融活动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专门从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种类与构成,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五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经济系统中引导资金流向、沟通资金由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转移的市场。这一章首先介绍了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和功能,然后分别介绍金融市场的两大类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最后介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第六章微观金融活动中的收益与风险,从货币的时间价值入手,分别介绍终值、现值与贴现、年金,收益率的衡量方式,金融风险及其度量,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金融资产的交易与融资决策,顺次介绍金融资产价值评估,包括市场估价基本原理、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的价值评估,然后是金融资产的交易,包括原生金融资产的发行与交易、证券的信用交易、衍生金融资产的交易,最后是融资决策,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等。

第三篇是宏观金融。该篇共有4章,依次为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在第八章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与货币均衡里,重点讨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循环机理,国民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货币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关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求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等问题。第九章货币政策,集中讨论了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等方面,最后讨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第十章金融监管,首先介绍的是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手段和相应的金融监管理论,然后是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包括银行业的监管、证券业的监管、保险业的监管,在本章最后,介绍了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营特点。

第四篇是国际金融。该篇只有2章,国际金融一般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信用、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本篇的两章分别是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第十一章外汇与汇率,主要介绍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变化和交叉汇率的计算方法,以及汇率制度。第十二章国际金融及其管理,依次介绍国际收支及其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内容。

本章小结

1.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即与货币、信用与银行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是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2.金融体系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规制的总和,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金融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规制。

3.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金融”这一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经济中大大扩展,经济业态金融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产品虚拟化、金融机构混业化已经成为大趋势,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

4.对于金融的理解国内外有所不同,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国外说的金融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国内所说的“微观金融”。

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微观金融

宏观金融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 )。

A.金融对象

B.金融主体

C.金融客体

D.金融方式

E.金融中介

F.金融场所

G.金融制度

H.金融监管

2.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主要由( )法律部分组成。

A.银行法

B.股票法

C.证券法

D.票据法

E.保险法

F.信托法

G.金融租赁法

H.投资基金法

I.公司法

J.投资法

K.货币法

M.商业银行法

M.金融监管法

N.互联网金融法

3.以下金融机构中属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有(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E.农村合作银行

F.国家开发银行

三、简答题

1.简述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金融活动的过程。

3.简述金融学的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