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目标的护理教育发展史研究:以杭州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护理的传入

一、杭州广济医院的成立

1835年,美国人伯驾在广州市新豆栏街7号丰泰洋行内租屋成立“广州眼科医局”(Stevens et al.,1896),又名“新豆栏医局”(1859年改名为博济医院),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教会医院,也是我国乃至远东建立较早的西医院之一。1869年,英国圣公会派Meadows医师在杭州横大方伯巷设立戒烟所,1870年改为杭州大方伯医院,1871年由英国圣公会主办,并正式改名为广济医院(朱德明,1995),由梅滕更(David Duncan Main)夫妇来负责该院。这所医院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20世纪前后杭州地区声望最高、资格最老、最具代表性的教会医院之一。杭州广济医院的成立标志着杭州西医发展的开端。

二、杭州广济医校的成立

1883年以广济医院所在地为办学基础,新的广济总院开始筹建,翌年落成。同期,在广济医院内开设医校。1904年,广济医院产科学堂成立,并招收第一届产科学生。1906年,时任广济医院负责人的梅滕更将广济医院与广济医校划分为两部分,以大方伯屋舍为医校校址,并正式定名为广济学堂,内分医学堂、药学堂和产科学堂。此三学堂后又分别改称医学专门学校、药学专门学校和产科专门学校(洪昌文,1982;李传斌,2005;周东华,2014)。这与当时西医发展较早的福建地区处于同一水平,由此可见,杭州教会医院办学教育处于全国较为领先的地位。

三、杭州广济护校的历史渊源

关于杭州广济护校的历史记录资料较少,仅在浙江省档案馆历史复印件中有所发现——“距今(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三十年前附设护士学校,设备完善其成绩早经脍炙人口……不幸抗战军与,杭桓沦陷,该校被迫停办”,这是目前发现的文献记载的建立最早的杭州地区护士学校,即上文中提及的杭州广济医院(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高级职业护士学校(以下简称“广济护校”),创办时间据史实资料可认定为民国六年,即1917年(浙江省杭州护士学校,1952)。1918年广济医学各科专门学校报请教育部备案,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图2.1至图2.5为广济护校的部分档案资料。

图2.1 广济护校1935年入学学生假期记录表

图2.2 广济护校1936年入学学生的三年报告单

图2.3 广济护校1936年入学的高级护生病房实习成绩报告单

图2.4 广济护校1936年入学学生实习科室成绩

图2.5 广济护校1936年入学学生实习总成绩

从全英文表格中可看出广济护校学风严谨,在每个科室实习的过程中强调专业态度(professionalattitude)、兴趣(interest)、敏捷(promptness)、可信度(reliability)、有效力(general efficiency)、执行之才能(executive ability)、节俭(economy)、记忆力(memory)、观察力(powers of observation)、细致全面(thoroughness in work)、对于病者之注意及爱心(attention&kindness to patients)、对待医师与护士长有礼貌(politeness to Drs&head-nurses)、守时(on time)、有秩序(orderly)、服从(obedience)、安静(quietness)、整齐(neatness)。

四、护理新理念的传入

伴随着护理教育的逐步传入,一些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教育思想和方法也传入晚清时代的中国,对我国的护理学发展和近代护理教育体制建立都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一些关于西医护理学理论方面的著作也被编译成中文,供我国第一代护理工作者学习。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她除了是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也是我国近代护理学的先驱者和开创者。秋瑾翻译了《看护学教程》,在序言中她写道,“看护法者,医学中之一科目,而以为治疗者之辅佐也。故欲深明其学,施之实际,而能收良好之效果者,非于医学之全部皆得其要领者不能;且即使学识全备,技艺娴矣,然非慈惠仁爱,周密肃静,善慰患者之痛苦,而守医士之命令,亦不适看护之任”(李树华,1995)(见图2.6),深刻阐述了护理(旧称“看护”)工作的职责、性质、意义。序言中她还写道:“人君博爱,世界具有同情,故救死扶伤,无分彼此,斯博爱之旨也。惟习俗所锢,往往有视看护为贱业者,此则谬之甚者也。夫看护为社会之要素,妇人之天职,固无俟吾辈喋喋;抑亦有一言者,人生斯世,孰无亲子兄弟,而疾病痛苦又所难免,则健者扶掖病者,病者依赖健者,斯能维持社会之安宁……”秋瑾对护理从业者职业素养的仁爱和细致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且对当时社会上将“看护”视作“贱业”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胡燕,2010)。1915年9月,中华护士会编译出版《护病教科书》和《接生须知》(李秀华等,2009)。

图2.6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

早期出版的护理思想、理念及技能书籍虽然在翻译撰写的过程中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是一些普及常识的读物,但这些护理理论在晚清时代对中国社会及人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速了护理的传播,帮助第一代中国护士成长,明确了他们自身的职业定位,同时也帮助社会大众理解并尊重“看护”岗位,对杭州地区护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