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融服务业的演进
金融服务业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诞生。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社会已然形成,并建立在互信、透明和互助的原则上。帮助他人和其他团体,或是出于好意,或是想要获得回报。人类文明在产生之初,“易货贸易”就十分普遍,也就是人们会通过交换物品来支付提供服务的报酬。服务的形式包括帮助、恩惠或者协助。这里的帮助是指帮助他人渡过难关、在特定领域提供专业知识、协助举办活动、照料彼此的孩子等诸如此类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易货贸易逐渐演变成为发放贷款、信贷和保险。贷款或信贷通常是当人们有资金需求时向其提供资金(货币)。保险通常是一种事先商定的义务,即当一个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
金融服务行业自文明之初就以“履行支付承诺”为基本理念,支付的形式表现为相互约束的金融工具。这些情况下的支付机制都是以支付硬币、金饰品或者割让土地来兑现的。直到公元前300年,第一种形式的“货币”以木片的形式出现。在货币发行初期,只有王室才有权将这些货币分发给他们的拥护者、劳动者、协助者和军事将领,作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报酬。然后,人们可以使用这些王室的货币来换取其他服务。
直到19世纪和20世纪,也就是工业革命很久之后,金融服务这一术语才在美国流行起来。这一术语通常指代的是银行业、资本市场和保险业。这个词的流行也可以归因于1999年颁布的《格拉姆-利奇-布利利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该法案允许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行业不同的金融服务公司自由合并。
最初的金融服务旨在提供与货币交易有关的服务,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人与人之间或公司与个人之间进行交易。后来,随着多种中介机构的介入,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基本金融工具的组合。随后,人们开始使用这些衍生工具赚取利润,也就是所谓的衍生品交易或共同基金投资。最终,这些交易被统称为财富管理或投资银行业务。
这时就出现了投资者,他们可以理性地运用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并从中获利。越来越多的民众为了获得类似的利润而投资于这些金融工具,并希望他们的资金能够成倍增长。金融工具很快就出现在金融服务的不同领域,包括贷款、税收、股票、储蓄、信贷和保险。每一种衍生工具都有多个投资者将他们的资金投资于同一标的资产。因此,在金融投资活动中,识别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的实际实体很快成了一种挑战。
在18~19世纪,多数国家创建的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也就是说,一旦其他银行出现挤兑,中央银行将会主动提供帮助。这些中央银行由国家的中央政府赞助,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逐渐从商业银行演变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在1930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由于索赔的复杂程度高、规模大,即使是美联储也不能承兑大量索赔。这导致人们对金融系统的信心骤减,这时引入了监管方,扮演金融监管的角色,从而监管整个交易过程。尽管如此,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的银行体系还是没能阻止大型银行的倒闭,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2008年,大约距1930年金融危机80年后,金融业再次濒临崩溃,紧随其后的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经济衰退。2008年,大型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 FI)由于资金不足和高杠杆率而拖欠资金导致违约。这一现象很快便波及作为投资链一部分的实体企业,引发了一波巨大的违约潮,造成大量银行、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集体破产。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金融初创企业(start-up),它们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方式。这些初创企业大部分是金融服务企业,并且试图利用技术变革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科技”一词应运而生,指向的正是这类公司。这类金融科技公司从改变金融服务业务的细分市场开始,很快便扩展到金融业务的多个领域,进而颠覆了整个行业。
金融科技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对金融服务业感兴趣的风险投资者的影响。风险投资者会根据初创企业提出的想法或拟开发的产品概念进行投资,并在初创企业形成和建立的不同阶段继续投资。投资通常是通过交换初创公司的股权来实现的。当公司被收购、合并、上市或者决定收购其他实体时,投资者便会退出。无论投资和退出的模式如何,风险投资者都引领了技术初创企业的文化。截至20世纪末之前,风险投资大多集中于技术型的初创企业,例如谷歌(Google)和苹果(Apple)等公司。进入21世纪后,风投开始关注商业领域,如交通、零售和酒店行业。因此,像亚马逊、优步和爱彼迎这样的独角兽公司迅猛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风投转向投资于金融服务领域的初创企业。截至2010年,已有500多亿美元投资于2500多家公司和23家以上的独角兽公司,可以说金融科技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书大部分内容讨论了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产生的颠覆性变革以及整个行业是如何被技术影响的。然后,探讨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整体生态系统以及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最后,本书总结了作者对金融科技未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