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痰瘀壅滞脑络,脑络痹阻导致脑气血不足,髓海元神失养引起的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即西医的脑梗死。
【病因病机】
脑梗死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因各种诱因导致脑血栓形成,闭塞脑血管;或在诱因作用下,导致脏器微栓子脱落,栓塞脑动脉,致使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本病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与中医中风相同,故定义为缺血性中风。
张师认为本病与肝、肾、脾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是在内有积损,脉络失柔,气血失和的基础上,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恣烟酒、嗜肥甘、劳累过度等激荡诱发,病机主要是脑脉痹阻,病理改变属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本,风痰热瘀阻滞为标。诚如《景岳全书》所云:“皆内伤积损然而然”,“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兰室秘藏》云:“中风……乃气血闭而不行”。
该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或先前劳累、房劳、思虑过度,耗伤阴血,或年老体衰,肝肾精血不足,以致髓海失于润养,脑络失和,气血不畅,加之阴虚则阳亢化火,灼伤血脉,炼津为痰,熬血为瘀,故常痰瘀热壅滞脑络,脑络失柔。此时,若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及血,血脉瘀滞,或肝郁化火,火热炼液成痰,煎血成瘀,痰瘀热互结,上犯于脑,壅塞脑络,导致脑络痹阻,发生中风。
脾为后天之本,亦为生痰之源,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醇酒,积燥生热,灼液为痰,或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蕴日久则化热生风,夹痰、瘀、热上壅脑络,脑络痹阻,从而发病。诚如张山雷《中风斠诠》所说:“以宝贵家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
肾为脉之根,肾属水、藏精,肝属木、藏血,精血互生。若素体虚弱,精血不足,或思虑操劳过度,耗伤阴精津血,导致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阳亢化火,火热炼液成痰,煎血成瘀,痰瘀热互结;或肾虚鼓动无力,血行不畅,因虚而瘀。痰瘀上壅脑络,脑络痹阻,从而发病。
脏腑大病久病,日久不愈,痰瘀内生,流窜经脉,随脉上犯,壅塞脑络,导致脑络痹阻(脑塞栓),亦可发生中风。
《素问》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卷,缩卷则脉绌急”。气候剧变,调摄失当,冒受寒气,血脉收涩,亦可诱发本病。
本病因脑络痹阻,髓海失养,故脑髓病变区域色泽苍白,部分皮层可显示不同程度淤血,病变脑髓变性坏死。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因脑为气街、诸经络之总汇,痰瘀壅塞于脑,常导致诸脏腑经脉失调,产生相应证候。痰瘀互结,日久可酿毒化热,毒热损伤脑髓脑络,则病情加重。水血相关,血不利则为水,发病后因血脉闭阻,常可导致津液停滞,出现脑水肿,形成颅脑水瘀互结、内闭外脱的病理状态,危及生命。
【治疗思路】
张师认为治疗以通脉舒络为核心,常用桃仁、红花、丹参、地龙、赤芍。急性期虽有本虚,但以标实为关键,治疗以活血通脉为主。轻证是中经络,治疗以活血化痰、熄风通络为主。重证系中脏腑,要辨闭与脱,闭证先当开闭,脱证先当固脱,待神醒、气复之后,再辨证施治。恢复期虚实夹杂当视其虚实所在,灵活运用活血通脉法。并在祖传经验方的基础上,精选药味,制订了清肝通络汤、清脑通络汤、通脉舒络汤。
【辨证论治】
(1)肝热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肝活血、滋阴潜阳。
方药:清肝通络汤或清脑通络汤、脑清通汤加减。此三方是张师经验方,清肝通络汤以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夏枯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以丹参、赤芍、川芎、山楂、当归、郁金活血通脉,山茱萸养阴。清脑通络汤以草决明、磁石、菊花平肝潜阳,川芎、赤芍、山楂、丹参、葛根、地龙、豨莶草通脉,川牛膝活血且引血下行。脑清通方以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菊花、夏枯草清泄肝热,丹参、赤芍、当归、川芎凉血养血、活血化瘀,郁金凉肝开窍、理气化瘀,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山楂活血化瘀、降浊。大便干结可加大黄,气虚者加黄芪,兼痰热者加竹沥。
(2)痰瘀阻窍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养血活血、通络开窍。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以秦艽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祛风散邪;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养血活血,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既可助生化之源,又可杜生痰之源。黄芩、石膏、生地凉血清热,以防风邪化热。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去地黄,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等祛风痰、通经络。无内热者去石膏、黄芩。
(3)痰热腑实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以胆南星、全瓜蒌清化痰热;生大黄、芒硝通腑导滞。如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痰热减,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转。对于硝黄的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g左右,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以免伤正。腑气通后应予清化痰热、活血通络,常用胆南星、全瓜蒌清热化痰,丹参、赤芍、鸡血藤活血通络。头晕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舌质红而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兼阴虚,可加鲜生地、沙参、麦冬、玄参、茯苓、夜交藤等育阴安神之品,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于涤除痰热。
(4)气虚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 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通脉舒络汤加减。本方是张师经验方,以生黄芪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丹参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川芎、红花助丹参活血祛瘀;桂枝、地龙通经活络。半身不遂较重者加桑枝、穿山甲、水蛭活血通络、祛瘀生新;言语不利甚者加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仁、防己淡渗利湿,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术、山药以健脾渗湿。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熄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本方是治温病热伤肝肾之阴的阴虚动风证,因有较强滋阴作用,故张师以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动风证。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滋阴柔肝;龟板、鳖甲滋阴潜阳;五味子、炙甘草酸甘化阴,以加强滋阴熄风之功。如偏瘫较重者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桑枝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地鳖等以活血祛瘀;语言不利甚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开窍。
(6)颅脑水瘀
证候:头胀痛、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或神志昏迷、目睛固定呆滞,呕吐,半身不遂。严重者则手足握固或手撒肢冷,汗出不止,二便秘结或失禁,脉微欲绝。
治法:活血化瘀,利水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利水汤加减。本方是张师的经验方,以麝香通窍活血,通阴达阳;川芎行气活血,增强麝香开窍之功;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丹参养血活血;水蛭活血化瘀,且熄风止痉;茯苓、白茅根利水消肿,减轻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川牛膝滋补肝肾以固本,活血通络、引水血下行以治其标;葱白、黄酒辛散,既能活血通脉、通达阴阳,又能引药上达病所。如缺麝香,用郁金、白芷代替,痰涎壅盛加竹沥、胆南星、天竺黄化痰开窍,血压高加磁石、钩藤、天麻潜阳降压。手足握固或手撒肢冷、汗出不止、脉微欲绝,是气阴外脱,当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待气回神醒后,依据证候辨证施治。
(7)肾虚血瘀
证候:音喑失语,心悸口干,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舌质红或黯红,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活血化瘀。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以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温补肾阳,熟附子、肉桂补肾阳且吸纳浮阳,麦冬、石斛、五味子滋阴敛液,石菖蒲、远志、云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大枣、生姜、薄荷调和营卫。加丹参、川牛膝、桃仁、红花、水蛭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加桑寄生补肝肾通经络,阴虚明显去肉桂、附子,加生地黄、玄参滋阴清虚热。
【医案精选】
案1:张某,女,67岁,1974年1月11日初诊。患者于1月10日晚突然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呕吐腹泻。刻诊:180/110mmHg,素有头昏胸闷,舌黯、苔薄黄,脉沉弦。此乃年高体虚,肾亏风动,肝强胃弱所致,治当以抑肝平木、益肾固本、化瘀通络为法。方药:菊花12g、钩藤12g、决明子30g、丹参18g、三七3g(冲服)、川牛膝12g、僵蚕10g、葛根10g、地龙12g、白芍12g、桑枝30g、生地黄10g、竹茹10g,3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服3剂后头已不痛,左半身已能活动,手能摸床,脚能站立,腿能移步,吐字清晰,唯觉迷蒙、项强、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药已中病,原方加橘红10g、石菖蒲10g,以化痰开窍醒神。续服3剂,精神好,饮食可,能端碗进食,可梳头,能缓行,血压170/104mmHg,舌脉同前,原方续服。
按:患者年事已高,已逾八七,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血脉涩滞,肝阳亢盛化风,风阳夹瘀血上壅脑络,脑络瘀阻,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血不利则为水,水停成痰,加之肝阳亢盛犯胃,胃失和降,从而呕吐、腹泻。故治以生地黄、白芍滋补肝肾之阴,菊花、钩藤、草决明平肝潜阳、清肝熄风,三七、丹参、葛根活血化瘀,僵蚕、竹茹化痰,且竹茹和胃降逆止呕,地龙化痰通络,桑枝通络。如此,阴旺阳潜,内风得熄,脉络通畅,痰湿得消,病可痊愈。
案2:刘某,男,47岁,陕西乾县人,2005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两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肢无力,后又逐渐出现左上肢无力,并伴有麻木感,血压正常,头颅CT示脑梗死。刻诊: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麻木,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略弦。左侧上下肢浅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IV级,双跟膝反射减弱,左霍夫曼征(+),左巴宾斯基征(+)。诊为中风。拟清肝活血为法,用脑清通汤化裁:天麻10g、决明子15g、菊花12g、豨莶草15g、川芎10g、地龙10g、桂枝6g、赤芍10g、红花6g、桑寄生15g、路路通15g、生山楂15g、伸筋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10剂后,左下肢无力较前明显好转,行走有力。惟站立较久后左膝发软,偶于颠簸时觉头痛。舌质暗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细。药已获效,治法不变。前方加黄芪30g、僵蚕10g,再服10剂,诸症消失。
按:《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该患者年过四旬,阴气日衰,肾精不足,肾水不能涵养肝木,一则阴不敛阳,肝阳上亢,阳化风动,内风挟痰上蒙元神;二则阴虚生内热,热灼津为痰,痰热内炽,最终导致风、火、痰、瘀等毒邪阻滞脑络,郁闭神机,蒙蔽清窍,神机失用,发为本证。治宜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清火熄风、活血化瘀,以天麻养肝血、育肝阴、抑胆气、熄内风;决明子清肝火、疏风热、去瘀滞、益肾水、开目窍;菊花辛凉苦甘,可升可降,宣扬疏泄而达于巅顶,收摄虚阳而归于肝肾,能清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摄虚阳之上浮。赤芍泻肝火,解炽热、凉血热,且善下气,入血分,散恶血、行血滞、通血脉;红花活血通经,和血止痛;川芎行气开郁,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止疼痛;地龙去热邪、泄肝火、解火郁,为凉血清热佳品,且善行走窜,走血分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生山楂酸温,走血分,善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能消血块、行瘀滞、化痞气,通脉络。豨莶草走窜开泄,调血脉、通经络、利关节。路路通善于通行,活血脉、通经络、止疼痛。伸筋草辛温善行,走而不守,舒筋骨,通经络。桑寄生补肝肾、通经络、强筋骨、益血脉、利关节。桂枝善于通心阳、暖脾胃、煦肝血、行气血、通经络。如此相伍,则肝肾得补,精足血旺,气血温和,脉络畅利。
案3:王某,男,63岁,社员,1975年7月5日初诊。患者于1975年6月28日,突觉头昏、脸烧,肢体沉重困麻,行动不便,后渐舌强语謇、口眼歪斜,并右半身不遂,急送某职工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用氨茶碱、维生素B 6、脉通等治疗,效果不著。刻诊:除上述主证外,尚有肢体浮肿,脉弦沉细,舌黯紫,苔薄白,舌下静脉曲张。辨证:风中经络,血瘀气滞,痰涎阻窍。治法:行气活血,息风通络,兼以化痰。方药:首用头针、体针,并配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化裁:黄芪30g、丹参30g、赤芍9g、地龙9g、桃仁9g、红花9g、僵蚕9g、川牛膝15g、钩藤9g、天麻9g、丝瓜络9g、菖蒲9g、云茯苓12g、山楂15g、当归9g,每日1剂,水煎2次合匀,分早晚服。服3剂后即有效,加胆南星9g,竹沥1瓶(20ml),以加强化痰通络之功,9剂后肢体已能运动,全身感觉有力,能挽扶下地活动,仍用上方稍有加减,每日1剂(并配合针刺),至7月28日能单独行走,语言清楚,意识无任何障碍,记忆力同前。后仍用上方略加益肾强骨之品,以巩固疗效。后全部恢复正常,能参加家务劳动。
按:患者年过六十,气阴已虚,以致血脉瘀滞,瘀阻脑络,发为中风。但神志清楚,以半身不遂为主,故是中经络之证。因风痰留窜经络,经脉痹阻,血瘀气滞,经髓不通,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故肢体偏废不用。治以针、药相配,以达行气活血、息风通络、化痰开窍之功,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加丹参、当归、川牛膝活血化瘀之品,天麻、石菖蒲、南星、竹沥祛风化痰、开窍通络。法药与病机合拍,故较快而愈,且无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