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神经心理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是根据某些原则和目的而设计的一些作业,经受心理测量学考验,并制定参照解释的标准的数量化系统,用于测量个体的脑功能。神经心理测验大致可分为单项测验和成套测验两类。所谓单项测验是指测验形式单一,测量目标也比较局限;成套测验则是由多个单项测验所组成,不局限于评价某一性质的心理变化,而是作综合评价。前者只有一种项目形式,测量一种神经心理功能,如Bender格式塔测验仅测量个体的空间能力。后者项目形式多样,能比较全面地测量多种神经心理功能,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有些测验起初不是为评价神经心理功能而编制,但可作神经心理测验用,如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广泛成就测验等。某些人格测验和情绪评定量表也用于评价神经心理功能。

一、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最初系W. C. Halstead设计,后与R. M. Reitan合作并加以发展而成为现在的成人、少年、幼儿用三套测验,合称H. 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NB,简称HRB或HR)。Halstead根据他的生物智力理论编制此测验,在1947年曾选用了27个实验性测验。通过与Reitan的合作,发现有一些测验在区别正常和脑病损时不敏感,便加以淘汰。现在一般用10个分测验。有些实验室根据各自的经验在这些通用分测验上有增减。我国于1980年代引进此测验,龚耀先及解亚宁等主持全国协作,于1985年、1986年和1990年对三套测验作了修订。

1. HR成人神经心理成套测验中国修订本[HRB(A)-RC]

该测验包含6个分测验和4项检查,还可以同智力测验、记忆测验和人格测验等联用,主要用于评估15岁以上成人的神经心理功能和鉴别脑损害。具体内容包括:①范畴测验:测量概念形成、抽象和综合能力;②触摸操作测验:测量触觉分辨、运动觉、上肢协调能力、手的动作以及空间记忆能力;③音乐节律测验:测量警觉性、持久注意、分辨非言语的听知觉和不同节律顺序的能力;④语音知觉测验:测量持久注意、听与视觉综合、听分辨的能力;⑤手指敲击测验:测量双手的精细动作和速度;⑥连线测验:测量运动速度、视扫描、视觉运动综合、心理灵活性、字与数系统的综合和从一系列向另一系列转换的能力;⑦握力检查:测量握力,区别用手的偏利;⑧感知觉检查:测量一侧化功能的障碍。⑨失语甄别测验:检查各种失语;⑩侧性优势检查:测定大脑半球的优势侧。

HRB成人版每个分测验有一个划界分,根据划入病理范围的分测验数可计算出损伤指数(DQ =划入异常的测验数目/测验总数,如DQ =3/7 =0. 43)。具体应用时有三种算法,7变量法采用范畴、TPT时间、TPT记形、TPT记忆、音乐节律、语言知觉和敲击测验为测验指标;9变量法在7变量法基础上,加上连线测验甲和连线测验乙两个指标;10变量法在9变量法的基础上,把范畴测验作为两项指标。当DQ>0. 3时,提示可能有脑功能损害,当DQ>0. 5时,提示肯定有脑损害。

2. HR儿童神经心理成套测验中国修订本[HRB(C)-RC]

Reitan于1951年至1953年间将成人本试用于15岁以下受试,发现只要将有些分测验作些改变,测验使用可延伸至9岁儿童,于1954年制成本测验。HRB儿童版测验内容和实施方法与成人版相同,所做的改变主要是将其中4个分测验内容简化、降低难度,具体改动包括:①范畴测验:删除了难度较大的图片,图片总数由155张减至107张;②触摸操作测验:将成人的10块形板减为6块形板;③语言知觉测验:反应选择词单每组字或字对数减少四分之一;④连线测验:甲式25个数字减至15个数字,乙式由15对数字-字母减为8对。在手指敲击测验中用计算器代替敲击器,提供均数常模和T分常模,不计算损害指数。

3. HR幼儿神经心理成套测验中国修订本[HRB(Y)-RC]

1955年Reitan在Indiana大学医学中心将儿童用的成套测验在用于9岁以下儿童时发现,将部分分测验加以修改后,此测验仍有效,于是又制成一套可用于5~8岁儿童的测验。修改之处包括:①范畴测验中用四种颜色(红、蓝、黄、绿)代替四个数字(1、2、3、4);②用色形测验和渐进图形测验代替连线测验A和连线测验B。增加了三个幼儿特有的测验:①图形配对测验按相似性配对,测定分析综合能力;②V形配对和图形配对测验,测量视觉-空间关系能力;③靶测验:测量视觉-空间形象的再生能力。幼儿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的常模,一般不采用划界分和损伤指数的方式,而是采用正常组及各种脑病组各项分测验的均数及标准差。

二、成套记忆测验

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成套记忆测验有几套,1980年龚耀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1986年许淑莲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2002年程灶火编制了一套多维记忆评估量表,这些量表通常多用于神经心理研究。

1.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本(WMS-RC)

D. Wechsler(1945)编甲式,C. P. Stone(1946)编乙式,各含7个分测验:个人经历、数字顺序关系、逻辑(理解)记忆、顺背和倒背景数字、视觉再生和联想学习等。龚耀先等(1980)修订了本测验,增改了测验内容,改变了记分系统,仍分甲乙平行本。修订本内容包括:①长时记忆包括3个分测验:个人经历、时空定向、数字顺序关系;②短时记忆包括6个分测验: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触摸测验、理解记忆;③瞬时记忆:顺背和倒背数目。

记分系统:仿Wechsler的离差智商计算方法,将各分测验的原始分换算成量表分(均数取10,标准差取3),再将各年龄组的总分换算成标准分(均数取100,标准数取15),即离差记忆商数(MQ),均制成换算表备用。因此只要得到某受试者的原始分便可从相应年龄组的换算表内查出MQ值。

2.多维记忆评估量表(MMAS)

MMAS由程灶火在龚耀先教授悉心指导下编制的,该项工作始于1998年,完成于2002年。MMAS是根据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编制的,包括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和日常生活记忆三方面内容。

外显记忆包括记忆广度、自由回忆、再认记忆和联想学习四种形式,共12个分测验,内隐记忆包括自由组词测量语义启动效应,残图命名测量知觉启动效应。日常生活记忆包括三方面内容:定向能力、时事与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遗忘现象。

MMAS共有17个分测验,分基本测验(12个分测验)和备选测验(5个分测验)两部分。基本测验是计算总记忆商和指数分均必备的测验,一般临床应用也只做基本测验。备选测验是供研究者选用,或供特殊人群选用,如有听力障碍可用人-名配对代替汉词配对。结果分析指标包括总记忆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和日常生活记忆,外显记忆含5个亚成分,最底层分测验分。同时也根据12个基本测验计算一些基本指数和附加指数,如听觉记忆与视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