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3 昏迷的急症治疗
7.3.1 治疗原则和目的
首诊医生首先要进行初步的急症治疗,防止脑功能和生命体征的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的复苏治疗奠定基础。
7.3.2 昏迷的急症诊疗程序
7.3.2.1 维持呼吸功能
在急救现场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和头部正确位置,常用的措施有松解衣领、去枕平卧,托颈后仰,这可暂时改善呼吸不畅。对浅昏迷者可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减少气管滞留物。紧急状况下可用口对口吹气法和仰卧位压胸法维持呼吸,也可行环甲膜穿刺。如有条件可行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法,进行人工挤捏呼吸囊或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在于尽快给氧,改善缺氧状态,为后续抢救和挽救生命创造条件。
7.3.2.2 及早建立静脉通道
旨在保持患者的血容量、血压和心输出量的正常水平,保证脑部血供。
(1)留取血标本:
及时送检,进一步了解昏迷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及有关病因。
(2)维持循环功能: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积极抗休克治疗。
(3)保证急症治疗药的使用:
如用利尿、脱水、强心、升压及呼吸兴奋剂等急症治疗药。
(4)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7.3.2.3 迅速止血
如果由外伤导致昏迷,应迅速止血。脊柱外伤者要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要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保持头部中间位,禁止弯曲转动患者的身体和转动头部,防止脊髓的进一步损伤而危及生命。
7.3.2.4 保护脑功能
昏迷者常见的循环障碍为低血压和脑血流灌注不足,阻止或减轻脑水肿是昏迷抢救成功的关键。脑保护剂、脑细胞活化与脑代谢改善药的应用,在于改善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应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予以选用。
(1)扩容补液:
可用胶体性液体如白蛋白、冻干血浆、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
(2)升压药:
常用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维持血压。
(3)改善脑代谢:
1)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和细胞色素C15~30mg、胰岛素4~8U溶于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1次/日。
2)γ氨基丁酸1~4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静滴,1次/日。
3)肌苷200~400mg肌注,1~2次/日。
4)谷氨酸钠24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日。
(4)苏醒剂:
以激活和兴奋丘脑下部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治疗为主。常用纳洛酮、甲氯芬酯、乙胺硫脲和醒脑静等药。
1)甲氯芬酯(氯酯醒)250mg肌注,或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
2)乙胺硫脲(克脑迷)1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静滴,1次/日。
3)胞磷胆碱0.2g肌注,或0.25~0.5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1次/日。
4)利他灵20~40mg肌注,或加入50%葡萄糖液40ml,静注,1~2次/日。
5)咖啡因0.25g肌注,3次/日。
6)对于抗胆碱能作用很强的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所致意识障碍,可静脉缓慢推注毒扁豆碱1~2mg。
(5)降低颅内压:
1)脱水和利尿药:
常用的高渗药有甘露醇、甘油、高渗葡萄糖液和尿素。利尿药有速尿和利尿酸钠。可根据高颅内压状况常单独、交替或合用。
2)皮质激素:
能降低颅内压,活化钾钠泵,改善和保护脑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CSF生成,常用地塞米松。
3)过度换气:
可用机械呼吸人为地增加患者的肺通气量,以正负压过度通气效果较好,约半分钟后颅内压即可下降,5分钟后可稳定在较低水平。
4)控制性脑室引流:
通过脑室引流管的开闭调节颅内压。
5)低温治疗:
常用头部冰帽降温为主,结合体表大血管放置冰袋。降低脑的耗氧量和代谢率,控制脑水肿。
7.3.2.5 清除毒物、洗胃、导尿
因中毒昏迷者,在急症治疗现场应及时清除可疑毒物,如更换农药污染衣服,清洁皮肤,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损害。对从口摄入的中毒物质,应及时清洗胃肠,尽量减少毒物吸收。同时应及时导尿,避免尿潴留。
7.3.2.6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应根据血气分析,钾、钠、氯等辅助检查结果,尽快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7.3.2.7 其他对症处理
如控制抽搐、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维持营养。每隔2小时给患者翻身1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留置导尿管,防止呼吸道和尿道感染和压疮。高热者在积极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7℃左右。治疗酒中毒所致意识障碍可用氟哌啶醇,尤宜用于需要控制兴奋躁动者,但应注意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7.3.3 病因治疗
由于昏迷的原因复杂,涉及范围广泛,应及时针对病因采用有效措施。治疗癔症性昏睡,应仔细观察,等待自行苏醒,苏醒后应作心理治疗,预防复发。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