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3 心理危机干预
3.13.1 心理危机的概念
每个人在其生命里程中都可能会遭遇到突发的、巨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打击、挫折、逆境或者应激事件,一旦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这种应激事件时,则会出现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被称作心理危机。所谓心理危机,就是个体在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严重疾病、亲人死亡、重要关系中断、天灾人祸等)时,无法用其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应对或解决时出现的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换句话说,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内外应激事件时出现的暂时的混乱反应,简称危机。危机,顾名思义,它预示着危险;同时也预示着可能的机遇,如果个体得到恰当干预或帮助的话。
一般来说,出现心理危机通常需具备以下情况:
(1)重大创伤事件:
存在突发的对个体有重大心理影响的创伤事件。
(2)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或体征:
重大创伤事件过程中或之后出现急性情绪困扰、行为和生理方面的改变。
(3)难以应对:
个体不能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应对或应对无效。
(4)认知改变:
创伤事件的经历者通常会出现绝对化、以偏概全、揽责上身、灾难化、负性关注等认知歪曲。如认为自己或家人很倒霉,自己或家人是受害者,这个世界不公平,自己或家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其他人会伤害到自己,自己不应该活下来,这种惨相是自己导致的,都是因为自己才造成了现在的结局,全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罪该万死,未来不会好转,倒霉的事还会再来,未来只能是更加痛苦,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承受或应对等。
(5)存在痛苦或功能障碍:
有依据表明个体存在痛苦,或者个体的功能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且这种痛苦或功能的不良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改善或消失。
(6)时间限制:
一般持续数周,最多为6~8周。
危机是一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如果这种失衡状态持续的时间更长,超过了8周,则不再属于危机的范畴,应按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给予相应的诊断。如果研究严格按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和危机的定义来对危机进行归类,则可以把危机看作一种特殊的急性应激障碍。在急性应激障碍患者中,有部分患者的症状无法自发缓解,这部分患者则处于危机状态。如果不给予恰当干预,症状就会加重或持续下去。
3.13.2 创伤后的典型表现
个体经历突发的创伤事件后其临床表现可能多种多样,这些表现往往与其既往经历、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共病、日常生活作息规律、成瘾物质接触情况等等有关。但与创伤有关的常见典型反应如下:
(1)侵入性反应或闪回:
个体的创伤经历或体验反复入侵或闯入到脑海中,表现为在清醒时或者在睡梦中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忆创伤的经历、出现与创伤经历有关的想法或者画面,或者做与创伤经历有关或无关的噩梦。
(2)回避或逃避:
为了避免出现侵入性反应或闪回,个体往往采取各种措施让自己远离创伤事件,如,限制自己出门、不出门、躲开、酗酒、吸毒、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等等,强迫自己尽量避免谈论、思考、回忆、触碰到甚至梦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物或场景,将自己和创伤事件隔离开来,远离他人或外界,表现为兴趣减退或丧失。
(3)生理的警觉反应增高:
身体始终处于警觉状态,仿佛时刻在应对危险一样。表现为警觉性高,易受到惊吓或出现惊跳反应,易激惹,易爆发愤怒,入睡困难或保持睡眠困难,集中注意力困难。个体同时也可能伴有或者仅表现为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肚子痛、手脚发软、颤抖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舒服等。
(4)情绪反应:
个体的情绪反应可以非常复杂,如,感到焦虑、紧张、害怕、恐惧、悲伤、疑惑或者愤怒;也可以表现为麻木、冷漠、精神恍惚、慌乱、烦躁、激动甚至歇斯底里等。如果是孩子,则可能会觉得好奇、奇怪、不安、害怕,甚至会感到好玩、置身事外、与自己无关等。
诱发个体出现创伤反应可以是某个特定的情形、声音、地点、气味、特定人群、某个特定时刻、场合、感受、想法或者某样东西等等,这样的情况可以触发个体突然想到其所经历的创伤、丧失、变化或苦难,从而出现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
尽管个体出现的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如果个体的创伤反应持续存在或者逐渐加重,往往与个体存在功能不良性的认知和不良的应对行为有关。如,一些人对自己在灾难后出现的应激反应有担忧,认为自己会疯掉,或者自己迟早会崩溃;一些个体面对其他有同样经历却看起来比自己状况好的人,会认为自己脆弱得不堪一击,自己有毛病,或者认为自己前世一定造了什么孽才会有如此报应等。
3.13.3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干预,简称危机干预,就是综合考虑个体、事件、个体所处环境和整体生态系统的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和整合各种心理干预理论以及有循证依据的干预策略来帮助处于危机当中的求助者。
灾难事件后的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又被称作心理急救,即给有需要者提供急性的心理社会支持。心理急救是专门用来减轻灾难事件给个体、家庭或群体所带来的痛苦且增强其短期和长期功能适应能力的方法,它的立足点是现有的科学研究的结果,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灾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一套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恰当的干预,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或罹患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如,酗酒,吸毒,出现行为或性格改变,有自杀自伤行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他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等,这就是危险。如果在早期向个体、家庭或群体提供危机干预,就可以帮助其有效应对或处理所出现的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层面的症状或体征,就能够减轻或缓解其痛苦水平,减轻症状或体征的严重程度、出现频率,促进或改善其功能水平,甚至能够预防个体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或降低其罹患精神障碍的概率。也就是说,危机干预运用得当,不但可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帮助个体学会新的应对技巧,恢复心理平衡,使其功能水平恢复至危机发生之前的状态,甚至超过危机发生前的水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危机也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孕育着心理成长改变的机遇。
3.13.4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那些经历对个体而言的重大创伤事件并因此出现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方面的症状或体征,而且这些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明显减轻或者有迹象表明这些表现会继续存在,并因此感到痛苦或功能受到不良影响的个体。对于那些创伤事件发生前就已经有某种精神障碍的个体,或者曾经经历过创伤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危机,更应成为危机干预的对象。具体到群体灾难事件,危机干预的对象既可以是灾难事件的直接幸存者,也可以是为幸存者提供帮助的工作人员和援助人员。
危机干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避免过早干预可能带来的危害,即过早干预不久会破坏个体天然的康复机制,而且还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要不加区分地对经历危机事件的个体一律提供危机干预。
3.13.5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危机干预的目标就是稳定甚至缓解个体的症状或体征,使处于危机中的个体重新获得心理控制,减轻其痛苦水平或者增强其对痛苦的承受程度,改善其功能,甚至促使其功能至少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功能水平。
3.13.6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具备的特征
鉴于危机事件突发的性质以及危机状态的复杂性、多变性和时限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个合格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能够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成长,个性当中独立自主、积极乐观、自信、坚毅、诚实、敢于直面困难或失误、勇于承担责任、努力但不追求完美的品格所占比重高。换句话说,那些太过年轻缺乏生活体验的人,那些依赖性强、倾向于消极悲观、厌世、愤世嫉俗、缺乏自信、懦弱、虚伪、遇事喜欢逃避、喜欢推卸责任、不愿付诸努力以及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危机干预工作者。
一个合格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具备恰当的人际沟通交流技巧和相应的专业素养。说话态度温和、礼貌、不唐突,语速语调适中,言语表达清晰、简单易懂,不用术语;交流时给人以平等、镇定、负责任和有能力的感觉;在言语和非言语中传递出对来访者的关心、尊重;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适时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询问时礼貌婉转,能够从简单没有压力或不敏感的谈话开始,然后再切入关键问题。掌握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关键知识、理论和技能,会倾听、聚焦、恰当地提问、总结、共情和引导,具备心理状态评估分析诊断的能力,具备依据来访者情况和自身专业特长做出恰当判断、恰当提供心理干预、向资深专家咨询求教和适时将来访者转诊的能力。
一个合格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还需要能够迅速营造一种让人感觉可以信任、安全、放松、接纳和不评判的人际交往氛围。营造这样的氛围依靠的是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以及沉着镇静、稳定理性的处事方式。
一个合格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当充沛的体能和精力,思维和行为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有良好快速的应变能力,有自我觉察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动员能力,有良好的定向能力,有适应不同物理环境和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的能力,有接纳多元价值观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危机事件中履行好其危机干预的职责。
3.13.7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可以分为日常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和突发灾难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灾难事件后提供危机干预的时机不同,危机干预技术一般也会有所不同。
3.13.7.1 日常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危机案例,危机干预工作者会在关心、倾听、澄清、理解、共情、评估、接纳和非评判的基础上,采用以下六步法开展危机干预工作:①和求助者一起确定主要问题;②确保求助者安全;③提供心理支持;④和求助者一起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⑤制定出下一步清晰明了可行的行动计划,特别是短期计划;⑥获得求助者愿意按计划行动的承诺。然后在约定的下次干预时评估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和效果。
为了确保求助者的生命安全,对于危机案例,应该为每次心理干预预留足够的时间;如果已有的日程安排有冲突,则需要灵活调整日程安排,优先处理危机案例。与此同时,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调整危机干预的频率设置,如由原来的安排调整为每周几次、甚至每日一两次的心理干预。当然,对于危机案例,可以安排其接受精神科的住院治疗服务,但不要匆忙将住院治疗作为首选。应该和求助者、其亲友一起全面分析住院治疗、院外治疗的利弊后,再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向求助者及其亲友提出住院治疗的建议或安排。
评估是危机干预的前提,并且贯穿于危机干预的始终。因为只有通过评估,才能确定求助者的危机的性质、诱发因素、具体表现、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的共病、目前存在的主要且紧急的现实问题或应激事件、可用的资源、存在的不足或障碍、目前的应对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才能让危机干预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果。求助者的目前的认知状态、情绪状态、行为反应、生理症状、自杀自伤的危险性、目前功能状态的评估也应包括在危机的评估中。
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求助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合作联盟,并能够依据求助者的能动性不同灵活地提供个体化的危机干预。如果求助者的能动性差,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可以给予指导性的心理干预或直接给出建议,但依然是在征询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给出建议,且强调合作联盟这一形式;始终能够恰当调整危机干预的步伐以适合求助者目前的状态;面对缺乏改变动机的求助者,能够恰当地运用动机访谈的技术,激发求助者改变的动机。如果求助者的能动性好,有思考行动的意愿和能力,则以合作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为主,按照危机干预的六步法引导求助者一步一步走下去,在倾听的基础上给予其心理支持,引导其找出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思考可以采取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来确保其生命安全,运用头脑风暴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在权衡每个解决办法的利弊后做出决定即做出选择,最后就选择的方法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在制定行动方案时尽可能利用其资源、支持系统,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制定出应对的方法,最后在做出承诺后结束本次干预并尽快将行动方案付诸行动。
在约定的下次干预时,再次评估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效果以及求助者的危机状态。如果求助者的危机状态已经解除,则回归到日常的心理治疗或咨询设置;如果求助者的危机状态依然存在,则继续进行上面的危机干预,直至危机的成功解除为止。
3.13.7.2 突发灾难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灾难事件后危机干预的时机一般分为急性期、早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即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数天,一般为3、4天内;早期即危机事件发生后数天到数周,一般为4天到1个月内;慢性期,即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在急性期,危机干预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解决实际需求、提高应对能力、稳定情绪以及联系和使用周围可用的资源为目标。因此,此阶段的危机干预技术是心理急救,即主要向有需要的个体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物品,提供社会和心理支持,正常化其应激反应,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心理急救的形式、时间和次数没有严格的限制,通常为一次性服务,不设定严格的框架约束。此处需要提醒的是,已有研究证实心理晤谈技术(debriefing)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对个体有危害。因此,严禁在灾后危机干预过程中采用心理晤谈技术。
在早期,危机干预以预防和处理个体将来可能出现的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为目标。因此,此阶段的危机干预技术主要为简短的心理咨询,所用技术有认知行为治疗、问题解决治疗、增加愉快活动、恢复或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或社会联系、情绪管理技术等。此阶段的心理咨询往往需要数次,与心理急救相比,往往会以约定的形式开展咨询,更正式些。
在慢性期,危机干预以处理个体已经出现的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为目标。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阶段的干预已不能被称作心理危机干预,而应称作心理治疗。此阶段的心理干预应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诊断,给予相应的有循证依据的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问题解决治疗、人际关系治疗、辩证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动力学治疗等;必要时需给予药物治疗或联合治疗。与急性期和早期的危机干预相比,慢性期的心理治疗更加正式,往往为约定好的、每次有时间限制且持续更长时间的连续心理治疗。
下面简要介绍灾难事件后危机干预的早期和急性期技术,慢性期的干预技术见相关心理治疗书籍内容介绍。
(1)急性期的心理急救:
灾后心理急救的目标是减轻个体的情绪痛苦,提供其所需的帮助,以促进个体形成面对现实和适应现实情况的行为。因此,心理急救关注的是个体功能不良性的行为的识别,使其功能不良性行为转变成功能适应性的行为,而非去询问了解创伤经历的细节和伤害经过。
1)心理急救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
接触到灾难幸存者,为其提供实际所需的帮助。接触幸存者,与之建立联系,让更多的人知道心理急救服务机构的存在、具体位置和服务时间。合情合理且不唐突地接触幸存者的方法就是首先关注幸存者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实际所需的帮助,如给幸存者提供其赖以生存的水、食物、衣服、被服等生活物品,治疗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所需的药物,维持与外界接触所需的眼镜、拐杖、轮椅、助听器、盲杖、导盲犬等,得以栖息的安全住所,以及去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远离危险的环境等。在接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和应对的灵活性、创造性。对于接触后幸存者出现的各种不同反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知道遭受拒绝时该如何应对,能够恰当处理不合理的要求。在接触的过程中,倾听幸存者的谈话,记录所谈关键内容,合理提问和澄清,并做出恰当的回应、总结和处理;认可幸存者所付出的努力和已取得的成绩;针对幸存者合理的迫切需求和目标,给予直接明了的信息;对于不合理的需求,给出合理的引导,并就拒绝做出恰当的解释。如果存在交流障碍需要翻译才能和幸存者进行交流,特别强调的是,眼睛和身体始终以面向幸存者为主。对于不愿意诉说的幸存者,能够尊重其意愿,留意和适时地满足其迫切需求,或者安静陪伴使其有安全感,或者嘱咐其身边的人对其加强照看,并在其需要时给予帮助。
2)在心理急救的过程中重要信息的收集:
因为收集信息是有效开展心理急救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心理急救水平和方法的基础。在心理急救的开始和实施过程中,均需收集信息,以确保能够根据幸存者的现状和针对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灵活地调整心理干预的方法。
3)需要收集记录的主要信息内容:
①经历的灾难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当时是否亲自经历、是否受伤、是否目睹其他人受伤或死亡、与受伤者或死亡者的关系远近、当时的恐惧程度;在此阶段收集此类信息时注意不要涉及创伤细节。②是否有亲人去世在灾难中去世,去世者与幸存者的关系亲疏程度。③是否与亲人分离,对亲人安危的担忧程度。④现有的躯体疾病、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治疗需求及服药情况。⑤家庭财产、个人财产、事业、学业、金钱、宠物、人际关系或其他损失。⑥有无自责、内疚或羞愧感,以及有这样感受的具体理由。⑦有无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念头、计划或行为。⑧对当前的处境或未来担忧的内容和程度,及社会支持的可及性。⑨酒精、药物或毒品的使用史和严重程度,目前使用的量、频率和严重程度。⑩有无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既往史,并给出简要描述。 有无创伤既往史和亲人去世既往史,并给出简要描述。 灾难是否导致其他重要事情的中断,并给出简要描述。 后日常的饮食作息规律。信息收集记录在考虑兼顾差异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最好有固定统一的格式,以确保信息收集的一致性,为进一步研究心理急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心理急救需要关注幸存者目前的迫切需求:
需要引导幸存者找出其目前存在的各种需求;然后把各种需求列出来,并根据紧迫程度将它们排序;然后引导幸存者关注其最迫切的需求,并把这一需求具体化;针对最迫切的需求制订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按制定的行动计划行动起来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心理急救强调的是给予有需要的幸存者切实可行的帮助,或者引导他们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来获得切实可行的帮助或自己迫切需求的满足。
5)在心理急救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正常化技术:
正常化就是认可个体在此异常应激下出现的各种异乎寻常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是自然而然的,引导其认识到这是人体面对异常刺激会出现的正常反应,而这种反应不可能马上消失,其消退需要时间。正常化的目的是促使个体对其目前的状况有合理而非不恰当的理解,从而能够情绪相对稳定地应对现实状况。
6)心理健康教育:
无论在心理危机干预,还是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根据幸存者的理解能力、年龄段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要采取的干预措施、当事人自己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一干预措施大体的效果如何等方面给予个体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个体对其状况的理解,并引导个体对危机干预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个体了解与自身状况有关的心理危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自身的危机状况,从而能够重新获得方向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对于那些经历重大创伤且在创伤中有重大丧失的人(失去亲人或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来说,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健康教育让其认识到他所出现的那些反应,如闪回、回避、认知、情绪、生理反应,其实是正常的,是人体面对灾难这一异常事件所出现的正常反应。出现这些反应其实是在提醒自己认识到此灾难有多严重,必然会让自己感到痛苦或者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如此严重的灾难引发的反应当然不会马上消失,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一个月,但反应强烈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在这段时间,偶然听到、看到、闻到甚至触摸到某个东西或场景时,这些反应通常会再次马上出现,也可能伴随着灾难回忆。如果体验到的这些反应持续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且继续感到痛苦或者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或人际交往,则需要考虑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精神科治疗。
7)正性强化:
是心理危机干预不可或缺的成分。通过关注幸存者在此种异常情况下仍然做出的积极正性的方面,如他们在自我照料、帮助他人、合理安排事情方面所做的努力等,引导他们看到即使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而推动其更有动力、更有有自信去继续进行自我帮助。以下一些做法有助于人们应对灾难反应,减轻与灾难有关的紧张不安、压抑和痛苦:①与人交谈、交往,寻求帮助或向人提供帮助。②尽可能保证足够的休息、营养和锻炼,尽可能使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饮食和锻炼。③转移注意力,适度规律地做一些运动或让自己愉快的活动,从事自己爱好的事情或阅读,如用热水洗脚、喝杯热茶、收拾屋子和周围环境、快走、记日记、跑步、唱歌、跳舞、按摩、做操、练习瑜伽、打太极、下棋、打球等等。④适度地参加灾后救援、重建等相关工作。⑤回顾以前在类似情况下对自己应对灾难有帮助且没有带来其他不良影响的方法,并使用它。⑥自己对自己说一些自我宽慰、安慰、激励的话,或者在脑海中对自己这样说,或者将这类话语写下来自我激励。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发现幸存者的这些方面,加以放大或强化,以促进其继续开展这些适应性的行为。
8)需要关注和改变幸存者的功能不良性的应对行为:
如过分逃避,待在家里不与人接触,长时间独自待着或躺着,酗酒,经常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毒品,沉溺于电视或网络,沉溺于游戏赌博,害怕夜深人静的痛苦而不让自己按时入睡,过度投入工作或过度照顾他人而忽略自我,过度自责或责备他人,危险的性行为,开快车,从事其他危险事情,暴饮暴食,疯狂花钱或花钱无节制,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等等。引导个体理清自己的目的,分析这样继续下去的利弊(短期内可能逃避了痛苦,中长期则只能让问题越积越多、痛苦越来越明显)、尝试改变的利弊以及怎样做才能够逐步接近自己的目的或过自己期望的生活。同时找出自身的优势或资源,既往的成功经验,从而激发其尝试改变的动力,放弃功能不良性的行为,开始面对痛苦,结合目前主要问题和目标选定适合自己的有效应对方式,并付诸行动,建立功能适应性的行为,从而提高幸存者对自我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信,减轻痛苦感受,恢复其功能。
9)提供灾后救援相关的信息:
是心理急救的有机组成部分。尽可能获得有关目前救灾现状的清晰准确的信息和救灾进展,向幸存者提供救灾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相关服务信息,鼓励幸存者与可能的社会资源取得联系,与其他幸存者建立联系。此外,来势凶猛的灾难会一下子击垮人们的信念,即发现原来自己并不能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此时向幸存者提供一些应对灾难的信息,有助于人们恢复对自我生活的掌控感。让幸存者通过阅读这些信息了解灾难发生后人们经常出现的应激反应,知道出现这些反应时如何应对才有助于减轻痛苦、有助于适应目前的灾难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生活。
10)急救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要做的事情:
不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会有创伤;不去想象幸存者曾经经历了什么或将来会经历什么;不把幸存者的激烈反应都看作病态的或者症状;不使用诊断、障碍、疾病或其他术语来称呼幸存者的反应;不以居高临下或者施恩者的态度和幸存者交谈;不过分关注他们的虚弱、无助、过错或残疾;不要假设每个幸存者都愿意向人诉说其遭遇;不主动询问灾难细节;不根据自我猜测就提供自己想当然但实际并不确定的信息,对于自己确实不清楚而幸存者又需要的信息,危机干预者需要先了解确切的信息后再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有需要的幸存者;不要提供前后矛盾的信息;不要做出不切实际的保证或虚假承诺,尤其是不要“夸海口”;不要言行不一致。
(2)早期的简短心理咨询:
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给予简短的认知行为治疗、问题解决治疗,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教授情绪管理技术或者安排愉快活动。研究和实际经验发现,如果个体具备如下一些品质往往有利于其应对突发的灾难,帮助其渡过逆境: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有正性、积极的信念;对未来始终抱有一定的希望;认识到眼前的困难、艰难、失控只是暂时的,通过努力、坚持和时间的积累依然可以发现生活还是可以预测和把控的;相信只要努力、坚持下去,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甚至会逐步变好,这不可能瞬间实现,需要时间;相信政府、社会和大家会一起努力渡过难关,自己并非孤军奋战;有可用的人力、物力或财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简短的心理咨询逐步发现和强化个体的上述品质,促进其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及功能的恢复。
经历灾难、挫折或困难很容易激活个体对自我的负性认知,即负性的信念得以激活,从而出现功能不良性的认知,引发个体出现情绪、行为和生理方面的症状。此时,针对具体情况下个体出现的负性自动化思维开展简短的认知行为治疗,引导其针对此情景找出更合理的、更有功能的替代思维,从而改善其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通过识别和挑战功能不良性的自动化思维,就可以让个体掌握调节情绪、改变行为、减轻生理症状的方法,从而增加个体对生活的掌握感和心理的平衡感。对于个体在灾后出现的自责、责备他人、愤怒、内疚、郁闷、焦虑、逃避或过度投入等反应,均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来解决,找出与改变具体情形下个体的负性不合理的认知,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
1)简短的问题解决治疗:
就是引导个体找出目前迫切需要处理的具体困难或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分析每种方法的利弊,选择利大弊小的方法,然后就如何落实所选择的方法考虑并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在咨询结束后将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以验证其结果。下次咨询时回顾行动计划,并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然后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与个体一起确定咨询的方向和主要议题。
2)建立或恢复社会支持系统:
就是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社会活动,促进社会交往。即多与家属、亲友、同事、邻居或其他人接触和联系,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尽快和失散的亲人、朋友或熟人取得联系,利用现有条件组建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或网络,组建或参加各种有益的灾后康复活动或组织,参加灾前已有的组织或活动,或者参加需要多人一起努力完成的任务或活动,由此减少孤独感和隔离感。对于孩子,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做游戏、学习、读书、画画、唱歌、跳舞等。在社会联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社会支持,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精神上的支持,均有助于平复情绪、应对灾难和恢复功能;还可以给予他人心理支持、给别人提供切实的帮助或为别人做具体的事情,就会感到自己有用、有帮助、有价值、有人需要自己,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能够据此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增强自信;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情感联系和交往,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自己将来需要时能够找到所需的帮助;社会支持系统还有助于信息的分享沟通,通过交往了解其他人面对灾难所出现的反应,才能够正常化自己的情绪反应、平复自己的情绪反应,也可以从别人处获得应对灾难所需的其他信息和方法,以及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应激反应和经验。
一些个体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寻求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比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认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为寻求帮助感到不好意思或认为寻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认为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很多人比自己情况紧急,自己不应该为其他人增加负担;担心给其他人增添麻烦或成为别人的累赘或负担;害怕在寻求帮助时自己紧张得失控,或做出其他不恰当的事情;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求帮助;认为其他人帮不到自己;认为其他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人会真正帮助自己;认为自己的经历与别人不同,没有人会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曾寻求过帮助,但未得到帮助或被拒绝,因此对寻求帮助失望等等。针对这些不愿意寻求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幸存者,可以一起探讨继续因为上述因素不去寻求帮助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利弊,试着去尝试又有什么利弊,引导其发现只有尝试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才能有机会发现实际情况是否和其预期的一样,从而愿意迈出第一步。当然,对于那些确实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的个体,需要通过角色演练、逐步与人接触提高其人际交往技能。
3)情绪管理技术:
是危机干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情绪崩溃或精神紊乱的个体通常的表现如下:①目光呆滞、空洞且无方向感;②对问话或要求无反应;③有定向障碍;④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歇斯底里地哭喊、团缩成一团或蜷缩在角落里;⑤无法控制的摇晃、颤抖、哆嗦、憋气等;⑥行为狂乱、漫无目的地搜索;⑦激动焦虑、紧张不安;⑧突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采取冒险行为。对于现场遇到的情绪崩溃或精神紊乱的个体,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①安排亲人或当事人熟悉的人陪伴;如果是孩子,要求孩子的父母或日常的照顾者陪伴。②保持镇定从容,给个体情绪崩溃和恢复的时间,以恢复平稳的情绪。③自己或安排人留在周围,在其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危机干预工作者。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当事人和其亲友知道一些人会出现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它会逐渐消退;但有时还会再次袭来;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灾难这一异常经历引发了人体的警报反应系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不必紧张害怕,可以跟其他人谈一谈,或者让自己去做一些眼前应当做的事情。⑤引导当事人起身活动一下身体、走走路、舒展一下四肢,并说出自身的感觉。⑥对于非常激动、不停地诉说或哭泣的幸存者,引导他用眼睛看着我们,听我们说,询问他的名字、他现在在哪里,让他看看周围都有些什么人或物并说出来,谈论现在感觉到的天气状况如何等等,引导他关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官所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将其从崩溃的情绪拉回现实中来。⑦现场教授当事人做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以平复强烈的情绪。呼吸放松训练就是和个体一起用鼻子慢慢地吸入气体,直至不能再吸入气体且看到或感到上腹部鼓起为止;然后再慢慢地用嘴呼出气体,把肺内的气体完全吐出去,感到上腹部在瘪下去。如此往复,练习10分钟,让个体学会主动放松。⑧当上述方法无效时,给予药物以稳定情绪,或者将其进行恰当转诊。
4)安排愉快活动:
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心理干预技术。灾难所带来的丧失,常常容易使人陷入悲伤、郁闷的情绪氛围之中,没有心情和动力去安排和从事愉快活动。而且在绝大多数社会,通常通过禁止任何娱乐活动来帮助幸存者面对灾难和进行追思,以帮助人们渡过哀伤反应期。如果在此种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有亲人去世的情况下,安排和从事愉快活动会让个体产生自责,甚至有深深的罪恶感。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和个体一起安排从事的具体愉快活动。当然,如果个体处于通常的哀悼活动中让其危机状况变得更加严重,则需要引导当事人看到这一点,开始采取措施减少参加此类活动,试着去安排自己规律地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放松的活动、事情或锻炼,这样逐步改善情绪,从而更有能力去应对灾难和自己的危机状态。
3.13.7.3 明确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处理
无论在日常工作中的危机干预还是在灾难情境下的危机干预,都有可能遇到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此时,需要优先处理自杀自伤、伤害他人、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幸存者的问题,特别是在灾难的现场救援中。这是因为灾难会使个体原有的疾病恶化,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障碍、物质滥用或依赖等;灾难还会导致正在治疗的患者断药;无法像平常那样按时、按计划看医生、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因此,对于明确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需要了解其精神疾病史、治疗情况、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和剂量清单,评估其目前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或进行转诊,采取综合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3.13.8 危机干预的疗程
危机干预的疗程长短因人而异,短则一两次的干预就起效,即刻的危险得以解除;长则需要经过数周乃至更长时间的连续干预。一般经4~6周的危机干预,绝大多数的危机个体会渡过危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少部分个体依然无法成功渡过危机,显示危机干预无效或起效不大。对于那些成功渡过危机状态的个体来说,部分个体经过危机干预已经获得成长,就可以结束干预,回归日常生活;部分个体需要从危机干预转入常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继续帮助其改变和成长。目前有关此部分的确切数据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李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