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夹板固定技术 Small Splint Fixation Technique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郑东
小夹板(small splint)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外固定材料。小夹板一般用厚3~5mm的柳木、椴木、杉木或竹片制成。小夹板外固定取材方便、简便易行,费用低,不需固定上下关节,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小夹板固定操作方法
小夹板外固定所采用的材料有小夹板、固定垫(棉垫或纸垫)、横带(扁布带)、绷带、棉花、胶布等。
(一)小夹板
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类型的夹板。小夹板宽度的总和,应略窄于患肢的最大周径,使每两块小夹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最常见的有超肩肱骨干夹板、前臂尺桡骨夹板、桡骨远端夹板、肱骨干夹板、胫腓骨超踝夹板、踝关节夹板等。
(二)固定垫
常用的有平垫、大头垫、坡形垫、空心垫、分骨垫等。在小夹板内的作用是防止骨折复位后再发生移位,但不可依赖固定垫对骨折段的挤压作用来代替手法复位,否则将引起压迫性溃疡或肌肉缺血性坏死等不良后果。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和移位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固定垫。其中平垫常用的有两垫、三垫及四垫固定法。
(三)小夹板固定的包扎方法
骨折复位后,垫好固定垫。将几块小夹板依次安置于骨折处四周,外用3~4根横带捆扎,松紧适度。以绷带上下活动各1cm为度。
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一)不全骨折。
(二)稳定性骨折。
(三)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较为丰富,肌拉力大,常需结合持续骨牵引。
(四)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后伤口已闭合者。
(五)陈旧性四肢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六)用石膏固定的骨折虽已愈合,但尚不坚固,为缩小固定范围,可用以代替石膏固定。
第一节 上肢夹板 Splint for Upper Extremity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固定器材(图13-1-1)
1.长木板3块
放于上臂的前、后、外三面,下达肘部,上端超过肩部。木板之上端有小孔系以布带结,以便作超关节固定。
2.短木板1块
下达肱骨内髁以上,上至腋窝部,木板的一端用脱脂棉包裹,呈蘑菇头样。
3.纸压平垫
两个。
4.其他
三角巾、布带及棉垫等。
(二)固定方法
在助手持续牵引下,术者捏住骨折部保持复位,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附近上臂的周围,然后以绷带缠绕4~5周,用胶布固定。将事先准备好的短木板放在内侧。内收型骨折,蘑菇头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外展型骨折,蘑菇头顶住腋窝部。3块长木板分别放于上臂前后外侧3面。有向前成角畸形者,在前侧木板下相当成角处放一平垫,对内收型骨折在外侧木板下相当骨折处放一平垫。先用3条布带将骨干部木板捆紧,然后用长布条穿过3块超关节木板顶端的布带环,每穿一环做一结,做环状结扎。最后用长布带套上棉垫卷,绕过对侧腋下打结,以免压迫腋窝下皮肤。术者一手捏住夹板上端,一手掌沿肱骨纵轴由肘向上轻轻叩击数次,将骨折端紧密嵌插,使骨折稳定(图13-1-2)。
图13-1-1 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夹板
A.长夹板; B.短夹板
图13-1-2 木板放置法
A.轴位固定支点; B.外展型骨折蘑菇头置于腋下; C.内收型骨折蘑菇头倾倒放置; D.固定形式,右上显示轴位布带结扎法
肱骨干骨折
(一)固定器材
1.木板4块
后及外侧各用长木板1块,内侧用短木板,前侧用中木板,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便于屈肘活动(图13-1-3)。
图13-1-3 肱骨干骨折固定夹板
A.长木板; B.中木板; C.短木板
2.纸压平垫
纸压垫的大小、形状、厚薄不能强求一律,需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及复位的程度临时选用。通常用2~3个长方形大厚纸压垫及一些小纸衬垫,大垫一般为8cm×6cm ×0.5cm。
3.其他
绷带、三角巾、布带及棉垫等。
(二)固定方法
先放纸压垫及木板。如果侧移位及成角畸形已完全矫正,可在骨折部的前、后方各放一长方形大纸垫,将上、下骨折段紧紧包围。若侧移位及内、外侧成角未能全部整复,可利用纸压垫加压逐渐矫正。侧移位不多,内、外成角不大者,可采用两点直接加压法,即远、近侧骨折端各放一个纸压垫,放置部位与移位方向相同(图13-1-4)。如近侧骨折段向内、向前,压垫就放在它的前内侧;远侧骨折段向外、向后,压垫就放在它的后外方,如侧移位较多,成角较大,为了扩大压力面积,除在上、下骨折端直接加压外,还可在远骨折段的远端放置第3个纸压垫间接加压(图13-1-5),其放置方向与下骨折端纸垫正好相反,利用纸垫三点挤压原理,使骨折端持续逐渐复位。对于粉碎骨折,碎骨片当时不能满意对位,可在主要纸垫的内面再加些小衬垫,将碎片逐步压回,但这些小纸垫不能太厚。各压垫放妥后,用胶布固定,再放置木板,用4根布带条捆紧。骨干中段骨折者,用局部夹板固定。接近关节的骨折,用超关节固定,上1/3骨折超肩关节,下1/3超肘关节。固定后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以木托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图13-1-6)。
图13-1-4 两点直接加压固定法
图13-1-5 间接加压固定法
肱骨髁上骨折
(一)固定器材(图13-1-7)
1.木板4块
前侧板上自肱骨大结节,下至肘窝部。后侧板自腋下至鹰嘴下。前后木板的下端,烤成向前弯曲弧形,且均嵌以铝钉,以往固定布带滑落。内侧直板自腋下至鹰嘴下3cm,外侧木板自肩峰至鹰嘴下3cm,内、外侧板下端各系一布带。
图13-1-6 肱骨干骨折固定法
A.中段骨折固定法; B.下段骨折固定法
图13-1-7 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夹板
A.后侧板; B.外侧板; C.内侧板; D.前侧板
2.纸垫
梯形垫2块,一块放在尺骨鹰嘴部,推骨折远端向前;另一块放在内髁部,将骨折远端向外侧挤压。塔形垫1块,放在外髁上方,将骨折近端向内推挤。小方形垫1块,放于肘窝上方,压骨折近端向后。将4块纸垫用胶布分别固定在木板远端适当位置备用。
3.其他
固定布带3条。
(二)固定方法
骨折复位满意后,在肘上部衬以纱布垫,再缠绷带3~4层,将事先准备好的木板、纸垫分别置于适当位置(图13-1-8)。用3根固定带捆好,最上方的腋下固定带应避免过紧。最后将内、外两侧木板下端的布带系紧。固定后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
图13-1-8 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法
A、B.固定示意
尺桡骨骨折
(一)固定器材
木板4块(图13-1-9),背侧板上端达鹰嘴突,下端超过腕关节1cm;掌侧板上达肘横纹,下齐腕关节;桡侧板上平桡骨头,下达桡骨茎突平面;尺侧板上齐鹰嘴突,下达第5掌骨颈部。分骨垫2个(成人长6cm,儿童长4cm),平纸压垫3~4个,绷带及布带等。
图13-1-9 尺桡骨骨折固定夹板
A.尺侧板; B.背侧板; C.掌侧板; D.桡侧板
(二)固定方法
在持续牵引下,对肿胀较重者,可将外用消肿药均匀地包缠整个前臂,然后用绷带松松缠绕3~4层。掌、背侧骨间隙各置一个分骨垫。双骨折在同一平面时,分骨垫占骨折线上、下各一半;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时,分骨垫放在两骨折线之间(图13-1-10);掌侧分骨垫放在掌长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背侧放在尺骨背面的桡侧缘。放妥后,用手指夹挤分骨垫,各用两条胶布固定,再放纸压垫。一般上及中1/3骨折的前臂掌侧面(相当骨折部),放一个小纸压垫。在前臂背侧上、下端各置一个纸压垫,上端放置部位与桡骨头平齐,下端放在腕上2cm处,施行三点挤压,维持桡、尺骨干背曲的生理曲线。此外,根据骨折部位及复位情况,酌情放置必要的小纸压垫。
图13-1-10 分骨垫放置法
A.骨折线不同平面放置法; B.骨折线同平面放置法
上1/3骨折,桡骨近段易向桡侧偏移,可在桡骨近段的桡侧放置一个小纸压垫(图13-1-11A)。中及下1/3骨折,骨折端易向掌侧及桡侧成角。除施行三点挤压外,必要时,在骨折部的桡侧再置一个小纸压垫(图13-1-11B、C)。
各小纸压垫用胶布固定后,先置掌、背侧木板,用手扶住,再放桡、尺侧板。然后,先捆中间两道布带,后捆两端的布带,注意捆绑松紧适宜。X线透视或拍片证明复位成功,肘屈90°,前臂中立位,用三角巾悬挂胸前(图13-1-12)。
图13-1-11 尺桡骨不同部位骨折纸压垫放置位置
图13-1-12 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固定后
桡骨远端骨折
(一)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
1.固定器材
(1)木板4块(图13-1-13):
掌、背侧板与前臂等宽,背侧板较掌侧板长,桡侧板较尺侧板长。
图13-1-13 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夹板
A.背侧板; B.掌侧板; C.尺侧板; D.桡侧板
(2)纸垫两个:
横挡置于骨折远段以能包绕远端的背、桡侧为度。一般长6~7cm,宽1.5~2cm,厚0.3cm,以健臂在中立位,桡、尺二骨下端背面高低之差为准。掌侧方形平垫长宽均为4cm,稍厚于背侧横挡。
2.固定方法
骨折经整复后,将横挡放于桡骨远段的背、桡两侧,以尺骨头为标志,但不要压住尺骨茎突。掌侧垫放于骨折近端的掌侧,而后放上固定木板,用3条布带捆扎。桡、背侧板应超过桡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保持骨折对位。X线透视检查,如骨折对位欠佳,或纸压垫位置不当,应及时矫正。最后,将前臂放在带柱托板上,前臂在中立位,手把圆柱,悬挂胸前(图13-1-14)。
图13-1-14 colles骨折固定法
A.固定后; B.患肢悬吊
(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smith骨折)
1.固定器材,同colles骨折。
2.固定方法 在持续牵引下,术者用左手由掌、背侧捏住骨折端,在桡骨远端的掌、背侧各置小平纸压垫1个。掌侧平垫在前,压远端向背侧;背侧平垫在后,压近端向掌侧。用手捏住纸压垫,再放掌背侧板。掌侧板下端越过腕关节以下2~3cm,防止掌屈;背侧板下端平桡骨茎突,使腕关节能背伸活动20°~30°。尺侧板置于腕关节尺骨头平面。桡侧板置于桡骨茎突以下超过关节,保持手腕向尺侧偏斜20°~25°,最后用3条布带捆扎固定。
第二节 下肢夹板 Splint for Lower Extremity
下肢夹板主要应用于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一)固定器材(图13-2-1)
1.木板5块
内、外、后侧板各1块,前侧板2块,适用于中下1/3骨折。另有活动关节的木板3块,适用于中上1/3骨折。
2.纸压垫
根据骨折对位程度及成角畸形的大小,叠成厚度不同、大小不等的塔形、梯形或平垫。
3.分骨垫
1~2个,起分骨作用。
4.其他
绷带、布带及棉垫等。
图13-2-1 胫腓骨骨干骨折固定夹板
A、B.外后侧板; C.内侧板; D.前侧板; E.上段骨折用板; F.后侧板
(二)固定方法
在持续牵引下,术者两手分骨,捏住骨折部,斜行骨折在骨折远端的前外侧(相当于胫腓骨之间)放分骨垫,并使分骨垫的上缘平骨折线,放好后以胶布固定两道。然后,在骨折部位内侧及小腿外侧的上、下两端各放一纸垫(图13-2-2A)。横断骨折达到解剖对位者,不用分骨垫(图13-2-2B);如未达到解剖对位,近骨折段一般易向内移位,可将内侧的纸压垫放在向内移位的骨折端。分骨垫放在远段断端的前外侧(图13-2-2C),迫使骨折持续复位。纸垫放好后,用胶布固定两道,再放置木板。
图13-2-2 胫腓骨干双骨折固定
A.斜行骨折; B.横断骨折解剖对位; C.横断骨折未解剖对位
根据骨折部位不同,木板有不同的放置方法:
1.上1/3部骨折 膝关节100°~140°屈曲位。内、外侧板下达内、外踝上4cm,上超过膝关节10cm。胫骨前嵴两侧放置前侧板,靠外面的前侧板正压在分骨垫上。前侧板上平胫骨内、外两踝,下达踝上4cm。后侧板的上端超过腘窝部。在股骨下端做超膝关节固定。
2.中1/3部骨折 外侧板下平外踝,上达胫骨外踝上缘。内侧板下平内踝,上达胫骨内踝上缘。后侧板下端抵于跟骨结节上缘,上达腘窝下2cm,以不妨碍膝关节屈曲90°为宜。两前侧板下达踝上,上平胫骨结节(图13-2-3)。
3.下1 /3部骨折 内、外侧板上达胫骨内、外髁平面,下平齐足底,后侧板上达腘窝下2cm,下抵跟骨结节上缘,两前侧板与中1 /3骨折相同。
图13-2-3 胫腓骨干固定法
将木板按部位放好后,用布带先捆中间两道,后捆两端,下1/3骨折的内、外侧板在足跟下方做踝关节结扎固定,上1/3骨折内、外侧板在股骨下端做超膝关节结扎固定。在木板固定时腓骨小头处应以棉垫保护,以避免木板直接压迫腓骨小头,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对患肢严重肿胀或有皮肤挫伤,不宜立即施行木板固定的不稳定性骨折,应在局部麻醉和无菌技术操作下,行跟骨牵引。
参考文献
1.赵德伟.骨科进修医生指导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唐农轩,范清宇.骨科常用诊疗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4.靳建卉,王学谦.骨科临床与相关技术操作常规.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张英泽,潘进社.临床创伤骨科学.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