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

说到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就得首先了解眼的光学性质,只有了解了眼的光学性质,才能更好地了解屈光不正矫正的原理。

一、眼屈光的光学特征

这里所说的眼屈光状态的光学特征,是指不同的眼屈光状态与透镜在成像比较的一致性。依眼的正常数据可知:正视眼的总屈光度为+58.64D。这也就是说,平行光线入眼后,在+58.64D屈折力的作用下就会成像(成焦)在视网膜上。图2-3中的E所示意的长度,就是代表正视眼的主光轴的前后轴的长度,通常认为这一长度为24mm。

图2-3 近视眼与远视眼光学性质示意图

当眼的前后轴长度发生变化时,眼的屈光力也会发生改变。眼轴变长,屈光力增大;眼轴变短,屈光力减小。

1.近视眼雷同于凸透镜

当面对近视眼像什么性质的透镜这个问题,好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近视眼像凹透镜。这种回答是以屈光矫正镜度的性质做了错误的参照所致。近视眼则是眼前后轴的长度延长,这也就表示近视眼的总的屈光力要大于+58.64D。当我们假定正视眼为平光镜时,近视眼的眼轴增长[图2-3(a)]所产生的光学效能只能是正透镜效应。倘若眼的前后径的长度增加2mm,眼的屈光力就会增加就会增加约+6.00D的屈光力。正视眼(+58.64D)可以看到无限远。而新增加的+6.00D的屈光力,恰好使眼的视中心凹与眼前约0.1667m的点建立了共轭关系。正是因为近视眼产生了正透镜效度的变化,才导致了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有限距离这样的特征,因此可以说,近视眼在光学性质上与凸透镜相雷同。

2.远视眼雷同于凹透镜

当眼的前后轴的长度变短时[图2-3(b)],眼对光的屈折力就会下降。当视线从视中心凹发出后,经过屈光系统较小的屈折力的作用,在出眼时会呈发散的状态。因此,远视眼的视中心凹在眼前是没有共轭点的。视线出眼的发散效应与凹透镜对光线的效应完全相同,应当说远视眼在光学效应上与凹透镜雷同。对于远视眼来说,屈光力相对较小,因此远视眼无法将无限远(∞)来的平行光会聚在H,而会聚在了E,这显然是受到眼对光的发散作用所致。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远视眼与凹透镜的雷同。在正常的+58.64D的基础上,缩短眼的前后轴2mm,就等于减少了约+6.00D的屈光力,眼只能发挥约+52.64D的屈光力。

3.屈光不正眼的光学特性

通过眼球的客观形态和以上叙述,笔者认为,眼的光学特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1)客观的球形状态

从形态上看,眼球是一个球体,因此,只能产生正透镜作用。平行光线的经过角膜与晶状体的屈折作用,其焦点一定要在角膜与晶状体的联合主点的后面。这是从眼球的客观形态来看。

(2)以正视眼为参照

正视眼是不需要屈光矫正的。当我们将这种不需要屈光矫正的状态视为平光镜(0.00D)时,就会发现:远视眼相对于正视眼的平光镜状态,就是一个相对性的凹透镜;而近视眼对于正视眼的平光镜状态,就应当是一个相对性的凸透镜。

从客观形态进行分析,我们得到的是眼球在屈光力方面的绝对数据。而当以正视眼为参照标准时,我们所得到的就是近视眼、远视眼在屈光力方面的相对数据。前一种分析对正确理解眼球屈光的实质——成像在视网膜这一概念有比较大的帮助,而后者对屈光矫正的原理的深入理解将会提供一个简明的理解途径。

①远视眼的光线入眼径路:图2-4(a)显示的就是光线进入远视眼的径路示意图。远视眼相对于正视眼而言是短眼,当无限远来的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后,本应在E处聚焦,但是远视眼的视网膜却是在E之前的H,因此只能在眼球视网膜后面的一点E聚焦(图中的虚线就是远视眼成焦在视网膜上的光路示意)。怎样才能使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呢?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进入眼的光线必须是集合光线(图中的实线就是能成焦在视网膜上的光路示意)。自然光源中是没有集合光线的,因此远视眼要想在自然环境中既看清楚东西,又不发生视觉疲劳,应当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生理解决途径就是拼调节力,年轻时尚可对付,一旦上了年纪视近困难、视觉疲劳都将成为生活的常态。但是,“凸透镜”为我们提供了获得集合光线的现实性。

图2-4 远视眼与近视眼的屈光示意图

②近视眼的光线入眼径路。图2-4(b)显示的就是光线进入近视眼的径路示意图。相对于正视眼而言,近视眼是长眼。当无限远来的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后,会在E处聚焦,但是近视眼的视网膜却是在E之后的M,因此入眼光线只能在眼球视网膜E聚焦(图中的虚线就是近视眼成焦在视网膜上的光路示意)后继续前行,而在视网膜处只能呈现一个“弥散光斑”效应。什么样的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呢?只能是人眼前的某一点发出的发散光进入眼的光线。自然光源都是发散光,因此近视眼尽管看远模糊,但看眼前的某一点还是清晰的,而这一点距眼的距离可以用倒数来表示:

用于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所起的作用就是使眼前的光线更大程度地“发散”,以达到将近视眼眼前有限远的这一点拓延到无限远。

二、屈光矫正的目的

说到屈光,最终要落实在矫正上。屈光矫正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屈光矫正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在此,笔者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解释性表述。需要说明的是,对这几个问题的简单表述的概念将是要贯穿在本书的有关屈光矫正的相关陈述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1.屈光矫正的目的

图2-5为近视眼远视眼屈光矫正与正视眼屈光对照图。

图2-5 近视眼、远视眼的光学矫正示意图 

(1)正视眼的光路图

从图2-5(b)可以看出,无限远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曲折,恰好成交在视网膜上(F0),F0与∞成为共轭点,因此无需矫正。

(2)近视眼的裸眼与矫正的光路

如图2-5(a)所示,近视眼眼球的前、后径变长,∞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曲折,不能成焦在视网膜上(FM),只能成焦在视网膜前相当于正视眼视网膜所在之处的F1处,FM与∞不是共轭点。因此,近视眼在看远时也就不可能有清晰的视觉。

当我们给予近视眼适当的凹透镜时,就会将∞来的平行光以一定的发散程度投向我们的眼,经眼屈光系统的曲折,恰好会聚在近视眼的视网膜上(FM)。此时,FM与∞就在凹透镜的参与下建立起了光学共轭关系。

(3)远视眼的裸眼与矫正的光路

如图2-5(c)所示,远视眼眼球的前、后径缩短,∞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曲折,不能成焦在视网膜上(FH),只能成焦在视网膜的后方——相当于正视眼视网膜所在之处的F2处,FH与∞不是共轭点。远视眼要想获得清晰的视觉就必须调动调节力,在这里可能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调节力不能将光线的会聚点从F2调节到FH,FH与∞就不能建立共轭关系,被测眼也就看不清∞的目标。

②调节力可以将光线的会聚点从F2调节到FH,但调节储备不足,被测眼尽管仍旧可以获得清晰的视觉但不能持久,而且视觉疲劳将肯定存在。

③被测眼的调节力,不但可以将光线的会聚点从F2调节到FH,而且储备充足。此时,被测眼不但可以获得清晰的视觉,而且不会出现视觉疲劳。

显然,前两种情况需要补充一定的正镜度,才能使光线的会聚点能够从F2调节到FH,并保有一定的储备。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说:屈光矫正就是要使无限远来的平行光的会聚点从视网膜之外回归到视网膜上,这就是屈光矫正方法、原则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2.镜-眼的光学中和

达到屈光矫正目的光学矫正方法的途径只有一个,这就是透镜与眼屈光力的中和。当忽略镜-眼距离时,这种光学的矫正的原理可以用下列算式予以表述:

式中,D L代表镜片的屈光力;D E代表眼的屈光力;58.64D是标准正视眼的屈光力。即镜片与眼的屈光力的代数和等于+58.64D。这也可以说:屈光矫正镜度的检测过程,就是创建人工正视眼状态的过程。

通过上面这个式子,可以这样理解屈光矫正镜片与眼的关系:当D E=+63.64D时,D L一定应当是-5.00D。这是在忽略镜-眼距离时简单形式。在实际普通眼镜屈光矫正时所使用镜-眼距离为12mm,代入下列公式,可知被测者在眼前12mm处应使用-5.32D的透镜进行矫正,实际使用透镜应为-5.25D的镜片。

同样道理,当D E=+53.64D时,D L一定应当是+5.00D。被测者在眼前12mm处应使用+4.72D的透镜进行矫正,实际使用透镜应为+4.75D的镜片。

读者通过这一段并不长的文字,应体会到屈光矫正中的一个核心原理、一种调整方法:

①核心原理:创建被测者的人工正视状态;

②调整方法:适当改变镜距,会起到镜度及放大效率的微调作用。

这两点对验光师、修理员以及取镜部的工作人员都具有一定积极的操作意义。

三、光学矫正的局限性

屈光学家普遍认为:光学矫正是对屈光不正进行处置的方法中副作用最少、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匏尔(Paul Riordan-Eva)和约翰(John P.Whitcher)在《眼科学总论》中写道:框架眼镜,这是屈光矫正的最安全的方法。我国当代眼屈光学的先行者徐广第先生则更明确地告诉我们:这种毫无痛苦立刻奏效的传统光学矫正方法,即使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尚无一种医疗效果可以与之相媲美。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光学矫正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

1.视觉需求的差异

在屈光矫正中,人眼的视觉需求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与眼的屈光、心理特征及其个性需求等因素有关。

(1)视觉需求的个性化

屈光矫正必须符合被测者的个性化视觉需求,这种需求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常见的因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屈光矫正的科学与合理 在屈光矫正中,最重要的显然是屈光矫正镜度。但是其他的相关数据(装配、戴用)也是极其重要的。笔者在此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眼镜的正常戴用状态如图2-6(a)所示。当一个人所戴用的眼镜出现前倾变形[图2-6(b)],在不予调整而戴用时间又较长时,就会在视觉上产生对这种异常前倾角的生理适应。这种异常适应就会使屈光矫正的光路处在不科学的状态,视近头位也会发生异常,对未来的屈光矫正也会带来潜在的问题。尽管这样的戴用不科学,但对于已经适应的被测者却又是合理的,这就是被测者现实的个性需求。

图2-6 前倾角比较示意图

如何解决不科学的问题呢?这就要对戴用中的眼镜经过多次适当的调整、适应,直至经过一定时间后前倾角达到正常为止。也是被测者视觉的潜在的科学需求,也是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人们在戴用眼镜时,还有一个习惯的问题。尽管屈光矫正眼镜的合理戴用镜距为12mm,但是有的人会更习惯于较小的镜距,也有人偏爱较大一些的镜距。这也是视觉心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一是要说明,二是要进行必要调整。

在这里,举上面两个实例仅想说明的是:具体的一副眼镜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屈光矫正效能。而特定的情况就是:被测者在近期戴用屈光矫正眼镜时所建立起来的心理及视觉定势。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情景。

②个人对矫正目的的认定 个人对戴用眼镜进行屈光矫正必然是要达到一个目的:提高视觉的分辨率。作为一名验光师,仅仅了解到这种程度是不够的,这可能就会导致因使用范围不当而产生戴用不适的现象。例如,最初使用老花镜的人,常常会有看电视不清楚的抱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使用范围不当的实例。因此,验光师在屈光检测中,至少要了解被测者在使用屈光矫正眼镜时,有没有特殊的需求。这是必须要了解的,并且需要给予关照的一个问题。

在屈光检测中,往往会遇到被测者主动要求降度等情况。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有两种因素。

第一种因素就是固有观念,就要戴用不太清楚的眼镜。类被测者一般认为:眼镜越清楚,屈光度变化得越快。

第二种因素就是对矫正处方来源途径的信任感。一般这种情况是由于对处方书写者及单位的思维定势所致。

以上两种因素,是造成屈光矫正在个性因素方面影响较大的因素。这种个性影响的结果,是以戴用者牺牲一定视觉清晰程度作为代价的。 

③个人对款式的心理诉求 影响个性矫正需求的另一因素,就是个人对眼镜款式的需求。这种需求最常见的是选择较为宽大的眼镜架。

图2-7(a)是选择适宜大小眼镜架时,两个镜片的主光轴针对无限远的目标则是平行的,这将获得最理想的屈光矫正效果。

图2-7 选择大眼镜架对镜片主光轴的影响及调整

当选择了较大规格的眼镜架时,两个眼镜片的主光轴将是会聚的[图2-7(b)],被测者的视线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时,是可以通过副光轴保持正确的注视方向的,但使用非光学中心时将会发生屈光度和视线的偏斜现象,这必然会给戴用者带来使用中的不舒适。虽然戴用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戴用可以适应,一旦适应这种异常的主光轴的异常情况,常常会为将来换用新的眼镜找不到最佳配适状态埋下隐忧。为了将这种隐忧降低到最低程度,就需要对眼镜进行必要的减小镜面角的调整[图2-7(c)]。

(2)人的适应能力

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对镜度的变化极其敏感,即便是±0.25D的变化都可能难以承受;但大部分人对±0.25D镜度的变化,则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反应。这就是人的知觉的敏感度。一般来说,知觉敏感度较高的人,对新眼镜的适应相对较差,所需适应的时间相对较长。而知觉敏感度较低的人,对新眼镜的适应相对较快,所需适应的时间就会相对较短,有的人甚至感受不到还有个适应的问题。

人在戴用眼镜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主观因素有:眼镜戴用经历、人的气质类型等;最常见的客观因素有:矫正镜度的偏差、应用范围失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被测者对新眼镜的适应状况。

(3)人眼的生理状态

屈光不正的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接受屈光检测?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接受怎样的屈光矫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的生理状态问题。

①关于屈光检测的条件:屈光检测,既同检测的客观条件有关,也同被测者的主观生理状态有关。这里所说的条件指的就是后者。显然,被测者接受屈光检测应在眼处于最放松的条件下进行。特别要注意学生与成年人的不同。

——关于学生屈光检测状态:在现实中,青少年因学业紧张,往往会选择寒、暑假期间进行验光与配镜。具体说,又会集中在两个时间段:放假之初、假期即将结束。那个时间段更合理呢?笔者认为:后一时间段才是最合理的。这是因为两个原因:

a.假期之初,孩子刚刚结束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无论是身体状况和视觉功能都不可能立刻脱离精神的高张力状态。

b.这一时期,孩子往往要参加一些辅导班,紧张程度尽管比平时有所降低,但是可能有些孩子生理张力还会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应当说,假期即将结束的1~2周时间是学生接受屈光检测的最佳状态。

——成人屈光检测状态:关于对成人屈光检测的状态问题,一般是没有寒暑假这个条件的。但是,成人近距高强度工作的负担要比青少年、学生要小得多,即便紧张也是暂时的事情。因此,成年人的验光与配镜并无特定的时间段,只要避开工作相对紧张的阶段就可以了。但是应当注意,尽可能在头一天睡眠良好的上午接受屈光检测,一定要避免在晚上进行验光。

②接受屈光矫正的条件:按常规观念,屈光不正者只要戴上眼镜似乎就万事大吉了。应当说,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里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有效减少戴镜者的视觉疲劳,提高其工作效率?

视觉疲劳一般是在眼的调节力负荷比较大的时候出现。而调节力难以负荷的现象又以持久的视近工作最为突出。尽管视觉疲劳并不会给人带来什么严重的足以致命的问题,但是视觉疲劳使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也会明显下降。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力与效率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主旋律。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为在高效率工作中保持最良好的工作状态提供必要的屈光学的支持。

屈光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减少持久的视近工作人对调节力的使用程度。调节是眼通过晶状体变凸来实现视近的一种生理功能,晶状体凸度越大所付出的调节力也就越大。只要我们佩戴近用眼镜,使用适当的凸透镜效应的镜度代替晶状体的变凸的程度,就会减少调节力的负荷,就可以减少视觉疲劳的发生。

例如,我们要看25cm距离的目标,对于一名正视眼来说,就需要付出4.0D的调节力。假如一个人(39岁)有6.0D调节力可以使用,在这一距离恰好使用4.0D的调节力,并把1/3的调节力作为储备,应当说恰好满足需要。倘若这个人(44岁)只有4.0D的调节力,就会发生:只要看25cm距离的目标就要发生视觉疲劳。这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正镜度补偿才能减少被测者调节力的付出。我们只要给予≤+4.00D的补偿就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生物性调节力的使用,就可以使其在高效率工作中保持最良好的工作状态。

前面我们介绍了人对屈光矫正的种种不同个性需求,面对这些个性需求,我们能遵循的一条根本原理就是:需求决定一切。具体的需求,需要具体的方法予以具体地解决,准备通过一种万应灵药的方法来处理一切眼镜的戴用问题则是不太现实的。这就是说:眼镜并不能保证可以适应所有人所有的设身处地的各种情景。必须根据被测者的状况,针对现实的人们所处的生活情景制定相应的光学矫正方案,这才是眼-视光学工作者最根本的工作原则。

2.眼镜片

前面我们就个性需求方面对屈光矫正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应当说情景性的个性需求是造成屈光矫正局限性的主体因素。那么,造成屈光矫正局限性的另一因素则是屈光矫正的客体因素,这个因素就是镜片本身。关于镜片我们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屈光矫正的局限性。

(1)像差是客观的

当前已知的任意一种镜片都存在着像差。所谓没有像差,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绝对没有像差的镜片是没有的。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种镜片像差相对较小或不太明显而已。要想戴用眼镜以后,在整个镜片的矫正视野中获得完全一样的视像效果是不现实的。周边的清晰度与像质总要比镜片的中心区域要差一些。当眼镜戴用时的镜距出现偏差时,这种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镜片在像差方面在视觉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种像差,一种是球面像差,另一种是色像差。

球面像差在视觉上的知觉反应是:镜片中心区域和镜片周边区域的像清晰度有差异。周边区域与中央区域比较,前者的正性曲折力要大一些。

色像差在视觉上的知觉反应是:注视镜片的周边视野时,会出现颜色光带效应——在物体边缘呈现一条彩色的光带。

戴镜者对这两种像差影响的陈述,一般都会以像质的情况的方式予以表达:像的清晰度不佳。这种清晰度的不佳,尽管只出现在周边区域,但被测者往往会以简单的不清楚来表述,这是眼-视光学工作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解决这种透镜像差问题,是没有根本的方法的。这种像差和色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减小镜距:减小眼镜戴用的镜距是减少像差和色散的一种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对已经加工成型装配成成品镜的情况最为适宜。当将眼镜的使用镜距减小时,周边的像差和色散会有所下降,戴镜者对周边的使用也会相对降低,这是使像差和色散得到相对减小的两个因素。

②减小片径:缩小镜片的直径,就会使镜片的周边区域相对较小,而在周边区域像差和色散增大的现象就会因周边区域的减小而得到有效的控制。简单地说像差和色散较大的周边区都被切割掉了,较大的像差和色散也就没了,这不就可以说像差和色散被减小了吗?

③看中央区:戴镜者只看中央区域,自然对周边区域所产生的像差就会“视也不见”。为什么是“视也不见”?而不是视而不见。视而不见,是指能看到但未能知觉到,这属于注意力的问题。视也不见,是根本看不到也就谈不上看到的问题了。看周边区才会有明显的像差,不看当然没有明显的像差。

但是这里也必须看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人戴用屈光矫正眼镜绝不是为了要使用镜片的中心区域,周边区域也是要用的。那么,只看中间区域,周边区域的像差和色散不是会永远存在下去吗?这是现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人的视觉适应性是很强的,一般会在一周后,这种明显的像差和色散就会转化成“视而不见”的现象。

(2)镜度增减梯度

造成屈光矫正局限性的因素中,镜度的增减梯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条件。按常规道理来说,任何一个事物被切分的次数越多也就越精确,被切分部分的间距越小镜度也会越高。说到此,我们就需要从镜度的递进率说起。

①两种镜度的递进率:透镜镜度的递进率值,采取的是共同约定的方式来处理的。这种约定在历史上有两种:一种是D(即0.125D);另一种是D(即0.25D)。两种方式一直是并存的。前一种递进值,在我国六七十年代时还是存在的,其镜度采取两位数表示法,假如确有三位小数,则将第三位小数舍去,舍去的值(0.005D)不做进位处理。其镜度的记录形式为:±0.12D、±0.25D、±0.37D、±0.50D、±0.62D、±0.75D、±0.87D、±1.00D、……。其中±0.12D、±0.37D、±0.62D、±0.87D的实有屈光矫正镜度应分别为:±0.125D、±0.375D、±0.625D、±0.875D。但是这种递进率在屈光矫正中已基本不再使用。当前只使用±0.25D、±0.50D、±0.75D、±1.00D、±1.25D、±1.50D、…。

②矫正镜度的约定:透镜镜度的递进率我们是可以约定的。但是,眼屈光不正矫正镜度却是不能约定的。但是,在当前检测并确认的屈光矫正镜度中,是绝对没有±0.125D、±0.375D、±0.625D、±0.875D这样的矫正数据的。这就跟约定好了似的,难道在屈光不正中,就没有0.01D、0.02D、0.03D、…、0.24D,只要有度数就得是0.25D?应当说,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关于屈光矫正镜度的约定,以镜度0.00~0.25D为例,这个约定应当是:

a.将镜度进率≤0.12D的情况,归入0.00D;

b.将镜度进率>0.12D的情况,归入0.25D。

这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屈光矫正镜度为+2.18D时,只能将其归入+2.25D。应当说+2.18D是非常精确的,但是没有这样的镜片可用。那么,用+2.25D进行矫正准确吗?答案应当是否定的。但是,用+2.25D的镜片显然比用+2.00D的镜片更接近矫正值(+2.18D),因此只能使用+2.25D的镜片,这又是合理的。

③矫正镜度的精度:客观地讲,屈光不正的屈光矫正镜度的精度并不高,它的递进率只相当于对眼用镜片国家标准要求的1/3。国家标准要求:镜度允差的最小值为0.08D。在这样的意义上说,屈光矫正在矫正数值上就包含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对应关系。

当人们约定屈光矫正镜度的递进值为0.25D时,遵照这一递进率确定的屈光矫正镜度又是精确的。当我们说+1.75D、+2.00D、-1.50D、-2.25D是正确的屈光矫正镜度时,我们就是以0.25D的递进率作为参照标准。

(3)镜-眼视处于相对状态

眼镜在屈光矫正中的局限性,还表现在眼镜与眼之间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眼镜的实际戴用中,因行走、跑跳和客观原因造成的眼镜前后移位,都可能发生屈光矫正镜度的或多或少的偏差。 

例如,-6.00D的眼镜向后移动3mm,即镜距由12mm减小到9mm时,将会产生过矫-0.09D的效果。假如向前移动3mm,即镜距由12mm扩大到15mm时,将会产生欠矫-0.09D的效果。

当眼镜镜架调整没有完全到位时,眼与眼镜就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影响屈光矫正的效果。图2-8实线所示意的就是眼镜正确的位置。假如眼镜的弯点长过长(即图中虚线所示意的位置),就会出现眼镜发生位置前移和下滑现象,就会在戴镜者对镜距的不断修正中,使其所使用的屈光矫正镜度表现为不稳定的特征。应当说这种情况在我们周围的戴镜者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说这是戴镜者尚未意识到的随处可见的戴用现象。

图2-8 弯点长正确、过长对照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屈光矫正的局限性,至少与以下三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一,戴用者的个性需求。

其二,眼镜自身性能的特征。

其三,眼镜与人之间的戴用状况。

这也说明,屈光矫正是一项系统性的技能艺术,它不但需要掌握相关的屈光学技术与技能,它同样需要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对于眼镜与戴用者光学构成,同样需要特别熟悉,掌握达到镜-眼最合理状态的方法、途径和技能。因此,一名眼-视光学工作者要想达到并保持比较高的技艺境界,终生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