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养猪才赚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猪的行为习性

猪的行为习性主要包括采食行为、争斗行为、排泄行为、活动与睡眠行为、探究行为、群居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和后效行为等。

猪的采食与饮水有各种年龄特征。猪生来就具有拱土(拱地)的遗传特性,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猪鼻子是高度发育的器官,在拱土觅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现代猪舍内,饲以良好的平衡日粮,猪仍表现拱土觅食的特征。喂食时每次猪都力图占据食槽有利的位置,有时将两前肢踏在食槽中采食,如果食槽易于接近的话,个别猪甚至钻进食槽,站立于食槽的一角,就像野猪拱土觅食一样,以吻突沿着食槽拱动,将食料搅弄出来,抛撒一地。

猪的采食还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研究发现,未哺乳的初生仔猪就喜爱甜食。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时间也少。

猪的采食是有竞争性的,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多、吃得快,增重也大。猪在白天采食6~8次,比夜间多1~3次,每次采食持续时间10~20分钟,限饲时少于10分钟;任食(自由采食),不仅采食时间长,而且能表现每头猪的嗜好和个性。仔猪每昼夜吸吮次数因年龄不同而异,约在15~25次,占昼夜总时间的10%~20%,大猪的采食量和采食频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饮水与采食同时进行。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初生后就需要饮水,主要来自母乳中的水分,仔猪吃料时水与干料之比为3∶1;成年猪的饮水量除饲料组成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吃混合料的小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每昼夜平均2~3次,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需要立即饮水,自由采食的猪通常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直到满意为止,限制饲喂猪则在吃完料后才饮水。月龄前的小猪就可学会使用自动饮水器饮水。

猪的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猪群等级最初形成时,攻击行为最为多见,等级顺位的建立受构成这个群体的品种、体重、性别、年龄和气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体重大的、气质强的猪占优位,年龄大的猪比年龄小的猪占优位,公猪比母猪、未去势猪比去势猪占优位。如当一头陌生猪进入一猪群中时,这头猪便成为全群猪攻击的对象,攻击往往是严厉的,轻者伤皮肉,重者造成死亡。如果将两头陌生性成熟的公猪放在一起,彼此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它们相互打转、相互嗅闻,有时两前肢趴地,发出低沉的吼叫声,并突然用嘴撕咬,这种斗争可能持续1小时之久,屈服的猪往往调转身躯,号叫着逃离争斗现场。虽然两猪之间的格斗很少造成伤亡,但一方或双方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在炎热的夏天,两头公猪之间的格斗,往往因热极虚脱而造成一方或双方死亡。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的争斗行为一般是由争夺饲料和地盘所引起的,新合群的猪群,主要是争夺群居位次,争夺饲料并非主要原因,只有当群居构成形成后,才会更多地发生争食和争地盘的格斗。小体型猪及新加入原有群中的猪则往往位于次等,同窝仔猪之间群体优势序列的确定常取决于断奶时体重的大小,不同窝仔猪并圈喂养时,开始会激烈争斗,并按不同来源分小群躺卧,大约24~48小时内,明显的统治等级体系就可形成,一般是简单的线型等级体系。在年龄较大的猪群中,特别是在限饲时,这种等级关系更明显,优势序列既有垂直方向,又有并列和三角关系夹在其中,争斗优胜者,位次排在前列,吃食时常占据有利的采食位置,或有优先采食权。在整体结构相似的猪群中,体重大的猪往往排在前列,不同品种猪构成的群体中,不是体重大的个体而是争斗性强的品种或品系占优势。优势序列建立后,就开始和平共处的正常生活,优势猪尖锐响亮的呼吸声形成的恐吓和用其吻突佯攻,就能代替咬斗,次等猪马上就退却,不会发生争斗。

猪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头猪所占空间减少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降低猪的采食量和增重。

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尿,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本性,因为野猪不在窝边拉屎撒尿,以避免敌兽发现。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干净的动物。猪能保持其睡窝床干净,能在猪栏内远离窝床的一个固定地点排粪尿。猪排粪尿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的,一般多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选择阴暗潮湿或污浊的角落排粪尿,且受邻近猪的影响。据观察,生长猪在采食过程中不排粪,饱食后约5分钟开始排粪1~2次,多为先排粪后排尿,在饲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饲喂的间隔时间里猪多排尿而很少排粪,夜间一般排粪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猪的夜间排泄活动时间占昼夜总时间的1.2%~1.7%。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活动大部分在白天;在温暖季节和夏天,夜间也有活动和采食;遇上阴冷天气,活动时间缩短。猪昼夜活动也因年龄及生产特性不同而有差异,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60%~70%,种猪70%,母猪80%~85%,肥猪70%~8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8时左右休息最少。

哺乳母猪的睡卧时间表现出随哺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走动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这是哺乳母猪特有的行为表现。

哺乳母猪的睡卧休息有两种:一种是静卧,一种是熟睡。静卧休息姿势多为侧卧,少为伏卧,呼吸轻而均匀,虽闭眼但易惊醒;熟睡为侧卧,呼吸深长,有鼾声且常有皮毛抖动,不易惊醒。

仔猪出生后3天内,除吸乳和排泄外,几乎全是甜睡不动,随日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活动量逐渐增多,睡眠相应地减少,但至40日龄大量采食补料后,睡卧时间又有增加,饱食后一般较安静地睡着。仔猪的活动与睡眠一般都尾随效仿母猪。出生后10天左右便开始同窝仔猪群体活动,单独活动很少,睡眠休息主要表现为群体睡卧。

猪的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猪的一般活动大部分来源于探究行为,大多数猪是朝向地面上的物体,通过看、听、闻、尝、啃、拱等感官进行探究,表现出很发达的探究躯力。探究躯力指的是对环境的探索和调查,并同环境发生经验性的交互作用。猪对新近探究中所熟悉的许多事物,表现出好奇、亲近的两种反应。仔猪对小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对同窝仔猪表示亲近。探究行为在仔猪中表现得明显,仔猪出生后2分钟左右即能站立,开始搜寻母猪的乳头,用鼻子拱掘是探究的主要方法。仔猪的探究行为的另一明显特点是:用鼻拱、口咬周围环境中所有新的东西。用鼻突来摆弄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是猪探究行为的主要方面,其持续时间比群体玩闹时间还要长。

猪在觅食时,首先是拱掘动作,用鼻闻、拱,嘴舔、啃。当诱食料合乎口味时,便开口采食,这种采食过程也是探究行为。同样,仔猪吸吮母猪乳头的序位,母仔之间彼此能准确识别也是通过嗅觉、味觉探究而建立的。

猪在猪栏内能明显地区划睡床、采食、排泄的不同地带,这也是用鼻的嗅觉区分不同气味探究而形成的。

在无猪舍的情况下,猪能自我固定地方居住,表现出定居漫游的习性,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性,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一个稳定的猪群,是按优势序列原则组成有等级制的社群结构,个体之间保持熟悉,和睦相处,当重新组群时,稳定的社群结构发生变化,则暴发激烈的争斗,直至重新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猪群具有明显的等级,这种等级刚出生后不久即形成,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为争夺母猪前端乳头会出现争斗行为,常出现最先出生或体重较大的仔猪获得最优乳头位置。同窝仔猪合群性好,当它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远,若受到意外惊吓,会立即聚集成一堆,或成群逃走。当仔猪同其母猪或同窝仔猪离散后不到几分钟,就出现极度活动、大声嘶叫、频频排粪尿。年龄较大的猪与伙伴分离也有类似的表现。

猪的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母猪在发情期,可以见到特异的求偶表现,公、母猪都表现一些交配前的行为。

发情母猪主要表现为卧立不安,食欲忽高忽低,发出特有的音调柔和而有节律的“哼哼”声,爬跨其他母猪,或等待其他母猪爬跨,频频排尿,尤其是公猪在场时排尿更为频繁。发情中期,性欲强烈时期的母猪,当公猪接近时,调其臀部靠近公猪,闻公猪的头、肛门和阴茎包皮,紧贴公猪不走,甚至爬跨公猪,最后站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管理人员压母猪背部时,立即出现静立反射,这种静立反射是母猪发情的一个关键行为。

公猪一旦接触母猪,会追逐它,嗅其体侧肋部和外阴部,把嘴插到母猪两腿之间,突然往上拱动母猪的臀部,口吐白沫,往往发出连续的、柔和而有节律的喉音哼声,有人把这种特有的叫声称为“求偶歌声”,当公猪性兴奋时,还出现有节奏的排尿现象。

有些母猪表现出明显的配偶选择,对个别公猪表现强烈的厌恶;有些母猪由于内激素分泌失调,表现性行为亢进,或不发情和发情不明显。

公猪由于营养和运动的关系,常出现性欲低下,或发生自淫现象。群养公猪常造成稳固的同性性行为习性,群内地位低的公猪多被其他公猪爬跨。

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母猪临近分娩时,通常以衔草、铺垫猪床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栏内是水泥地而无垫草,只好用蹄子抓地来表示,分娩前24小时,母猪表现不安,频频排尿、磨牙、摇尾、拱地、时起时卧,不断改变姿势。分娩时多采用侧卧,选择最安静的时间分娩,一般多在下午4时以后,特别是在夜间产仔多见。当第一头小猪产出时,有时母猪还会发出尖叫声;当小猪吸吮母猪时,母猪四肢伸直,亮开乳头,让初生仔猪吃乳。母猪整个分娩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处在放奶状态,并不停地发出“哼哼”的声音,母乳乳头饱满,甚至有奶水流出,容易使仔猪吸吮到。母猪分娩后以充分暴露乳房的姿势躺卧,形成热源,引诱仔猪挨着母猪乳房躺下,授乳时常采取左倒卧或右倒卧姿势,一次哺乳中间不转身,母仔双方都能主动引起哺乳行为,母猪以低度有节奏的哼叫声呼唤仔猪。仔猪哺乳,有时是仔猪以它的召唤声和持续轻触母猪乳房来发动哺乳。一头母猪授乳时,母仔猪的叫声常会引起同舍内其他母猪也哺乳。仔猪吮乳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仔猪聚集于乳房处,各自占据一定位置,以鼻端拱摩乳房;吸吮,仔猪身向后,尾紧卷,前肢直向前伸,此时母猪哼叫达到高峰;最后排乳完毕;仔猪又重新按摩乳房,哺乳停止。

母仔之间是通过嗅觉、听觉和视觉来相互识别和相互联系的,猪的叫声是一种联络信息的方法。例如,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叫声,根据其发声的部位(喉音或鼻音)和声音的不同可分为“嗯嗯”声(母仔亲热时母猪叫声)、尖叫声(仔猪的惊恐声)和鼻喉混声(母猪护仔的警告声和攻击声)三种类型。以不同的叫声,母仔互相传递信息。

母猪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仔猪,在行走、躺卧时十分谨慎,不踩伤、压伤仔猪。当母猪躺卧时,选择靠栏三角地带不断用嘴将其仔猪排出卧位,慢慢依栏躺下,以防压住仔猪,一旦遇到仔猪被压,只要听到仔猪的尖叫声,马上站起,防压动作再重复一遍,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

带仔母猪对外来的侵犯,先发出警报的吼声,仔猪闻声逃窜或伏地不动,母猪会张合上下颌对侵犯者发出威吓,甚至进行攻击。刚分娩的母猪即使对饲养人员捉拿仔猪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这些母性行为,地方猪种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代培育品种,尤其是高度选育的瘦肉猪种,母性行为有所减弱。

后效行为也被称为学习行为。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如觅食、母猪哺乳和性行为,有的则是后天产生的,如学会识别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行为称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后效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猪对吃、喝的记忆力强,它对饲喂的有关工具、食槽、饮水槽及其方位等,最易建立起条件反射,例如,小猪在人工哺乳时,每天定时饲喂,只要按时给以笛声或铃声或饲喂用具的敲打声,训练几次,即可听从信号指挥,到指定地点吃食。由此说明,猪有后效行为,猪通过任何训练都可以建立起后效行为反应,听从人的指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