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沉淀重量分析法仪器及操作方法

一、沉淀重量分析法

1.沉淀重量法

沉淀重量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一般的分析过程如下:

试样试液沉淀形式称量形式计算含量

2.沉淀条件的选择

(1)晶形沉淀形成的条件 许多晶形沉淀如BaSO4、CaC2O4等,容易形成能穿过滤纸的微小结晶,因此必须创造生成较大结晶的条件。这就必须使生成结晶的速度慢,而晶体成长的速度快,为此必须创造以下条件:

① 沉淀要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这样结晶核生成的速度就慢,容易形成较大的晶体颗粒。

② 应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沉淀剂,尤其在开始时,要避免溶液局部形成过饱和溶液,生成过多的结晶核。

③ 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因为在热溶液中沉淀的溶解度一般将增大,这样可使溶液的过饱和度相对降低,从而使晶核生成得较少。同时在较高的温度下晶体吸附的杂质量也较少。

④ 过滤前进行“陈化”处理。在生成晶形沉淀时,有时并非立刻沉淀完全,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此时小晶体逐渐溶解,大晶体继续成长,这个过程称“陈化”作用。陈化作用不仅可使沉淀晶体颗粒长大,而且也使沉淀更为纯净,因为晶体颗粒长大总表面积变小,吸附杂质的量就少了。加热和搅拌可加速陈化作用,缩短陈化时间。

(2)形成无定形沉淀的条件 首先要注意避免形成胶体溶液,其次要使沉淀形成较为紧实的形状以减少吸附,因此要求沉淀的条件为:

① 沉淀应在浓溶液中进行,浓溶液可减小离子的水化程度,得到的沉淀含水量少、体积较小、结构较紧密。迅速加入沉淀剂并不断搅拌可促使微粒凝聚。

② 在热溶液中进行,即可防止形成胶体沉淀,又可减少杂质的吸附量。加入电解质作凝结剂,破坏胶体溶液。

③ 沉淀反应完全后需要加入热水适当稀释。因为在浓溶液中进行沉淀时,杂质的浓度也相应提高,增加了杂质吸附量,因此加入热水充分搅拌,使被吸附的杂质离子离开沉淀表面转入溶液中。

④ 沉淀完成后,立即趁热过滤,不要陈化。无定形沉淀放置后将逐渐失去水分,而聚集的更为紧密,使已吸附的杂质难以洗去。

二、沉淀重量法基本操作

1.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1)滤纸的选择 根据沉淀在灼烧中是否会被纸灰还原以及称量物质的性质,确定是采用过滤坩埚还是滤纸进行过滤。如果采用滤纸过滤,操作时应根据沉淀性质选择滤纸,一般粗大晶形沉淀用中速滤纸,细晶或无定性沉淀选用慢速滤纸,沉淀为胶体状时应用快速滤纸。所谓快慢之分是按滤纸孔隙大小而定,快则孔隙大。

(2)漏斗的选择 过滤用漏斗的大小应与滤纸的大小相适应,应使折叠后的滤纸上沿低于漏斗上沿0.5~1cm,玻璃漏斗锥体角度应为60°,颈口倾斜角度为45°,颈长一般为15~20cm,颈内径不要太大,以3cm左右为宜。

(3)滤纸折叠和漏斗的准备 所需要的滤纸选好后,将滤纸沿圆心对折两次,但先不要折死。按三层一层比例将其撑开呈圆锥状放入漏斗中,如果上沿不十分密合,可改变滤纸的折叠角度,直到与漏斗密合为止,且要求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上沿0.5~1.0cm。这时可将滤纸的折边折死。撕去滤纸三层外面两层的一角,要横撕不要竖撕,撕角的目的是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将滤纸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轻压滤纸赶走气泡。加水至滤纸边缘,使漏斗颈中充满水,形成水柱,以便过滤时该水柱重力可起到抽滤作用,加快过滤速度。如不能形成完整的水柱,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继续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赶尽滤纸与漏斗间的气泡,同时慢慢放开手指,即可形成水柱。若再不行,应考虑换颈细的漏斗。

(4)过滤和洗涤 过滤和洗涤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采用倾泻法,尽可能地过滤上层清液;第二步转移沉淀到漏斗上;第三步清洗烧杯和漏斗上的沉淀。此三步操作一定要一次完成,不能间断,尤其是过滤胶状沉淀时更应如此。

采用倾泻法是为了避免沉淀过早堵塞滤纸上的空隙,影响过滤速度。过滤时,置漏斗于漏斗架上,漏斗颈与接收容器紧靠,用玻璃棒贴近三层滤纸一边见图2-8(a)。首先沿玻璃棒倾入沉淀上层清液,一次倾入的溶液一般最多只充满滤纸的2/3,以免少量沉淀因毛细作用越过滤纸上沿而损失。当倾注暂停时,要小心把烧杯扶正,玻璃棒不离杯嘴[图2-8(b)],到最后一液滴流完后,将玻璃棒收回放入烧杯中(此时玻璃棒不要靠在烧杯嘴处[图2-8(c)],因为烧杯嘴处可能沾有少量的沉淀),然后将烧杯从漏斗上移开。倾入完成后,在烧杯内将沉淀用少量洗涤液搅拌洗涤,静置沉淀,再如上法倾出上清液,如此3~4次。残留的少量沉淀可用以下方法全部转移干净(图2-9)。左手持烧杯倾斜着拿在漏斗上方,烧杯嘴向着漏斗。用食指将玻璃棒横架在烧杯口上,玻璃棒的下端向着滤纸的三层处,用洗瓶吹出洗液,冲洗烧杯内壁,沉淀连同溶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以后,仍需在滤纸上洗涤沉淀,以除去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和残留的母液。其方法是从滤纸边沿稍下部位开始,用洗瓶吹出的水流,按螺旋形向下移动。并借此将沉淀集中到滤纸锥体的下部(图2-10)。黏附在烧杯壁上和玻璃棒上的沉淀可用淀帚自上而下刷至杯底,再转移到滤纸上。洗涤时应注意,切勿使洗涤液突然冲在沉淀上,这样容易溅失。整个过滤操作可总结为“一角”“二低”和“三靠”。

图2-8 过滤操作

注意事项:提高洗涤效率,每次使用少量洗涤液,洗后尽量沥干,多洗几次,通常称为“少量多次”的原则。沉淀洗涤后,用干净的试管接取几滴滤液,选择灵敏的定性反应来检验共存离子,判断洗涤是否完全。

图2-9 沉淀转移

图2-10 沉淀的洗涤

2.沉淀的烘干、灼烧及恒重

(1)瓷坩埚的准备 在定量分析中用滤纸过滤的沉淀,有些需在瓷坩埚中灼烧至恒重。因此要先准备好已知质量的坩埚。将洗净的坩埚倾斜放在泥三角上(图2-11),斜放好盖子,用小火小心加热坩埚盖,使热空气流反射到坩埚内部将其烘干。稍冷,蘸取硫酸亚铁铵溶液(或硝酸钴等溶液)在坩埚和盖上编号,然后在高温炉中加热灼烧至恒重。灼烧温度和时间应与灼烧沉淀时相同(沉淀灼烧所需的温度和时间,随沉淀而异)。在灼烧过程中要用热坩埚钳慢慢转动坩埚数次,使其灼烧均匀。空坩埚第一次灼烧30min后,停止加热,稍冷却(红热退去,再冷1min左右),用热坩埚钳夹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45~50min,然后称量(称量前10min应将干燥器拿到天平室)。第二次再灼烧15min,冷却(每次冷却时间要相同),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2mg,即视为恒重。将恒重后的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图2-11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2)沉淀的包裹 经过上述步骤过滤、洗涤后的沉淀,如需烘干、灼烧,可按下法转移:晶形沉淀一般体积较小,可用清洁的玻璃棒将滤纸的三层部分挑起,再用洗净的手将带沉淀的滤纸取出,打开成半圆形,自右边半径的1/3处向左折叠,再从上边向下折,然后自右向左卷成小卷,最后将滤纸放入已恒重的坩埚中,包卷层数较多的一面应朝上,以便于炭化和灰化(图2-12)。对于胶状沉淀,由于体积一般较大,不宜用上述包裹方法,而应用玻璃棒将滤纸边挑起(三层边先挑),再向中间折叠(单层边先折叠),将沉淀全部盖住(图2-13),再用玻璃棒将滤纸转移到已恒重的瓷坩埚中(锥体的尖头朝上)。

图2-12 包裹沉淀方法之一

图2-13 包裹沉淀方法之二

(3)烘干、灼烧及恒重 将装有沉淀的坩埚放好,小心地用小火把滤纸和沉淀烘干直至滤纸全部炭化。炭化时如果着火,可用坩埚盖盖住并停止加热使火焰熄灭(切不可吹灭,以免沉淀飞扬而损失)。炭化后,将火移至坩埚底部,逐渐升高温度,使滤纸灰化(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沉淀留下的过程)。滤纸全部灰化后,将沉淀在与处理空坩埚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灼烧、冷却,直至恒重。使用马弗炉煅烧沉淀时,应先用上述方法灰化,然后,再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煅烧至恒重。

(4)用玻璃砂心坩埚减压过滤、烘干与恒重 只要经过烘干即可称量的沉淀通常用玻璃砂芯坩埚[图2-14(a)]或玻璃砂芯漏斗[图2-14(b)]过滤。这种过滤器的滤板是由玻璃粉末在高温熔结而成。按照微孔的孔径大小分为6级,G1~G6。G1孔径最大,G6的孔径最小。使用玻璃砂芯坩埚前先用稀HCl、稀HNO3或氨水等溶剂泡洗(不能用去污粉以免堵塞孔隙),然后通过橡皮垫圈与吸滤瓶相连再接上抽气泵,先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抽洗。洗净的坩埚在与烘干沉淀相同的条件下(沉淀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沉淀的种类而定)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约需0.5h),称量。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用玻璃砂坩埚过滤沉淀时,把经过恒重的坩埚装在吸滤瓶上[图2-14(c)],先用倾泻法过滤。经初步洗涤后,把沉淀全部转移到坩埚中,再将烧杯和沉淀用洗涤液洗净后,把装有沉淀的坩埚置于烘箱中,在与空坩埚相同的条件下烘干、冷却、称重,直至恒重。玻璃砂心坩埚耐酸能力强、耐碱能力弱,因此不能过滤碱性较强的溶液。

图2-14 玻璃砂芯坩埚及抽滤装置

3.干燥器的使用

干燥器是存放干燥物品防止吸湿的玻璃仪器(图2-15)。干燥器的下部盛有干燥剂(常用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上搁一个带孔的圆形瓷板以放容器,瓷板下放一块铁丝网以防盛放物下落。干燥器是磨口的,涂有一层很薄的凡士林以防止水汽进入。开启(或关闭)干燥器时,应用左手朝里(或朝外)按住干燥器下部,用右手握住盖上的圆顶朝外(或朝里)平推器盖[图2-15(a)]。当放入热坩埚时,为防止空气受热膨胀把盖子顶起而滑落,应当用同样的操作两手抵着它,反复推、关盖子几次以放出热空气,直至盖子不再容易滑动为止。搬动干燥器时,不应只捧着下部,应同时按住盖子[图2-15(b)],以防盖子滑落。

图2-15 干燥器的使用和开启

使用干燥器时应注意:

① 干燥器应注意保持清洁,不得存放潮湿的物品。

② 干燥器只在存放或取出物品时打开,物品取出或放入后,应立即盖上。

③ 放在底部的干燥剂,不能高于底部高度的1/2,以防沾污存放的物品。干燥剂失效后,要及时更换。

④ 干燥器装入干燥剂之前,要先擦净干燥器的内壁,将多孔瓷板洗净烘干,然后把干燥剂筛去粉尘后,借助纸筒放入干燥器底部(图2-16),以免干燥剂污染内壁的上部,再盖上多孔瓷板。在干燥器的磨口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盖上干燥器盖备用。

图2-16 干燥器装干燥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