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Chuanwu
【别名】川乌头,乌喙,草乌。
【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块根倒圆锥形,栽培品的侧根通常肥大,外皮黑褐色,茎直立,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有长柄;叶柄疏被短柔毛;叶片五角形,基部浅心形,3裂几达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倒卵状菱形或菱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羽裂片2对,斜三角形,具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疏被短状毛,下面通常只在脉上疏被短伏毛,革质或纸质。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及花梗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披针形;小苞片生花梗中下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形,高2~2.5cm,基部至喙长1.7~2.2cm,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长约1.1cm,唇长约6mm,微凹,距通常踡卷,无毛;雄蕊多数,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无毛或被短毛;心皮3~5,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果。种子多数,三棱形,两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茎叶、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乌头碱、新乌头碱、北草乌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川乌碱甲、异塔拉定、塔垃乌头胺等。
【药理】抗炎镇痛;降血糖;抗癌;强心;局部麻醉等。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一般炮制后用。
【使用注意】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附方】①治偏正头痛:川乌、天南星等分。为末。葱白连须捣烂调末,贴于太阳穴处。(《卫生易简方》)②治头风:川乌、天南星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5g,水一大盏,白梅一个,生姜五片,煎至五分服。(《百一选方》)③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0.3g(炮),赤石脂30g,干姜30g,附子15g(炮),蜀椒30g。上五味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金匮要略》乌头赤石脂丸)④治胃寒肠热,腹胀泄痢:乌头(去皮、脐,生用)15g,栀子(去皮)0.3g,干姜(生用)0.3g。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食前日二。(《圣济总录》妙应丸)⑤治痈疽肿毒:川乌(炒)、黄柏(炒)各30g。为末,唾调涂之、留头,干则以米泔润之。(《僧深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