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性评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评价综述

2.1 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2.1.1 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

20世纪3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哈洛德·殷尼斯(H.A.Innis)在《加拿大的原材料生产问题》中对资源型城镇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首次阐述了资源产品生产对当地社区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马什(B.Marsh)对煤炭城镇居民的社会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进行了研究,发现矿区经济衰竭后,人口大量外迁,但仍有半数左右居民愿意留在矿区。坎贝尔(A.P.Calnpbell)、昂格尔(D.GUnger)、弗里德(M.Fried)等对社区的社会互动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中的社会单位应该具有较强的水平互动,即区内不同单位间的良好联系,把加强互动的理念融入规划工作中,促进资源型社区的发展活力。对资源型城市问题的系统研究,代表人物还有Hayter、Barness、Lueas、Bradury、Houghton等,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资源型城市规模通常比较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县级规模。这一时期主要以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主要包括应用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以及区域发展理论、行为和社会学等理论,研究资源型城市(镇)中孤寂的生活对居民的影响,并确定社区不稳定的因素。但这一期间主要针对单一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研究,没有考虑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将面临的衰退和转型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逐渐出现了应用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市场分割理论等针对资源型城镇的研究。这主要因为老工业区相继出现资源枯竭和结构性衰退、资源采掘业破产和资源加工业的亏损,引发了一系列的失业、经济下滑、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从早期注重个体实证研究转向关注群体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布莱德伯力(J.H.Bradbury)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用国际化理论、二元结构论、依附理论,解释资源型城市产业兴起和衰退及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特点,比如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镇的实证研究,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议;从人口迁移角度对加拿大魁北克省拉布拉多地区资源型城镇人口特征进行研究,指出采掘业具有强烈的周期性,周期性对矿业城镇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Hilson还应用统计和调研的方法考察资源型产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进入20世纪末期,许多学者开展了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的研究。首先是经济转型研究,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称为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在这方面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为实证研究和定性描述,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

随着资源枯竭和资源市场竞争的影响,出现了大批资源型城市萎缩的现象。2007年,在伯克利大学举行了一次关于“萎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的论坛,一些学者针对资源型城市发表了看法。Jose Vargas Hernandez分析墨西哥中部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市圣佩德罗地区矿业公司和社区的协作关系和冲突情况,发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矛盾,主要因为公司、社区、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对土地利用缺少谈判,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复兴方面缺少规划。Martinez-Fernandez和Wu在建立萎缩城市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以澳大利亚矿业城市萎缩为例进行城市萎缩的分析,建议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对话,科学解决应付城市萎缩。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和群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诸如居民健康、生活质量等社会、经济、环境类城市复兴问题,需要社会各组织及民众广泛参与。

在资源枯竭或资源型城市步入衰退时,Hendryx对煤矿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发现采煤过程中环境的污染使当地人群比其他没有煤矿开采的地区人群更容易患慢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Petkova应用社会评价方法对昆士兰鲍恩流域6个矿业城镇进行评价,结论是,矿业繁荣发展对不同规模、不同历史、不同背景的城市产生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劳动力供求、住房紧张和价格限制了经济发展,对非矿业产业和社会经济组织带来很大压力。总的来看,对资源枯竭阶段的城市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2.1.2 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研究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方面,国内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有很大助推作用。在工业综合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研究中,较早的是李文彦于1978年发表的题为《煤炭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论文。樊杰对煤炭地区的土地总体规划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从分析煤城产业结构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入手,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问题与调整对策,系统地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东部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雷仲敏提出对煤炭城市发展过程中严重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损耗建立煤炭城市补偿机制,指导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给予实物、资金及政策支持。铜川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铜川为例,通过分析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提出建设新型煤炭城市的构想。沈镭、许光洪在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和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优势替代、优势再造、优势互补、优势延伸、优势挖潜五大经济战略,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单一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将大同、平顶山、阜新等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较多,基本都是基于定性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从最初的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结构逐渐深入到城市循环经济建设、产业转型模式方面。徐建中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研究,为合理地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出了定量的方法。李平以枣庄市和兖州市为例,研究这两类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状况及未来可以采取的演进措施,但是定量、系统方法依然较少。

(2)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我国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起步较晚,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引起重视,多以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一般从宏观角度出发,以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矿业城市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可供借鉴的途径。

其中,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主要以经济转型为主,一方面是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经济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在2009年以前,学术成果多集中在经济方面的研究,2009年后陆续出现对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早期学者多沿用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对国外资源城市转型的借鉴,如冯春萍、任保平等对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的借鉴研究,沈镭对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此后,逐渐引入了其他研究方法,比如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物质代谢方法等。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方面,徐建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郭承龙总结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提出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模式的方法。李成军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经济转型战略和模式,提出支持转型的政策体系框架。王亚飞构建了矿业城市产业内在结构、功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模型,深刻剖析了矿业城市要素结构升级、产业转型与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并提出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在转型策略方面,张米尔先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产业延伸、产业更新、复合模式三种产业转型模式。刘寅彪选择对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进行研究,通过选取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和矿业因素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产业调整策略。范育新建议有色金属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由依赖矿产资源的采掘和冶炼业向后续加工产业的转变。许豫东总结了当前矿业城市转型的难点,如区位、产业、环境、体制、财力和人才的障碍,提出可持续转型的战略。黄溶冰、吴春莺分别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布氏理论解释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性分析。田明、樊杰阐述了我国煤炭城市的总体特征决定了转型的方向是向综合性城市发展,提出了矿区与城区联动、发展接续产业、吸引投资和治理环境是我国煤炭城市转型的战略重点,探讨了东部地区矿业发展战略构想。相关研究的学者还有王素军、陈俊南、陈应龙等。在转型策略研究方法上,几乎都是依据经验定性分析和判断,欠缺对城市发展规律时序上的考察。

(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避免“矿竭城衰”的有效途径,资源型城市综合型研究,已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学者们的共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城市综合性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以诚分析了1998年前我国学术界关于矿业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结合各类矿业城市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改革大潮的影响,提出如何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推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沈镭以大同市为例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后又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同期讨论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的还有樊杰、鲍艳、万会、陈凤敏、姚平、焦华富、张茂胜等学者。张嘉昕、周进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矿业城市生态恶化的原因,提出加大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此类研究都采用定性方法。

(4)有关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定量方法

随着对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注重定量方法分析。张国兴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唐敏从热力学熵出发,以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复合系统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理论方法,对矿业整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仇方道利用物质流方法,分析了阜新市煤炭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代谢及影响因素,提出增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策。徐君以熵理论为指导,对资源型城市的演化机理、转型熵机理、转型中的产业优选、产业演替、产业风险评估、控制机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王建志对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补偿模型。孙平军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模型,选取阜新市为样本城市,进行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时序动态耦合度评价。刘寅彪选择对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进行研究,并采用山东省矿业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量化吸引了许多学者参与其中,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但通过资源型城市运行机理指导定量分析的研究尚有不足。

近期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继续深入。苏顺华运用加速遗传模糊聚类算法,将中国78座主要矿业城市按照可持续力,分成了强、较强、一般和低4个类别,提炼出矿业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空间分布、资源类型和城市规模等属性和指标要素与可持续力之间的4条规则,以期为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孙平军根据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具有典型的压力、敏感、弹性的特征,构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脆弱性的视角来研究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兆臣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生态效率度量模型,从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角度对徐州市1995~2007年的物质代谢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资源利用与污染治理决定着矿业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高低,是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项泾渭构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力指标体系,对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智力子系统进行指标分类设计,分析不同矿种的可持续发展力的结构水平。在研究方法上,开始注重系统论、生态学方法的指导,是21世纪研究资源型城市的重要转折。

(5)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随着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积极推进,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对现有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总结、个案经济发展探讨等。虽然对进一步深入探讨矿业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框架奠定了基础,但仍有不完善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①已有针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为中心选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思路和结论大体相同,欠缺对资源型城市特有属性在方法上的选择。当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可持续研究时,要抓住资源枯竭和被迫转型的背景,就要重点考虑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生产要素利用是否合理,以及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

②资源型城市研究很多集中在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上,例如对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模式等,以及对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个案研究,而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机理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因此理论基础研究需要补充和深入。

③研究方法上,描述性和定性研究居多,规范和定量研究较少,偏重经济角度研究,欠缺社会、生态角度的研究,研究方法总体呈现单一特征。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尚未形成体系,迫切需要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定量方法的探讨。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除定性研究方法外,较适宜研究城市可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耗散结构理论与可持续理论。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特征,除了能源供应的战略作用,还有重要的社会影响、生态影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安全、社会稳定下的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亟须解决的问题。本书将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机理分析,应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期间的可持续性,方法选择上包括生态学方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和耗散结构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