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实现较小的能量对较大能量地控制。
2.2.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电路组成
如图2-8所示是最简单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其中1-1'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外接需要放大的信号源。2-2'是输出端,外接负载。其中发射极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公共端,所以称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通常公共端称“地”,设其电位为零,作为电路其他各点电位的参考,以符号“⊥”表示。接地端通常不是真正接大地,而是接机壳。直流电源VCC的一极接地,在图中NPN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电源负极接地。
图2-8 最简单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① 三极管VT:NPN型管,具有放大功能,是放大电路的核心。
② 直流电源VCC:它为放大电路提供能源,为发射结提供正偏电压,集电结反向电压,使其工作在放大状态,一般为几伏到几十伏。
③ 基极偏置电阻RB:VCC通过RB为基极提供合适的基极电流,使发射结正偏,一般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④ 集电极负载电阻RC:VCC通过RC为三极管提供适当的UCE,RC的另一个作用是将放大的集电极电流转化为信号电压输出,使之具有电压放大作用,一般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⑤ 耦合电容C1、C2,又称隔直电容:起到隔直传送交流的作用,一般为几微法到几十微法的电解电容器。
3.放大电路各级电压、电流的正方向和符号规定
① 为分析方便,规定电压(不论直流交流)正方向以公共端为负端,其他各点为正端;电流正方向是电流的实际方向。
② 放大电路各级电压、电流的符号规定。
直流分量: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例:IB。
交流分量: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例:ib。
③ 总变化量:小写字母和大写下标,例:iB = IB +ib。
④ 交流有效值:大写字母和小写下标,例:Ib。
2.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称静态。由于ui=0,相当于将两输入端短路。
(1)直流通路
电路在直流电源电压VCC作用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不变的直流量,所以分析时需画直流通路。由于电容器是隔直的,直流电不会从C1、C2通过,将电容视为开路。放大电路中若有电感,因电感对直流无阻抗,而视为短路。如图2-9 所示为放大电路直流通路。
图2-9 放大电路直流通路
(2)估算法解静态分析
静态时,三极管IB、IC和UCE的大小,称静态工作点,并以IBQ、ICQ、UCEQ表示。
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发射结必须正偏,这时基-射极电压静态值为UBEQ=0.7V(硅管),UBEQ=0.3V(锗管),其他静态值可通过直流通路求得。
基极电流
(2-13)
集电极电流
ICQ=βIBQ (2-14)
集-射极电压
(2-15)
当VCC≫UBEQ时,UBEQ可忽略,可写成
IBQ、UBEQ和ICQ、UCEQ分别对应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Q。
(3)图解法求静态分析
根据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用作图的方法求静态值称为图解法。图2-10(b)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图解法的步骤如下。
图2-10 用估算法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① 用估算法求出基极电流IBQ。
② 根据在输出特性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曲线。
③ 作直流负载线。
由UCE=VCC-ICRC,它可用截距法在输出特性曲线的坐标平面上作出这条线,其uCE轴上的截距为VCC(M点),iC轴上的截距为(N点),连接M、N两点,便得到外部电路伏安特性曲线。该直线由直流通路确定,其斜率为,它由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RC决定,故称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
④ 求静态工作点Q,并确定ICQ、UCEQ值。
IB不同,直流负载线与其交点各不相同,当已知基极电流IBQ时,直流负载线与IBQ这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便是静态工作点。Q对应的IBQ、ICQ、UCEQ就是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电流和电压值。如图2-11所示为用图解法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图2-11 用图解法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例2-1】 在图2-12(a)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UBEQ=0.7V,β=50,RB=280kΩ,RC=3kΩ,VCC=12V,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12(b)所示,分别用估算法和图解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图2-12 例2-1题图
解:(1)用解析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由直流负载线方程UCE=VCC-ICRC作直流负载线,代入已知数据得UCE=VCC-ICRC=6-3IC,令IC=0,得UCE=12V,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M点;再令UCE=0V,得IC=12/3=4mA,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N点,连接MN得直流负载线,如图2-12(b)所示。
由于已经由公式计算出IBQ=40μA,因此直流负载线与IBQ=40μA曲线的交点为静态工作点Q,由Q点所对应的坐标可得
ICQ=2mA,UCEQ=6V
综上所述,确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有两种: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计算方法简单准确;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作图比较麻烦,准确性差,但可以直观地看到静态工作点的位置,有助于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对于非线性失真的分析。
2.动态分析
放大电路有交流输入信号ui时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这时三极管的各个电流和电压都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直流分量由上节介绍的求静态值来确定。交流分量是叠加在直流分量上的。由于耦合电容对交流的容抗很小,将电容视为短路,由于电源内阻很小,其两端交流电压很小,可将直流电源视为短路。
(1)交流通路
交流通路是在输入信号ui作用下,交流电流所流过的路径。由于耦合电容对交流的容抗很小,将电容视为短路,由于电源内阻很小,其两端交流电压很小,可将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如图2-13所示为放大电路交流通路。
图2-13 放大电路交流通路
(2)图解法动态分析
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从而得出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间的大小和相位关系。
① 确定静态工作点。根据上节的静态分析,作直流负载线,在已给出的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入特性曲线上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IBQ、ICQ、UCEQ),如图2-14所示。
图2-14 交流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时的图解分析
②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求iB和uBE的波形。在电路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ui时,如图2-14所示,三极管B、E之间的总电压为:
uBE=UBEQ+ui=UBEQ+ube (2-16)
工作点Q在输入特性曲线的线性段Q1、Q2之间移动。基极电流为:
iB=IBQ+ib (2-17)
式中,ube、ib均是正弦量。
③ 作交流负载线。在图2-8所示放大电路中,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RL时,由于隔直电容C2的作用,直流负载线的斜率仍为,如图2-15所示,与负载电阻RL无关,但在ui的作用下,C2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RC与 RL并联,故其斜率为:为RC与 RL的并联值),由于,所以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陡。当输入信号瞬间为零时,放大电路相当于静态,可见交流负载线必通过静态工作点Q。所以作一条斜率为且通过Q点的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如图2-15所示。交流负载线是反映动态电流iC和uCE的变化关系。
图2-15 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
④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求iC和uCE的波形。工作点Q随iB的变化在交流负载线Q1和Q2之间移动,则
iC=ICQ+ic (2-18)
式中,ic是正弦量,且ic=βib
uCE=UCEQ+uce (2-19)
式中,uce也是正弦量,但相位与ui相反。
⑤ 静态工作点Q对放大性能的影响。所谓失真,指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不再相似。对一个放大电路来说,除了得到要求的放大倍数外,还要求输出波形的失真小。当静态工作点Q选择不当,超越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将出现非线性失真。如图2-16所示为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图2-16 静态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a.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Q偏低,静态电流ICQ太小,接近截止区,使ib和ic负半周被削平,输出电压uo(uce)正半周出现平顶,如图2-17所示。这种由于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工作而引起的失真称截止失真。
图2-17 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Q偏高,静态电流ICQ太大,接近饱和区,ib的波形虽没失真,但ic的正半周被削平,输出电压uo(uce)的负半周出现平顶,如图2-18所示。这种由于三极管进入饱和区而引起的失真称饱和失真。
图2-18 饱和失真
通常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在设计时已经选定,若输入信号过大,输出信号将产生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失真现象的产生与静态工作点设定有关。正确地选定静点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础。当输入电压ui较小时,静态工作点可选低些,以减小管子的功耗和噪声。若出现截止失真,通常可提高静态工作点Q来消除它,即可减小基极偏置电阻RB来达到;若出现饱和失真,可将RB增加,使静态工作点Q减低,适当离开饱和区,以消除饱和失真。
知识链接
Multisim12提供了种类齐全的测量工具和虚拟仪器仪表,它们的操作、使用、设置、连接和观测方法与真实仪器几乎完全相同,就好像在真实的实验室环境中使用仪器。在仿真过程中,这些仪器能够非常方便地监测电路工作情况和对仿真结果进行显示及测量。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1)调用示波器
在Multisim12环境,鼠标指向虚拟仪器仪表工具栏,单击示波器按键“”,即可将双通道示波器调到电路工作区,图标如图2-19所示。从图标上可知Multisim10提供的双通道示波器有6个连接点:A通道输入和接地、B通道输入和接地、Ext Trig外触发端和接地。
图2-19 双踪示波器图标及含义
(2)连接示波器
如图2-20所示,将函数信号发生器图标的正极“+”与示波器A通道的“+”连接,信号发生器图标的负极“-”与示波器A通道的“-”连接,同时一定接地。
图2-20 连接信号发生器与双踪示波器
注意:虚拟示波器与实际示波器连接稍有不同,一是两通道A、B可以只用一根线与被测点连线,测量的是该点与地之间的波形;二是可以将示波器每个通道的+和-端接在某两点上,示波器测量的是这两点之间的波形。
(3)设置示波器
双击示波器图标,将弹出如图2-21所示的示波器面板。
图2-21 双踪示波器面板
① 设置时间基准(时间轴)
:设置X轴方向每格所代表的时间,即量程。单击该栏后将出现上下箭头,按动上下箭头,可设置水平方向每格时间值。例如要测量一个频率为1kHz的信号,“比例”可设置为500μs/Div,表示X轴(水平)方向每格代表500μs,信号的一个周期刚好占2格。
:设置X轴方向扫描线的起始位置,设置不同值,便于观察波形。
:设置4种显示方式。
“Y/T”方式指的是X轴显示时间,Y轴显示电压值,这是最常用的方式,一般用以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加载”实际为“叠加”方式,指的是X轴显示时间,Y轴显示A通道和B通道电压之和;
“B/A”或“A/B”方式指的是X轴和Y轴都显示电压值,常用于测量电路传输特性和观察李沙育图形。
② 设置通道A
:设置A通道输入信号的Y轴每格电压值,即量程。可根据输入信号大小来选择,使信号波形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合适的位置。例如要测量一个振幅为60mV的信号,“比例”可设置为50mV/Div,表示Y轴(垂直)方向每格代表50mV,波形在垂直方向占1格多。
:设置Y轴的起始点位置,起始点为0表明Y轴起始点在示波器显示屏中线,起始点为正值表明Y轴原点位置向上移,否则向下移。
:信号输入耦合方式,有AC(交流耦合)、0(0耦合)、DC(直流耦合)三种。设置为交流耦合时,只显示交流分量;设置为直流耦合时示波器显示直流和交流之和;设置为0耦合,示波器内部输入端对地短路,且与外部开路,信号不能输入,Y轴显示一条直线,便于调节原点位置。
③ 设置通道B
通道B的Y轴比例(量程)、起始点、耦合方式等项内容与A通道相同。
④ 设置触发方式
触发方式主要用来设置X轴的触发信号、触发电平及边沿等。
:设置被测信号开始的边沿,可选择上升沿或下降沿。
:触发源选择,“A或B”表明用A通道或B通道的输入信号作为X轴的触发信号。“外部”表明触发信号取自外部。
:设置触发信号的电平,使触发信号在某一电平时启动扫描。
:设置触发类型。
“正弦”这一词为汉化软件翻译有误,实际为单脉冲触发方式按钮,按下该按钮后示波器处于单次扫描等待状态,触发信号来到后开始一次扫描。
“标准”为常态扫描方式按钮,这种扫描方式是指没有触发信号时就没有扫描线。
“自动”为自动扫描方式按钮,这种扫描方式不管有无触发信号时均有扫描线,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方式。
“无”表明没有触发信号。
⑤ 设置测量波形参数显示区
如图2-22所示,在屏幕上有T1、T2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读数指针,指针上方注有1、2的三角形标志,用以读取所显示波形的具体数值,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下方的测量数据显示区。
图2-22 双踪示波器面板
数据区显示T1时刻、T2时刻、T2-T1时段读取的3组数据,每一组数据都包括时间值(Time)、通道A的幅值和通道B的幅值。用户可拖动读数指针左右移动,或通过单击数据区左侧T1、T2的箭头按钮移动指针线的方式读取数值。如图2-22所示,参数显示区T1时刻为109.252ms表示电路仿真运行在T1时刻为109.252ms,在T2时刻为111.250ms,T2-T1为两个周期的时间,即为1.998ms(约为2ms),T1、T2指针位置的电压幅值约为100mV。
通过调节两读数指针,就可以十分方便地测量信号的周期、脉冲宽度、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等参数。
为了测量方便准确,单击Pause(暂停)按钮,使波形“冻结”,然后再测量。再移动T1、T2两读数指针来读取相应参数。
⑥ 设置信号波形显示颜色
只要设置A、B通道连接线的颜色,则波形的显示颜色便与连接线的颜色相同。方法是选中连接导线,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图块颜色”,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中设置连接线的颜色,如图2-23所示。
图2-23 设置导线及波形显示颜色
⑦ 设置显示屏幕背景颜色
单击操作面板右下方的按钮,即可改变屏幕背景的颜色。如要将屏幕背景恢复为原色,再次单击即可。
⑧ 存储读数
对于读数指针测量的数据,单击操作面板右下方的按钮即可将其存储。数据存储为ASCII码格式。
⑨ 移动波形
在电路仿真动态显示时,单击(暂停)按钮,可通过改变“”的设置而左右移动波形;也可通过拖动显示屏幕下沿的滚动条左右移动波形。如图2-24所示。
图2-24 移动X位置观察和读取波形
(4)多种示波器
Multisim12还提供了四踪示波器和两款三维的示波器:安捷伦示波器和泰克示波器。
单击仪器仪表工具栏上四踪示波器按钮,即可调出四踪示波器的图标,双击图标将弹出四踪示波器面板,如图2-25所示。
图2-25 四踪示波器
单击仪器仪表工具栏上安捷伦示波器按钮,即可调出安捷伦示波器的图标,双击图标将弹出与实际安捷伦示波器相同的面板,如图2-26所示。
图2-26 安捷伦示波器
单击仪器仪表工具栏上泰克示波器按钮,即可调出泰克示波器的图标,双击图标将弹出与实际泰克示波器相同的面板,如图2-27所示。
图2-27 泰克示波器
运行仿真软件,在绘图编辑器中选取信号源、直流电压源、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器件创建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2-28所示为仿真电路图。输入信号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初始为一幅度为100mV、频率为1kHz正弦信号,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可以形象直观地呈现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保持输入信号(A通道)不变,逐渐减小R3,输出波形(B通道)发生饱和失真,如图2-29(a)所示。然后逐渐增加R3,输出波形(B通道)发生截止失真,如图2-29(b)所示。
图2-28 仿真电路图
图2-29 失真情况仿真波形图
(3)微变等效电路法动态分析
①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在介绍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之前,先介绍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所谓“微变”是指“输入、输出信号都比较小”,即三极管工作在小信号条件下,在此条件下讨论三极管的等效电路。
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接法如图2-30(a)所示,它由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两部分组成。输入回路中ib与ube的关系满足输入特性曲线,如图2-30(b)所示。输出回路中与uce的关系满足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30(c)所示。讨论三极管的等效电路要从它的特性曲线着手。
图2-30 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的导出
a.输入回路的等效。当输入信号ube很小时,静态工作点Q附近的曲线可以认为是直线,故从输入、输出曲线上可得:
(2-20)
rbe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在小信号条件下,可近似认为rbe是一个线性电阻。常温下rbe的近似估算公式为
(2-21)
式中,是基区体电阻,通常低频管的。当IEQ=1~2mA时,小功率三极管的rbe≈1kΩ。
b.输出回路的等效。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输出回路ic只受ib的控制,而与uce无关,因此可以认为ic具有恒流特性,因此输出回路可以等效为一个受基极电流ib控制的恒流源Δic=βΔib,如图2-30(d)所示。
②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采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要先做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做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时,首先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然后再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用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代替,如图2-31所示。
图2-31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下面由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
a.电压放大倍数
式中,。所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2-22)
式中,负号说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
放大电路空载时(不带负载),交流负载,电压放大倍数为。由于比RC小,接负载RL后下降。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大,通常为几十倍到几百倍。
b.输入电阻Ri。
输入电阻
(2-23)
一般RB有几百千欧,而rbe约1kΩ,rbe≪RB,所以Ri≈rbe。共射放大电路Ri较小,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c.输出电阻Ro。由图2-31(b)可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是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戴维南等效电阻
Ro≈RC (2-24)
Ro越大,负载变化(即io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变化也越大,说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弱;Ro越小,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也越小,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强。
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RC较大,约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所以带负载能力较差。
图解法与微变等效电路法是分析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方法。图解法真实反映出三极管的非线性,在分析输入大信号及分析输出幅值和波形失真时,用图解法比较合适;微变等效电路法适用于输入小信号时,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
【例2-2】 电路如图2-32所示,晶体管的β=60,rbb'=100Ω。
(1)求解Q点、、Ri和Ro;
(2)若C3开路,则Ui=?Uo=?
图2-32 例2-2题图
解:(1)Q点:
ICQ=βIBQ≈1.86mA
UCEQ≈VCC-IEQ(Rc+Re)=4.56V
、Ri和Ro的分析:
Ro=Rc=3kΩ
(2)若C3开路,则
Ri=Rb∥[rbe+(1+β)Re]≈51.3kΩ
2.2.3 分压式偏置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当温度升高时会引起三极管参数的变化(如ICBO↑、等),这些参数的变化最终都会导致ICQ升高。因为电路工作时三极管会发热,所以,即使静态工作点选得合适,也会因温度升高导致静点不稳定。
温度升高,使三极管的ICQ增加,静态工作点Q上移,从而可能导致饱和失真。反之,温度下降时,静态工作点Q下移,有可能导致截止失真。因此对于放大电路来说,稳定静态工作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一种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
如图2-33所示是静点稳定的共射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阻RB1、RB2组成分压电路,射极电阻RE构成电流负反馈。所以称分压式电流负反馈稳定偏置电路。
图2-33 分压式偏置电路
1.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
① 利用RB1、RB2固定基极电位。由图2-33(b)可见:I2=I1+IBQ,一般IBQ很小,I1≫IBQ,则I2≈I1。
基极电位为UBQ=VCC ,UBQ由VCC经RB1+RB2分压决定,不随温度而变是一固定值。
② 利用RE实现ICQ稳定。
通常UBQ≫UBEQ,则ICQ≈IEQ=≈,式中UBQ和RE不随温度而变,所以ICQ稳定。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物理过程为:
由稳定过程看,RE越大,UE越大,静态越稳定。但RE取得太大,则UCEQ减小,使放大电路动态范围变小。
2.静态工作点稳定条件
(1)静态分析
计算分压式偏置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步骤是:
① 基极电位
(2-25)
② 集电极电流
(2-26)
③ 基极电流
(2-27)
④ 集-射极电压
UCEQ=VCC-ICQ(RC+RE) (2-28)
(2)动态分析
由图2-34所示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
图2-34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交流微变等效电路
① 电压放大倍数
(2-29)
可见,该电路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与基本共射极电路相同。这是分压式偏置电路由于发射极电阻两边并联了电容CE, CE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因此该电路对交流信号不存在反馈。该电路只存在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②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从输入端看进去,有三条支路并联,所以输入电阻
(2-30)
③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
输出电阻
Ro≈RC(2-31)
如图2-35所示的仿真电路图中,在VT管基极与直流工作电压之间接有一个R1和RW串联电路,与标准的固定式偏置电路相比多出了可变电阻RW。根据固定式偏置电路判断方法可知,R1和RW都符合固定式偏置电阻的标准,所以R1和RW都是固定式偏置电阻。采用RW的目的是:调节RW电阻时改变了R1和RW的阻值之和,而这个总电阻决定了VT管基极电流大小,所以传入RW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调节电路中VT管基极直流电路的大小。基极直流电流大小会影响三极管的许多工作参数,例如影响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噪声大小、整个放大器的静态电流消耗等。如图2-36所示为仿真波形图,XSC1示波器的A通道为输入波形,B通道为输出波形。
图2-35 仿真电路
图2-36 仿真波形
【例2-3】 电路如图2-37所示,晶体管的β=100,rbb'=100Ω。
(1)求电路的Q点、、Ri和Ro;
(2)若电容C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图2-37 例2-3题图
解:(1)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Ro=Rc=5kΩ
(2)Ri增大,Ri≈4.1kΩ;减小,。
2.2.4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其他组态
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1)电路组成
如图2-38(a)所示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基极是信号的输入端,发射极是输出端,集电极则是输入、输出的公共端,所以称共集电极电路。又因从发射极输出信号,又称射极输出器。
图2-38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2)静态分析
由图2-38(b)所示直流通路可列方程
VCC=IBQRB+UBEQ+IERE=IBQRB+UBEQ+(1+β)IBQRE
则
(2-32)
ICQ=βIBQ (2-33)
UCEQ=VCC-IEQRE≈VCC-ICQRE (2-34)
(3)动态分析
由图2-39(a)所示交流通路和图2-39(b)所示交流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
图2-39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① 电压放大倍数
式中
则
(2-35)
一般,故。这表明共集电极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数值相近,相位相同,即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所以,共集电极电路又称射极跟随器。
尽管共集电极电路无电压放大作用,但输出电流比输入电流大,因此,它具有电流放大与功率放大作用。
② 输入电阻Ri
输入电阻
(2-36)
射极输出器输入电阻高,可达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③ 输出电阻Ro。由于,当一定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说明射极输出器具有恒压输出的特性,所以输出电阻很小,输出电阻
(2-37)
射极输出器输出电阻很小,一般为几欧至几百欧。
如图2-40所示为按照射极跟随器原理图搭建的仿真电路图,设置好交流电源参数,在虚拟示波器上仿真得到输入(A通道)和输出(B通道)波形,如图2-41所示,从仿真波形图上我们可直观地看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差别不大,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是同相的,电压放大倍数约等于1,故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没有电压放大能力。
图2-40 仿真电路图
图2-41 仿真波形图
射极输出器虽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输入电阻高和输出电阻低的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在电子测量仪器中,应用射极输出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使之具有较高输入电阻,可提高测量仪表的精度;应用射极输出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可使放大电路具有很低的输出电阻,可提高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射极输出器也可接在两级放大电路之间,作阻抗变换用,在中间起缓冲作用。
2.共基极放大电路
(1)电路组成
共基极放大电路如图2-42所示。它由发射极输入信号,从集电极输出信号。基极旁路电容C2对交流短路,因而使基极交流接地,即基极是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故称共基极放大电路。
图2-42 共基极放大电路
(2)静态分析
由图2-43所示的直流通路可看出,其直流通路与图2-33所示分压式偏置电路的直流通路相同,其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也与分压式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2-43 直流通路
(3)动态分析
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44所示。
图2-44 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① 电压放大倍数
式中,则
(2-38)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与共射电路相同,但相差一个负号,共基极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同相位。
② 输入电阻Ri。输入电阻,经简化得
(2-39)
共基极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小,一般为几欧至几十欧。
③ 输出电阻Ro。输出电阻
Ro≈RC (2-40)
如图2-45所示为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仿真电路图,设置好交流电源参数,仿真得到输入(A通道)和输出(B通道)波形,如图2-46所示,从仿真示波器的设置上可以看出,A通道(输入红色的线)的VOLTS/div的挡级为5mV/div,B通道(输出蓝色的线)的VOLTS/div的档级为20mV/div,由此可以看出,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大很多,实现了电压的放大,并且输出与输入波形同相。
图2-45 仿真电路图
图2-46 仿真波形图
综上所述,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是:电流放大系数小于1,电压放大倍数较高,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共基极电路的高频特性较好,常用于高频电子线路中。
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比较
综上所述,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的特点归纳如下:
① 共射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居三种电路之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作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② 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流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常采用射极输出的形式。
③ 共基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是三种接法中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常作为宽频带放大电路。
如表2-1所示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比较。
表2-1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比较
2.2.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由于场效应管也具有放大作用,如不考虑物理本质上的区别,可把场效应管的栅极(G)、源极(S)、漏极(D)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相对应,所以利用场效应管也可构成三种组态电路,它们分别称为共源、共漏和共栅放大电路。虽然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与晶体管的类似,首先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场效应管工作在放大区,其次要有合理的交流通路,使信号能顺利传输并放大。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方法也与晶体管的类似,先静态分析后动态分析。
由于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且种类较多,故在电路组成上仍有其特点。
(1)自偏压电路
由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构成的共源放大电路如图2-47(a)所示,C1、C2为隔直耦合电容,CS为源极电阻旁路电容,它们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近似为零;RD为漏极负载电阻,起到将输出电流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作用;RG为栅极电阻,用以提供栅源间直流通路。该电路利用漏极电流IDQ在源极电阻RS上产生的压降,通过RG加至栅极以获得所需的偏置电压。由于场效应管的栅极不吸取电流,RG中无电流通过,因此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偏压UGSQ=-IDQRS。这种偏置方式称为自给偏压,也称自偏压电路。
图2-47 共源放大电路
必须指出,自给偏压电路只能产生反向偏压,所以它适用于耗尽型场效应管,而不适用于增强型场效应管,因此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只有达到开启电压后才能产生漏极电流。
(2)分压式自偏压电路
图2-47(b)所示为采用分压式自偏压电路的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图中RG1、RG2为分压电阻,将VDD分压后,取RG2上的压降供给场效应管栅极偏压。由于RG3中没有电流,它对静态工作点没有影响,所以,由图不难得到
(2-41)
由式(2-41)可见,UGSQ可正、可负,所以这种偏置电路也适用于增强型场效应管。
2.动态分析
如果输入信号小,场效应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可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来分析。对照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找出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在输入回路,三极管用输入电阻rbe等效;而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rgS极高,所以场效应管的输入回路(g,s极间)可看成开路。
在输出回路,三极管用一个受控电流源βiB等效;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id(输出电流)主要受栅源电压ugs(输入电压)控制。这一控制能力用跨导gm表示,即ΔiD=gmΔugs,或用id=gmugs表示。因此,在输出回路可用一个受栅源电压ugs控制的受控电流源id=gmugs等效,电流源的方向由ugs的极性决定。
用等效电路法计算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其步骤与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基本相同。如图2-48所示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图2-48 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① 电压放大倍数Au
,式中
(2-42)
式中,负号表示共源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
由于一般场效应管的跨导gm只有几毫西,故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比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小。
② 输入电阻Ri
Ri=RG3+(RG1∥RG2) (2-43)
通常,为提高输入电阻,选择RG3≫(RG1∥RG2),故Ri≈RG3。
③ 输出电阻Ro
Ro=RD (2-44)
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主要特点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主要优点是输入电阻极大、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但由于场效应管的跨导gm较小,所以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电压倍数较低,常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由于MOS管制造工艺简单、占用芯片面积小、器件特性便于控制、功耗小,所以,MOS管放大电路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2.2.6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1.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大多数放大电路,需把微弱的毫伏级或微伏级的输入信号,放大成足够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去推动负载工作,所以,必须采用多级放大电路进行连续放大,以满足放大倍数和其他性能方面的要求。如图2-49所示为多级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其中输入级和中间级主要用作电压放大,推动级和功率输出级用作功率放大,以满足输出负载所需要的功率。
图2-49 多级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2.级间耦合形式和特点
多级放大电路中,两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形式称级间耦合。级间耦合要满足以下要求:各级静态工作点要合适;信号能从前级顺利地传送到后级,还要满足一些技术指标的要求。常用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近年来,光电耦合发展得很快。
(1)阻容耦合
如图2-50所示,前级的输出通过电容C2与后级的输入电阻Ri2连接起来,所以称阻容耦合。利用电容具有隔直流、耦合交流的作用,使前后两级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而交流信号则可通过电容从前级传送到后级。它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应用广泛。由于耦合电容的作用,不能放大直流和缓慢变化的信号。
图2-50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直接耦合
如图2-51所示,前级的输出端直接与后级的输入端连接。由于前后两级放大电路直接连通,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影响,温度造成的直流工作点漂移会被逐级放大,温漂较大。但它的频率特性好,不仅能放大交流信号,还能放大直流或缓慢变化的信号,所以,又称直流放大电路。由于直接耦合无大电容、无变压器,是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
图2-5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直接耦合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所带来的问题远比阻容耦合严重。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前、后级的静态工作点之间互相影响问题;另一个是零点漂移问题。
① 前后级静态工作点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在阻容耦合电路中,各级之间用电容隔开,直流通路是断开的,因此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而直接耦合电路前后级之间存在直流通路。当某一级的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时,其前后级也将受到影响。所以,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既能有效地传递信号,又要使每一级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② 零点漂移问题。所谓零点漂移,是指一个理想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其输出电压应保持不变(不一定是零),但实际上,把一个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接(ui=0),测其输出端电压时,却可以发现有如图2-52中记录仪所显示的那样,它并不保持恒值,而有忽大忽小缓慢地。无规则地变化的输出电压,这种现象就称为零点漂移。
图2-52 零点漂移现象
零点漂移产生的后果是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后,这种漂移就伴随着信号共存于放大电路中,难以分辨。如果漂移量大到足以和信号量相比时,放大电路就无法正常工作了。因此,必须知道产生漂移的原因,并相应地采取抑制漂移的措施。
产生零点漂移的因素是任何元器件参数的变化,包括电源的波动,都将造成输出电压的漂移。但是实践证明,温度变化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因素。在阻容耦合的放大电路中,由于耦合电容的作用,这些变化很缓慢的信号,不会传到下一级放大电路。在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各级漂移当中,又以第一级漂移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在直接耦合电路中,第一级的漂移被后级电路逐级放大,以致影响到整个放大电路的工作。所以,抑制漂移要将重点放在第一级。衡量一个放大器的零点漂移,不能只看它的输出电压漂移了多少,还要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有多大。因此,零点漂移一般要折合到输入端来衡量。
抑制零点漂移的具体措施如下。
(a)选用温漂小的元器件。
(b)电路元件在安装前要经过认真筛选和“老化”处理,以确保质量和参数的稳定性。
(c)为了减小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漂移,要采用稳定度高的稳压电源。
(d)采用温度补偿电路。
(e)采用调制型直流放大器。
(f)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3)光电耦合
极与极之间利用光电耦合器来传送信号的方式,称为光电耦合,如图2-53所示。图中,VT2为光电耦合器,它把发光器件(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接收器件(光电晶体管)互相绝缘组合在一起,当输入回路加入电信号后,iC1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输出回路的光电晶体管受到光照后产生相应光电流变化iC2,然后输出。由此可见,光电耦合可以实现信号的传递,而且由于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在电气上是相互隔离的,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干扰和系统噪声。
图2-53 光电耦合放大电路
3.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级可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来分析动态参数。
(1)电压放大倍数
如阻容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2-54所示。前级的输出电压uo1,就是后级的输入电压ui2,而后级的输入电阻Ri2,就是前级的交流负载RL1,即uo1=ui2, RL1=Ri2。
图2-54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二级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n级放大电路,其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即
(2-45)
工程上放大倍数常用分贝(dB)表示的定义是
用增益表示多级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时,可把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转化为各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之和,即
(2-46)
(2)输入电阻Ri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路Ri,即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即
Ri=Ri1 (2-47)
(3)输出电阻Ro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即为最后的第n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即
Ro=Ron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