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棒孢霉褐斑病
又称柑橘褐斑病、柑橘棒孢霉叶斑病、柑橘棒孢霉斑病。病害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侵染当年生成熟嫩梢和果实。病斑圆形或不正圆形,大小3~17mm,一般5~8mm。发病初期,在叶面散生浅色小圆点,后渐扩大,形成穿透叶两面、边缘略隆起深褐色、中部凹陷黄褐至灰褐色的典型病斑,此斑外缘具明显的黄色晕环。一张叶上,常出现病斑一至数个,少数叶多达十余个。在柑橘溃疡病发生区,两者病斑易混淆,应注意区别。天气潮湿多雨时,病部长出黄褐色霉丛,即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病部黑腐霉烂。气温高时,叶渐卷曲,重病叶大量焦枯脱落。由于品种不同,上述症状的表现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果实和梢上的病斑近圆形,褐色内凹,大小2~4mm,病斑外缘微隆起,周围无明显的黄色晕圈。果上病斑较光滑,木栓化龟裂程度小或不裂开,隆起度无溃疡病斑突出,中部凹区较宽坦。
Corynespora citricola,属真菌界无性型子囊菌。分生孢子梗丛生于子座上,子座由假柔膜组织融结成,不规则圆形或球形,深褐色,大小30~90μm。孢子梗顶端孔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孢梗之端部另长出一小节再孔生出孢子;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埋生于基物内,外生菌丝分枝多,有横隔膜,无色光滑,大小为1.5~5μm。群体生长时菌落灰白色,疏松,生长迅速。分生孢子梗棍棒状,直立或稍曲,橄榄褐色,端部钝圆并具一生长孔,基部膨大呈圆球形,单生或2~24根丛生。孢子梗宽4.2~6.9μm,长84~244μm,具隔膜3~7个。当培养基质地呈半固态时,分生孢子梗多由外生营养菌丝分化形成,单生,偶有数根丛生,个别有分枝现象。从寄主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无色至浅褐色,倒棍棒形,光滑,稍曲,端部钝圆,单生或2~3个串生。分生孢子大小(4.2~7.0)μm×(65.1~113.5)μm。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长度可达245μm,3~5个隔膜。
分生孢子在26℃下保湿培养,4h左右基本都能萌发,在蒸馏水中发芽率为95.6%;在1%葡萄糖液中为97.4%,菌丝生长很快;在5%甜橙叶浸出液中为95.6%。能萌发产生芽管的细胞,都在分生孢子两端,中部细胞从未见过萌发。
柑橘棒孢霉褐斑病病叶上的病斑放大
柑橘棒孢霉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菌在坏死组织中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梗越冬,暖热地区分生孢子也可越冬。次年春季,产生侵染丝,从叶面气孔侵入繁殖,8~9月出现大量病斑。继后,从新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叶内潜育或形成小病斑越冬,翌年4~5月,再次出现为害高峰,干燥气候下发病轻,雨日多或橘园通风透光差、修剪不好的果园发病重。
根据在贵州进行的调查,常见品种都可受到侵染,橙类发病相对较重,橘类次之,柚类偶见。就树龄和寄主生长期而言,老年树重于幼树,春梢及成熟叶片重于夏、秋梢和嫩叶。一般情况下,此病不会造成严重灾害。目前,褐斑病经济重要性虽不大,但应引起关注和监测。
(1)加强橘园管理,抓好科学用水和用肥,合理修剪,培育壮树,提高寄主的自身抗病性。(2)合理防治矢尖介壳虫和柑橘红蜘蛛等害虫。(3)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60%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