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构变化的汽车终端消费群体
简单地说,汽车终端市场的消费群体就是“车主”,包括有车的人和没车会开车的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71亿人。美国人口约是3亿人,其汽车保有量是2.2亿,也就是说按人口计算,美国汽车的保有量几乎是70%。
汽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程度,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按数据来看,整体上,我国整车消费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对我国人来说,汽车目前还是个“大件消费品”,而在发达国家,只算是一个“工具”。
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体现在下图所示的两个方面。
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车辆已经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工具。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车辆是为了出行更加方便,所以驾驶里程数大幅提升(汽车大部分的保养维修都是根据驾驶里程来确定的)。同时,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消费者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生活,所以愿意为了节省时间、安全驾驶支出更多的费用。
毫无疑问,汽车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但会开车不等于懂车,大量购车群体的需求还是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不懂车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这样的消费结构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关链接:汽车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新车,今后几年将完全进入后市场,配件、服务需求强劲。
此外,高档车市场份额增加,这类车主消费慷慨,专修此类车型的商业机会不容错过。大量涌现的报废车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商机提前出现。
2. 保养维护比修理重要
随着车联网落地,车辆的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虽然可能导致故障率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主机厂借助车载计算机和传感器,可以预先判断故障,这会大大降低非正常故障的发生率。保养和维修的智能化、个性化会改变现有的4S服务模式。
3.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在向后市场加速渗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车主对线上服务咨询、询价、发现最优服务商的需求在增长,这使得很多风险投资开始向后市场的O2O投资。主机厂、汽车门户和垂直网站、中小创业者都已经在尝试建立自己的O2O网站,试图建立配件商、服务商、车主的B2B2C平台。
4. 借助互联网的后市场连锁将挑战4S店连锁体系
随着新车销售放缓,主机厂的4S店扩张也遇到瓶颈,盈利能力下滑困扰着大多数4S店。如果未来不走向互联网,4S店的售后基本无力进行服务品牌营销。
另外,过去10年多数全国性的快修连锁都宣告失败,但互联网在客户、服务商、竞价等领域可以发挥资源集约化优势,这使得困扰后市场的众多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由于在质保期外的存量汽车规模已经大于新车和在质保期内的车辆,而这部分车辆的服务需求更强,互联网连锁服务体系一旦成功,有可能逆转5%的4S店获得50%的后市场服务利润的现状。
5. 商用车和专业车队的服务外包需求将越发显著
随着整个社会对公平、透明的要求增高,专业的服务机构会更好地满足商用车与公务用车的需求。与此同时,物流卡车车队规模扩张,比如诞生1万辆卡车的物流车队。随着共享汽车、租车公司规模扩张,都会使服务于这类专业车队的机构有全新商业机会。
6. 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业务从B2B转向B2C
随着近年来新车增速放缓,主机厂开始追求后市场顾客满意度和利润,对于零部件商而言就意味着主机厂利润降低。比如主机厂接受更多的顾客索赔要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再比如主机厂大幅压低售后配件采购价格等。不甘受制于主机厂的一些跨国零部件公司已经开始关注B2C和零售终端。
知名零部件商通过新品牌、电商、自建终端等模式进入后市场的B2C领域,将深刻改变现有的汽车终端市场格局,随着更多后市场人才加盟这类零部件企业的B2C团队,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将逐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