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展开的手段
中招考试作文,字数一般要求在600字左右,而高考作文字数则一般要求在800字以上。
在我们看来,600字,800字,字数并不多,但是,不少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却感到相当困难,无法有效地展开文章,常常是枣核解板——没几句(锯),以至达不到字数要求。
无法有效展开文章,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感觉文章的题目太大,无从着手,无从下笔。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深味庖丁经验,要学会分析,学会分解,胸有全牛,目无全牛。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当初,庖丁解牛之时,一样的无法下手,一样的手足无措。但“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经过观察、实践,聪明的庖丁最终还是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顺着牛体天然的肌理下刀,从筋结、骨节间的空隙运刀,所以刀锋丝毫没有受到损伤,一头全牛,便“然已解,如土委地”。(《庄子·庖丁解牛》)
我们要像庖丁一样,将全牛肢解为各个部分,但是肢解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是一头全牛。
当我们接触一个题目,一个主题,就如庖丁眼中的全牛一样,它内在的脉络、层次如何,是隐含在题目、主题之中的,是潜在的,是规律的,我们通过分析、研究、挖掘,是完全可以发现、完全可以掌握的。
发现、掌握了文章内在的脉络、合理的层次,按照脉络,分层论述,文章就会轻松、自然地展开了。
有了层次,有了脉络,字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工作中,我们常常苦于某些领导的讲话:我今天讲三点意见……
但是,三点之中,第一点有几个小点,第二点也有几个小点,第三点还有几个小点……累积下来,讲话就显得连篇累牍、长篇大论。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的文章中,给“党八股”列举了八条罪状,其中,“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你们去看一看中药铺,那里的药柜子上有许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面贴着药名,当归、熟地、大黄、芒硝,应有尽有。这个方法,也被我们的同志学到了。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
当然,这些讲话、演说、文章、图书、报告的一个致命缺陷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但是,它从反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借鉴。我们从另一面去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难题就不再成为难题。
我们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脉络,借用庖丁的经验方法,分析主题的实质,分解文章的层次,厘清文章的脉络,确定写作的思路,赋予文章生动、独到的思想、观点,言之有物,论之合理,那么,我们不就有了一篇篇幅适中、主题鲜明的文章了吗?
所以,层次是文章展开的绝对有效的手段。
层次又如何展开呢?
层次的展开似乎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难,关键是难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上。一旦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问题就由难转易,由繁到简了。
小学老师很聪明。
在教学生写苹果的时候,小学生不会写,无从下手,无法展开。
老师说:很简单。我告诉大家8个字,文章就可以写出来了。哪8个字呢?就是:看看,闻闻,摸摸,尝尝。
看看,通过视觉感受苹果的色形,从视觉的角度写苹果的外观、形状。
摸摸,通过触觉感受苹果的质地,从触觉的角度写苹果的质地、质感。
闻闻,通过嗅觉感受苹果的气味,从嗅觉的角度写苹果的气味、香味。
尝尝,通过味觉感受苹果的味道,从味觉的角度写苹果的味道、口感。
好了,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学生感觉具体了,思路清楚了,可以操作了,于是,苹果就被非常形象、非常具体地描写、刻画出来了,一篇文章也就轻松地完成了。
如此的例子,大家可能会觉得过于简单,过于小儿科、小学化,但毋庸置疑,它非常有效,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大家回顾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哪个问题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解决的方法?我们学过、读过的每一篇文章,哪一篇文章没有自己的层次,没有内在的脉络?
我们只要思考,只要分析,总是可以找到问题的前因后果、解决方法;找到了问题的前因后果、解决方法,我们也就找到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展开方法。
文章的层次出来了,每一个层次内部,又有自己的小层次,把所有层次的内容表达出来,书写出来,文章就完成了,字数要求也达到了。
当然,文章的层次之间要注意衔接、过渡、照应。
仍拿一篇小学的课文做例子:
花园 果园
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
有桃树,有梨树,还有苹果树和山楂树。
春天来了,
桃花开了,梨花开了,
苹果花和山楂花也开了,
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到了,
桃子熟了,梨子熟了,
苹果和山楂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
文章很简单,但层次、过渡、照应、因果关系,一应俱全,且非常自然。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注意主题的分析、脉络的把握、层次的分解,注意层次的过渡、照应,文章就可以有顺序、自然地展开了,而600字、800字的写作要求便不在话下,甚至有些时候,三五千字、十万八万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都不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