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梳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宋]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唐代中后期,女性们盘梳高髻之风导致了插梳风尚的流行。最初,女性们在髻前单插一梳,梳上錾刻精致绝美的花朵纹样。之后发梳的数量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到了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的情况。诗人王建《宫词》诗云:“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耸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形象地描绘出唐代女性发髻的优美造型及发髻上簪钗和发梳的复杂程度。在唐人张宣绘《捣练图》〔2.46〕和晚唐《宫乐图》〔2.47〕中都有插发梳的仕女图像。
2.46 [唐]张宣《捣练》局部
2.47 [唐]《宫乐》局部
五代至宋代插梳之风更盛,簪插的数量也更多,如敦煌莫高窟彩绘绢本《南无药师琉璃光佛》〔2.48〕、《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图》〔2.49〕、《水月观音图》〔2.50〕、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宝宋代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2.51〕中女性供养人都为盛装且满头插梳的形象,有的在发髻后方还插有一把雕花大梳。宋代女性仍流行在头上插梳,且奢华程度也达到了历史巅峰。宋代词人辛弃疾《鹧鸪天·和陈提干》词云:“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描写的就是妇女插梳的形象。此外,宋代词人欧阳修《南歌子》“龙纹玉掌梳”、李珣《浣溪沙》“镂玉梳斜云鬓腻”等也都是描写梳子的美词。
2.48 [五代]《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局部(敦煌莫高窟彩绘绢本大英博物馆藏)
2.49 [五代]《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局部 天福四年(939)绢本设色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2.50 [北宋]《水月观音》局部绢画敦煌
2.51 [北宋]轴《报父母恩重经变》局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唐代发梳实物如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梦蝶轩藏唐代鎏金花卉纹银梳〔2.52〕;唐代鹦鹉牡丹纹银梳〔2.53〕。唐代还流行一种套于梳齿背面,手指大小的金梳背。其实物如西安市南郊出土的唐代金筐宝钿卷草纹梳背。梳背为半圆形,在指头大的梳背上,将细如发线的金丝掐制成卷草、梅花形状焊接在梳背的两面,周边还镶嵌一圈直径0.5毫米如针尖般大小的金珠〔2.54〕。无论是金丝,还是金珠,焊口平直,结实牢固,堪称中国古代掐丝和炸珠焊接工艺的伟大杰作。
2.52 [唐]鎏金花卉纹银梳高8.2厘米、宽11厘米(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梦蝶轩藏)
2.53 [唐]鹦鹉牡丹纹银梳(高8.6厘米、宽11.5厘米)
2.54 [唐]金筐宝钿卷草纹梳背高1.7厘米、厚0.05厘米、重3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据陆游《入蜀记》卷六记载,西南一带的妇女“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支,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这种大梳加步摇簪的形式被美誉为“冠梳”。因为象牙梳、白角梳质料易断,因此“接梳儿”盛行。制梳也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制梳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号,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团行”条记有“官巷万梳行”,“铺席”条记有“官巷内飞家牙梳铺”,“偌色杂货”条记有“接梳儿”等。当时临安梳子行当名和品名,如江西彭泽南宋墓出土月形双狮戏球纹银梳就錾有“江州打造”“周小四记”字号〔2.55〕。该银梳为银片镂空、錾刻而成,由里向外分为四层:第一层,花瓣纹一周,正中刻“周小四记”,为工匠款识;第二层,五瓣梅花纹,底地錾刻鱼子纹;第三层,镂刻双狮戏球纹饰,对弯的两端各錾刻牡丹花;第四层,另一银片錾刻出连珠纹、四叶纹样用来裹沿。这种梳子齿薄如纸,很难插入发间,应当是作系结固定在发髻上,作压发、固定发髻或纯装饰之用。
2.55 月形双狮戏球纹银梳
2004年江宁区江宁镇建中村宋代古墓出土一对荷花卷草纹玉梳〔2.56.a〕和牡丹缠枝纹玉梳〔2.56.b〕。这对玉梳以和田玉制成,长13.7厘米,宽5.1厘米,厚0.3厘米,形状呈半月形,大小与成年人的手掌相似。玉梳的梳齿制作规整,在仅1厘米宽的梳背上采用透雕工艺,精妙地琢出三朵盛开的牡丹和两朵含苞待放的花蕊,其间辅之以缠枝枝叶,构图疏朗雅致。而镂空最细处只有两三毫米,显示出南宋时期工匠高超的琢玉技巧。
2.56.a [南宋]荷花卷草纹玉梳
2.56.b [南宋]牡丹缠枝纹玉梳
据《武林旧事》卷六“小经济”条记载,当时象牙梳染色和重染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小本生意,称为“小梳儿、染梳儿、接补梳”。这些精工细作的冠梳价值万金。成书于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清异录》中描写“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资,喜游冶,曾为娼妓玉润子造绿象牙五色梳,费钱近20万。”高髻大冠的流行,使得奢靡之风日盛,宋太宗曾屡发禁令加以整肃。稍后,宋仁宗因厌恶宫中使用大冠梳的侈靡风气,下诏禁止以角为冠梳,并严令规定梳、冠最多阔一尺、长四寸,其质地也改用鱼脑骨、象牙、玳瑁等制造。到南宋早期,大冠梳一般只用在礼仪场合,日常生活中已少见。
宋代以后,梳篦的式样变化不大。直至明清,中国古人的梳篦样式基本沿袭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