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课时 设计师职业知识——建筑效果设计基础
2.1.1 建筑效果图形式
建筑设计的成果表达即建筑表现,历来都是建筑学及相关领域课题研究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建筑设计的操作对象不断丰富,设计表达的途径和成果更在数字技术媒介的影响和支持下日新月异。从手绘草图、工程图纸到计算机辅助绘图,从实体模型到计算机信息集成建筑模型,乃至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影像的设计制作,各种设计表达方法和手段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更新交替,发挥着各具特色的影响和作用。
建筑表现这个名词进入人们的生活也就是在近几年的时间,简单地说,效果图就是将一个还没有实现的构想,通过笔、计算机等工具将其体积、色彩、结构提前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个物体。现阶段主要用于建筑业、工业、装修业。
效果图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向下细分有建筑效果图、装修效果图、工业产品效果图等,其中常见的有下面几类。
1.广告效果图
这种效果图表现方法是重点突出建筑周边的环境、绿化,对建筑本身的表现要求很少。再就是对这类效果图的色彩更加强调,特别是在冷暖色对比、整个图片的色彩饱和度、明暗对比方面都相对更艺术化、理想化。这类效果图多被一般建筑商看好,也很能让普通老百姓接受,优点是视觉效果很好、容易吸引购房者,缺点是可信度低,往往开发商根本达不到效果图上的预期效果,如图2-1所示。
图2-1 广告效果图
2.照片效果图
这种表现方法重点在于整个建筑真实再现,通常这类效果图画面比较灰,对周边环境的真实性要求较严谨,尽可能追求照片效果。制作方法一般需要通过大量真实数码图片进行合成。优点是可信度高,通过它基本能想象出整个建筑完工后的效果。缺点是制作难度较大,视觉冲击力不是很好。但这类效果表现技法是一个发展方向,原因很简单,人们渐渐不太相信那些看上去很完美的效果图图片了,如图2-2所示。
图2-2 照片效果图
3.结构效果图
该类效果图表现技法主要针对的人群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人群和建筑师,重点在于努力将建筑的自身美体现出来,如图2-3所示。
图2-3 结构效果图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财富也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就是以“物为本源”的价值观转变成以“人为本源”的价值观。
随着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室内设计成为更贴近公众需求的一种设计模式,在人类从事的建筑活动中,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目标都是一致的,同是为创建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空间而工作。但从设计肩负的任务、内容和设计主体对象多方面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由于这种区别存在并影响其各自发展,也就决定了室内设计在建筑活动中,将肩负起更重要的社会职责。
室内设计肩负的工作,是在建筑设计完成原型空间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设计。目的是把这种原型空间通过再设计升华,获得更高质量的个性空间。这种按照具体空间再次进行的个性化设计,创造出的空间是更接近使用者需求的空间,是完全不同于原型空间的一种更富于人情味和艺术化的空间境界。室内设计所面对的主体对象多是具有强烈性格的个人,因此室内设计必须采取特殊性原则进行设计,这样就决定了室内设计的严谨性和狭窄性,室内建筑师也就不具备更大的自由度,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创造。在创造过程中还允许使用者的参与和选择,这就更增加了创作时的难度和心理压力。但是正因为这种面对面的设计,又给室内设计带来了无限机遇和优势,更容易贴近使用者的需求,获得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2.1.2 建筑效果设计原则
建筑装饰是一门语言艺术。本节将针对建筑装饰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简述,这部分内容对于欲从事效果图制作的读者会有所帮助,对于后面的深入学习也是一个铺垫。
1.建筑的色彩
色彩是一门学科,在学会设计和制作效果图之前,首先应掌握一些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对于建筑而言,色彩是能够迅速被人感知的因素,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建筑中的物体材料、质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建筑设计中,色彩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建筑设计最终是以其形态和色彩为人们所感知的。色彩使用的好坏,除了对视觉产生影响外,还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色彩还可以创造建筑环境的情调和气氛,也是一种最实际的装饰因素。
建筑效果图的色彩与建筑材料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建筑效果图必须真实反映建筑材料的色感与质感;另一方面,建筑效果图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要表达出一定的氛围与意境,如图2-4所示为住宅楼色彩设计。
图2-4 住宅楼色彩
构成建筑效果图色彩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筑材料,二是天空与环境的色彩。对于前者,必须使用其固有色,以表现真实;而对于后者,创意空间则较大。例如天空既可以是蓝蓝的,又可以是灰蒙蒙的;环境既可以是充满生机的春天,又可以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还可以是夜色或黄昏。
制作效果图时,色彩的运用原则如下。
首先,确定效果图的主色调。任何一幅美术作品必须具有一个主色调,效果图也是如此,这就像乐曲的主旋律一样,主导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氛围。
其次,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主色调强调了色彩风格的统一,但是通篇都使用一种颜色,就使作品失去了活力,表现出的情感也非常单一,甚至死板。所以要在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力求表现出建筑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最后,处理好色彩与空间的关系。由于色彩能够影响物体的大小、远近等物理属性,因此,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空间的大小、比例、透视等视觉效果。例如,墙面大就用收缩色,墙面小就用膨胀色。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效果图的视觉效果。如图2-5所示为购物中心主色调和空间范例。
图2-5 购物中心主色调和空间范例
2.建筑环境处理
室外建筑效果图的环境通常也称为配景,主要包括天空、配景楼、树木、花草、车辆、人物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路灯、路标、喷泉、休息椅、长廊等建筑附属。
对于室外建筑效果图而言,天空是必需的环境元素,不同的时间与气候下,天空的色彩是不同的,也会影响效果图的表现意境。
造型简洁、体积较小的室外建筑物,如果没有过多的配景楼、树木与人物等衬景,可以使用浮云多变的天空图,以增加画面的景观。造型复杂、体积庞大的室外建筑物,可以使用平和宁静的天空图,以突出建筑物的造型特征,缓和画面的纷繁。如果是地处闹市的商业建筑,为了表现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可以使用夜景天空图。
天空在室外建筑效果图中占的画面比例较大,但主要起陪衬作用,因此,不宜过分雕琢,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以免分散主题。如图2-6所示为小区的环境设计。
图2-6 小区环境
3.建筑要素
(1)平衡。
所谓平衡是指空间构图中各元素的视觉分量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不同的形态、色彩、质感在视觉传达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分量的感觉,只有不偏不倚的稳定状态,才能产生平衡、庄重、肃穆的美感。平衡有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之分,对称平衡是指画面中心两侧或四周的元素具有相等的视觉分量,给人以安全、稳定、庄严的感觉;非对称平衡是指画面中心两侧或四周的元素比例不等,但是利用视觉规律,通过大小、形状、远近、色彩等因素来调节构图元素的视觉分量,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给人以新颖、活泼、运动的感觉。例如,相同的两个物体,深色的物体要比浅色的物体感觉上重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要比表面光滑的物体显得重一些。如图2-7所示的手绘图,体现了空间构图的平衡。
图2-7 手绘图
(2)统一。
统一是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制作建筑效果图时也是如此,一定要使画面拥有统一的思想与格调,把所涉及的构图要素运用艺术的手法创造出协调统一的感觉。这里所说的统一,是指构图元素的统一、色彩的统一、思想的统一、氛围的统一等多方面的。统一不是单调,在强调统一的同时,切忌把作品推向单调,应该是既不单调又不混乱,既有起伏又有协调的整体艺术效果。例如,有时为了获得空间的协调统一,可以借助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元素,使不协调的空间得以和谐统一,或者也可以使用适当的文字进行点缀。
(3)比例。
在进行效果图构图时,比例问题是很重要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造型比例;二是指构图比例。
首先,对于效果图中的各种造型,不论其形状如何,都存在着长、宽、高3个方向的度量。这3个方向上的度量比例一定要合理,才会给人以美感。例如,制作一座楼房的室外效果图,其中长、宽、高就是一个比例问题,只有把长、宽、高之间的比例设置合理,效果图看起来才逼真,这是每位从事效果图制作的人都能体会到的。实际上,在建筑和艺术领域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比例关系,那就是黄金分割——1:1.618,这对于制作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不同的问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其次,当具备了比例和谐的造型后,把它放在一个环境中时,需要强调构图比例,理想的构图比例是2:3、3:4、4:5等。对于室外效果图来说,主体与环境设施、人体、树木等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如图2-8所示。
图2-8 构图比例突出主题
(4)节奏。
节奏体现了形式美。在效果图中,将造型或色彩以相同或相似的序列重复交替排列可以获得节奏感。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例如人工编织物、斑马纹等,由于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或者有秩序地变化,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有意识地模仿和运用自然界中的一些纹理,创造出了很多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美丽图案,例如皮革纹理、布匹纹理等,很多都是重复美。
节奏就是有规律的重复,各空间要素之间具有单纯的、明确的、秩序井然的关系,使人产生匀速有规律的动感。
(5)对比。
有效地运用任何一种差异,通过大小、形状、方向、明暗及情感对比等方式,都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在制作效果图时,应用最多的是明暗对比,这主要体现在灯光的处理技术上,如图2-9所示。
图2-9 学院建筑灯光对比
4.效果图设计审美
效果图设计审美有3个要素:空间构图、色彩、建筑审美。
(1)构图要素之线条。
● 垂直线:显得刚强有力,给人以向上的感觉,使空间有提高之感,但运用过多会使人感到刻板单调。
● 水平线:使人感到宁静、轻松、平稳,使空间有开阔、完整的感觉。
● 斜线:具有运动感,可以活跃气氛,当垂直线或水平线过多时,用斜线加以调节,可起到软化的作用。
● 曲线:它的变化是无限的,可不断改变方向,富有动感,给人以柔和、自由、轻松的感觉。
● 形和体:在同一空间中过多地出现某一种形体,会产生呆板、单调之感,若在方形的基础上增加球形灯或曲线花瓶或曲线纹理,这样空间就开始活跃起来。如图2-10所示为建筑线条的设计应用。
图2-10 建筑线条的应用
(2)协调、统一原则。
如果过于协调统一,将会单调、沉闷。一个好的设计应既不单调也不混乱,既有起伏变化又有协调统一。
(3)比例、尺度。
比例是指物体长、宽、高3方面度量的关系,只有比例和谐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最佳比例为黄金分割点(0.618)。尺度是指和人体保持相应的尺寸与大小的关系,如局部小,可通过对比衬托出整体的高大。
(4)均衡与稳重。
均衡指空间前后左右各部分的关系,如对称均衡显现了严肃庄重、明显完整的统一性,不对称均衡则有轻松活泼的效果。稳重是指空间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可从大小、形状、色彩、质地上决定,如深色比浅色重,粗糙比光滑重。如图2-11所示为高层建筑设计时的比例和均衡应用。
图2-11 高层建筑的比例和均衡应用
(5)节奏、韵律。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有3种,即连续、渐变、交错(一隐一现、一黑一白、一冷一暖、一大一小、一长一短)。
(6)色彩。
处理好协调与对比、统一与变化、主景与背景的关系,先确定好主调,如大面积不宜过于鲜艳,小面积可提高亮度、饱和度。暖色、亮色具有扩散效果,显得体积大;冷色、暗色则具有内聚效果,显得体积小,如图2-12所示。
图2-12 建筑色彩设计
5.效果图的构图
(1)黄金分割法。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该部分之比,其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图2-13所示。
图2-13 黄金分割构图
(2)九宫格。
“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分出9个小方格,以便对照字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九宫格的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3格称为“上三宫”,下面3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九宫格构图也称井字构图,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9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4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强,左面比右面强。如图2-14所示为中国典型四合院的宫格布局。
图2-14 四合院的宫格布局
(3)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4份,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安放主体的位置。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了安全感、和平感、庄重感及神秘感,也存在着呆板等缺陷,适宜表现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古建筑题材,可产生中心透视效果,如神秘感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中。所以说不同的题材应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如图2-15所示。
图2-15 高层十字形构图
(4)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呈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使用时效果最好。三角形构图可产生稳定感,倒置时则不稳定,可用于不同景物,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5)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3份,每一份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向选择。这种画面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近景等不同景别。
(6)A字形构图。
A字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以A字形的形式来安排画面的结构。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可表现高大自然物体及自身存在这种形态的物体。如果把表现对象放在A字顶端会合处,此时是强制式的视觉引导,让人不想注意这个点都不行。在A字形构图中不同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画面动感效果,而且形式新颖,主体指向鲜明,但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构图方法,需要经验积累。
(7)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既动且稳,可用于各种幅面的画面,这需要根据题材的对象来选择。表现题材时,远景俯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一般情况下,S字形构图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也可以使用不同方向的构图,如图2-16所示。
图2-16 S字形构图
(8)V字形构图。
V字形构图是最富有变化的一种构图方法,其主要变化是在方向上的安排或倒放、横放,但不管怎么放,其交合点必须是向心的。双用V字形时,能使单用V字形构图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单用时画面不稳定的因素极大,双用时不但具有向心力,而且稳定感得到了满足。正V形构图一般用在前景中,作为前景的框式结构来突出主体。
(9)C形构图。
C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洁明了。然而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必须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在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10)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粗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图,主要是利用主体安排在圆形中的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震撼的,视点安排可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的构图结构,也可偏离中心的方位,如左上角或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了。
如果摄取内圆叠加形式的组合,产生的多圆连环的光影透视效果是激动人心的,如再配合规律曲线,则所产生的效果更加强烈,如炮管内的来复线,既优美又配合了视觉指向。
(11)W形构图。
W形构图具有极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人物的近景拍摄。其在背景及前景的处理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运用此种构图,需要寻求细小的变化及视觉的感应。
(12)口形构图。
口形构图也称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他框架等作为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们的视觉经验,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如图2-17所示,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图2-17 建筑口形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