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参考文献

[1]吕舟.关于“文化空间”的保护[J].文物保护工程,2009,2.

[2]张毅.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3]侈玉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完整性保护[J].城市文化,2013,4.

[4]付雨千,刘松茯.昂昂溪中东铁路保护建筑群研究[M].宁波保国寺大殿学术研讨会,2013.

[5]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6]龚春荣.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7]佟玉权.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完整性保护[J].城市文化,2013,4.

[8]周浩,李莉萍.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以昆明市文明街片区为例[EB/OL].(2003-05-19)[2006-06-20].http://www.zhulong.com.

[9]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4,15(5).

[10]刘阳,赵和生.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探究——“泛新天地现象”的思考[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4):130-131.

[11]肖金亮.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12]顾方哲.美国波士顿贝肯山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13]舒连响.试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

[14]闰星光.浅析横道河镇俄式建筑的历史价值与保护规划的必要性[M].海林市文物管理所,2011.

[15]郭湘闽.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区复兴[J].新建筑,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