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文学翻译是否可以发挥?
在另一单元(I Want Beauty in My Life)的短文中,我们谈了文学翻译不宜过度解释。不过度解释这个基本原则绝对必要,但是关键是“过度”一词怎么界定。空谈其实毫无意义,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两个参考译文吧。
参考译文一共有618个汉字,参考译文二则仅有528个汉字,相差90个字。把320个英文词翻译成中文后居然有90个汉字的差别,不能算不大。显然两个译者的处理方法肯定不同,翻译理念也有差异。比如说,参考译文一在下面的地方都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发挥:
1.却又强烈地教我无可抵御(overwhelmingly strong)
2.为攀这极乐至悦之峰(ecstasy so great)
3.那种寒意教人光想就要发颤了(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4.仿佛也就具体而微地提早映现在眼前(in a mystic miniature, prefi guring ...)
5.此景原应天上有(too good for human life)
6.我眼见,也目睹(children of famine, victims...)
7.就生命真谛而言(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我们核对原文后,发现所有这些添加均非空穴来风,原文文字虽没有,却蕴含在语境内。这些添加当然就增加了译文的长度。反观参考译文二,在所有上面的例子中基本没有发挥,或有发挥,但发挥幅度不大:
1.极为强烈
2.这喜悦堪称极致
3.一个颤抖的灵魂
4.我在一个神秘的小天地里,预先见到了的天堂
5.可望而不可即
6.饥饿的孩童……(没有添加眼见、目睹等动词)
7.对人生的……
这种不同应看作是风格之异,而非优劣之别,其根源也许是文学翻译理念的差异。只要你决定翻译,不管文学还是非文学,一定程度的发挥在所难免。但是任何添加都有潜在偏离原文的危险,至少会转移原文的侧重,比如overwhelmingly strong翻译成“却又强烈地让我无可抵御”,就是把原文很简单的短语拔高成句子,无意中抬高了原文的地位,这也是一种偏离原文的表现。但是,参考译文二翻译成“极为强烈”却又略显不足,因为原文overwhelmingly的接受方一定是人,而“极为”明显缺少那个含义,只是客观描述。于是译者的判断就决定了取舍之不同,反正无法百分之百准确,就挑选一个。怎么选呢?此时译者本身的特质就起了作用。有不同翻译理念的译者就会选择不同的译法。锲而不舍的译者也许还会去寻找更准确但又不甚发挥的译法,但是翻译的目的考量也许会促使译者就此放弃,不再继续推敲,毕竟这样的译法已经“够好了”(参考本书短文“够好了理论”)。
上面说的主要是文学作品,非文学文本,特别是较正式的文本,发挥的余地就狭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