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年画 (赏年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 西周时代就产生了明确的孝观念

从西周开始,在《诗经》《尚书》中,尤其是金文铭文里出现了大量的“孝”字。西周时诗歌总集《诗经·魏风·陟岵》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是羁旅行役的少子思念父母和兄长的真情流露。《毛诗序》说:“《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点明了诗的意旨,突出一个“孝”字。《诗经·大雅·下武》还说武王伐纣,是法则太王、王季、文王的孝行。孝就是法则先祖,就是按先祖意思办事。《诗经·大雅·既醉》也说成王的臣下有孝子、孝行,对于这种孝子及其孝行,要在王朝中转相教导,加以宣扬,使人们效法。

西周时期,已明确出现了孝的观念。在《尚书》中,伪古文不计,共有四处提到了“孝”,分别见于《尧典》《康诰》《酒诰》和《文侯之命》。西周时期随着个体家庭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出于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在周初,周公旦就明确地把“孝”作为一种政治规定,《尚书·康诰》里将“不孝不友”视为大恶,说:最坏的人大家都恨,何况是不孝无情。对不孝的人要上刑罚、不要赦免。《尚书·酒诰》中说: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买卖的所获来孝敬赡养父母,让父母高兴。可见“孝”的对象当为健在的父母。《尚书·文侯之命》说:你继承了你那显赫的祖先唐叔,你能竭尽心智地效行文王武王的道德,因而会合诸侯,夹辅你的君上,你的道德可以追孝你的先祖。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