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有关闵子骞的史料,孔子《论语》和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都有记载,闵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高足。《论语》中曾五次提到闵子骞,他名列孔子七十二贤人之首,在七十二贤人中,闵子骞在德行上和颜回并称。闵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论语》中记载闵子骞是一位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孔子把学生分为“德行、文学、政务、言语”四类特长生,闵子骞与颜回、仲弓、冉伯牛并列于德行科。闵子骞作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德行堪称表率、楷模。闵子骞的德行值得称道的是尊师、孝亲、简朴、高洁四个方面,其中世人最称道的为孝亲。
闵子骞作为孔子的贤德门徒之一,晋代萧广济《孝子传》说,闵子骞与曾参在孔子门徒中最以孝著称。闵子骞曾专门请教孔子道与孝的关系,孔子回答说,道是自然的妙用,孝是人道的至德。用于万物为道,用于人则为孝。事亲孝,事君忠,交友信,临下敬,尽力向善,即使独处室中也不懈其诚,谓之全孝。闵子骞听了这番话后,退而归家,上孝父母,下顺兄弟,动静尽善。三年后,父母兄弟交口称赞,贤德称于天下。所以,孔子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闵子骞是大孝子。他人是不会怀疑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宋代林同《孝诗》赞曰:“参宁杀人者,三至尚逾垣。叹息子闵子,孝哉无闲言。”
晋代萧广济、南朝师觉授《孝子传》也载闵损孝行之事,唐代敦煌遗书《孝子传》说了芦衣顺母的故事后,赞道:“孝子闻于天下。”北宋《闵子骞劝父》砖雕,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闵子骞”三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上共五人,左右为闵之父母,中间为闵氏兄弟三人。小弟正牵着母亲的衣角,不让其离开,大弟独自掩面哭泣。闵子骞躬身拱手,正在劝其父改变主意。民国彩绘中英文对照本《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图》中“单衣顺母”配诗赞曰:“身如冰铁力难加,雨雪霏霏纵断车。继母会心全父志,天孝不敢怨芦花。”
元代高则诚对古代著名“二十四孝子”中“啮指痛心”的曾参与“芦衣顺母”的闵子骞尤其崇拜,这从刘基《送高则诚南征》诗称高则诚“少小慕曾、闵”可证。为了推崇曾参、闵子骞的孝道,选择闵子骞行孝的事迹,谱成南戏之作《单衣记》,全称作《闵子骞单衣记》,事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演贤人闵子骞少时受继母虐待,冬穿芦花单衣却毫无怨言的尽孝故事。明人徐渭《南词叙录》等文献有著录。
《单衣记》原本虽散佚了,但移植或改编本却一直在民间传唱不迭。明初的南戏改本有无名氏《芦花记》及张凤翼《芦花衣》,俱见《曲海总目提要》卷十八。清代以来,改本更多,杂剧有唐英的《芦花絮》,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称《芦花絮》与高则诚的《单衣记》有关,存《古柏堂五种》刊本。高腔有衢州高腔《芦花絮》、金华高腔《芦花雪》、松阳高腔《芦花记》、调腔《芦花记》、岳西高腔《芦花记》、秦腔《芦花计》、莆仙戏《闵子骞》等。乱弹有绍剧及浦江乱弹《芦花记》、豫剧《推车接父》、晋剧《芦花计》、山西梆子《芦花》、粤剧及桂剧《闵子御车》、汉剧及庐剧《打芦花》等,不一而足。后人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将“鞭打芦花”所在的村庄改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属安徽萧县)并沿用至今,这是中国最长的村名,村里有一石碑,铭刻“鞭打芦花处”。至今在安徽萧县鞭打芦花车牛返村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鞭打芦花车牛返,仁义道德最为先;夫休后妻儿救母,子骞美名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