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曾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作为孝子最为有名,以孝著称,史籍中记载他行孝的故事很多,他不但是个大孝子,而且作有《孝经》,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奠定的“孝”的社会意义、道德地位:“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成为“垂范将来”的经典,为后世历代所推崇。
曾参(约前505—前405),世称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与父亲曾点同为孔子的弟子。《论语·学而》记载,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记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最早记载“曾参母子心灵感应”这一故事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感虚篇》:曾参的孝心已经达到与母亲同气的境地,就是心灵感应。曾参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有客人来,一见曾参不在家就准备离去。曾母说:“请你留一下,曾参马上就会回来。”于是曾母以右手掐自己的左臂,这时远在山中砍柴的曾参左臂立即痛了起来。他马上飞快地跑回家,询问母亲:“我的左臂为什么会疼痛?”母亲说:“今天有客来家,见你不在,准备离去,我掐臂是告诉你啊。”所以传书说: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
故事有一个细节是曾参的母亲不是咬手指,而是用右手扼掐自己的左臂,然后曾参的左臂就立刻疼痛起来。晋代干宝《搜神记》也记载:曾参跟随孔子游学到楚国,一天,忽地心痛起来,于是急忙告辞老师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情。母亲说:“我思念你心切,又不知你什么时候回来,无可奈何之中咬了手指。”所以,孔子说:“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这个故事在流传中不断被改变、加工,从“扼臂臂痛”到“啮指痛心”的细节,这种心灵感应又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隔得更近,扼臂、啮指方式虽不一样,但是母子心灵的感应是一样的。
晋代萧广济首次将曾参列入《孝子传》中,但没有记载他的具体孝行。南朝刘宋虞盘佑《孝子传》记载的故事说:曾参门人乐正到曾家拜访曾参,适逢曾参出外砍柴。这时,曾母咬了一下自己的右指,很快曾参就返回了家。曾参见到乐正也没有打招呼,急忙跪在母亲询问哪里不舒服。曾母回答没有不舒服。曾参又说:“我背柴时背忽然痛起来,以致柴都落到地上,您怎么还说没有不舒服呢?”曾母解释说:“客人来家里我无法招待,就咬手指是想告诉你早点回家。”曾参听了不禁觉得伤悲。
从“掐臂臂痛”到“啮指痛心”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融会、演化到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啮指痛心”已经基本上定型了。民国彩绘中英文对照本《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全图》的“啮指痛心”配诗赞曰:“母子由来气血通,两心相印一心中。出门慎勿忘亲事,长使朝西暮复东。”
曾参是个大孝子,他不仅身体力行,尽心行孝;而且还从理论上奠定孝道,开创孝道学说,有实践有理论,令人钦佩的正是这一点。
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是孔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孔子在施教前就观察入微,对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性格特征、长处和短处,都了如指掌。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记忆力、理解力、口才等都远不如颜回、子贡等人,所以被孔子评价为“鲁”,就是反应迟钝的意思。曾参也有自知之明,他以勤补拙,刻苦好学,注重修身养性,特别以“孝”出名,在孔子弟子中他是最孝顺的人。他和母亲的心灵感应十分强烈,这是曾参至孝的表现,孔子慧眼识人,正是看中他“孝”的特点,因材施教,挖掘他的潜质,把孝道传给他。孔子经常和他一起深入地讨论关于孝道问题,阐发儒家的孝道思想,后人将他们之间的问答汇集成著名的《孝经》。
曾参把得自孔子儒家思想的真传传给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子思又传授给孟子。这样一来,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成为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曾参著述的《孝经》,到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与《春秋》并列为两部最重要的经典。宋代以后,曾参更由贤升为圣,被尊为“宗圣”,在孔庙中的地位排在“复圣”颜回之后。曾参虽反应迟钝,却大器晚成,连宋代理学家程颢也不得不佩服:“曾参这个人这么迟钝,通过不懈努力竟然也得到了孔子思想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