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点一滴,决定未来的你

常青

▼ 专业: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常青,毕业于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获得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30分的加分认定,在高考中以695分夺得贵州省2015年理科第一名,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每一件事都不会毫无意义

常青刚刚度过了焦灼的一天。因为睡过了头,迟到了三分钟,她错过了去往目的地的唯一一辆高铁。

一个多月前,常青就在为此次旅行做着精细的打算,一项项罗列着“如何利用短短的五一假期”的计划清单,比如,去往哪些地方,品尝哪些美食,和哪些老朋友重逢,甚至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看起来万事俱备的出行,却因为“睡过头”这件小事,在还没有出发时就直接结束了。

“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得足够好;以为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至少不算太糟的五一假期,可是最后,还是输给了三分钟,就是三分钟而已。”提起这件事,常青仍然非常懊恼。

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常青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前一天晚上没有早睡三分钟?为什么没有在第一辆出租车到的时候拦住它?为什么没有在出门的时候检查好而导致又上楼拿东西?但她很快想明白了这件事:

“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更好一点的话,我就不至于会晚点;可恰好,生活就是这样凑巧,没有什么事情会毫无根据,一点一点的意外和拖延堆积起来,就是最后的结果。区别只是在于,有一些无伤大雅,有一些则足以搞砸整个计划。”

如果说高中的她天真地认为只要心无旁骛地朝着终点前行,一切细枝末节都毫无关系的话;那么清华园里的半年生活则教会她,每一件小事都不会毫无意义。现在的一点一滴,决定了未来的自己将会是哪种样子。

平静生活中孕育不寻常

时隔半年,再回过头去看高三,常青已没有十分清晰的印象,但几幅画面却仍然在脑海中不时地闪现:物理课上的昏昏欲睡;吃完晚饭回到教室时窗外奇特的夕阳;晚自习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声以及每次考理综时,隔壁班永远循环着的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这些画面的背后,不是惊天动地的艰难选择与跋涉,而是平静与平凡。常青的高三生活和其他同学一样波澜不惊:写作业、复习课本、偶尔请假出去吃烧烤,跑早操、刷题、偷偷打开台灯看小说。

起初还有纠结与不安,但在接近高考的时间里,常青不再去想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整天纠结于一道自己不会做的数学题、某张考得很差的理综卷子,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期待,认真过好每一天。考场上,常青仍然保持着这种淡定的状态。除了考语文科目时稍微有些紧张,在其他科目测试时,她都以对待平时月考的态度来完成题目。

这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情,源于高三物理老师的教导,“最重要的不是刷多少夜,而是形成一种习惯,让一切变得有规律,让学习成为一件自然的事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切看上去都水到渠成。常青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上课、自习、参与考试,周末也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自己。

“或许,就是这样的平静,才让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吧。”常青笑着说道。

成为梦想中的那个自己

从穿着迷彩服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第一次领略到清华园的美丽,到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一夜之间这个古老的城市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再到欣喜地发现自己曾经以为在寒冬里枯死的树不经意间抽出了新芽,常青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在这样一个或许平静、或许躁动的园子里生活。

她将生活形容为一池春水,尽管表面平静而迷人,但水底却孕育着躁动不安与希望。常青的新同学们虽然每天有条不紊地生活,但也在某个方面尝试着新内容,超越并挑战着自己。常青相信,未来自己的样子,和现在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环环相扣,去做了,才有可能收获。

“或许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每个细节都可能会带来改变的状态,这正是大学的魅力所在。”她如此总结道。

高三时,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她时常停下笔来,想象某个向往已久的地方的样子,回过头再看眼前的题目时,就会发现计算量超大的圆锥曲线都变得不再那么讨厌;每当背生物被乱七八糟的概念弄得很烦时,就想想自己崇拜的人也经历过类似痛苦的过程,于是又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因为想要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人,一切努力在常青看来都是值得的。结果或许不会体现在某次考试中,但做过的努力总会有结果。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或许之后我们再也不会去算小车的加速度、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半径,但是,物理学的分析方法会被自然而然地运用到生活中。

“人们总是说,活在当下;我想,它还代表着对于过程的一种关注和尊重。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就是在塑造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