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蒙古族概述
1.蒙古族族源
自蒙古族建族以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是本民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关于蒙古族的族源,多数学者倾向于蒙古源自东胡说。蒙古族属古代北方民族中的东胡系,活动于大漠南北地区,大漠即地理学中认定的蒙古高原。
“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公元前3世纪末,形成东胡人的部落联盟,与匈奴为敌,不断向西侵袭。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时,匈奴破灭东胡各部……48年,匈奴分裂势力衰落。”[1]东胡人的后裔乌桓、鲜卑兴起。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其中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成吉思汗时,蒙古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太祖法天启运圣武帝铁木真,蒙古人。其先世为酋长。以丙寅(1206年)即位于斡难河,号成吉思汗。”(荣孟源,1957)
目前在世界上蒙古族人口有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而中国境内则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占全国蒙古族总人口的69.3%。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经度跨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km,南北跨度1700多km。“内蒙古”在清代为政治区划概念,特指最先归附清朝的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6盟49旗,即“内扎萨克蒙古”。由于盟旗制度的限定以及与相邻文化的长期交流,内蒙古境内东西部各盟市蒙古族文化各有特色。“内蒙古”通常也被人们理解为历史上蒙古人较为活跃的、笼统的地理概念,即瀚海以南、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南部地区,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同时还包括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及蒙古国的一部分。
蒙古族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称为内蒙古地区的主体民族。各少数民族与蒙古族的经济发展状况相似,形成了狩猎、游牧、农耕以及这3种形式以不同程度组合的经济形式,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3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从事游牧经济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仍从事狩猎经济的少数民族有鄂伦春族。内蒙古地区的主流文化为游牧文化,蒙古族是这一文化的主要代表。
在全自治区总面积中,草地占59.86%,林地占16.40%,耕地占7.32%,水域及沼泽地占1.43%。辽阔的草场成就了蒙古族传统的以逐水草放牧为重要特征的畜牧经济(图2.1.1),因此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族经常迁移。蒙古族牧养马、牛、山羊、绵羊、骆驼等,这5种家畜也被称为“五蓄”,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2.1.1 草原辽阔[2]
2.蒙古族民俗与信仰概述
内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民族风俗、礼仪、信仰等民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域。蒙古族居住在蒙古包中,穿蒙古袍,吃手把肉,喝牛奶、羊奶、奶茶,饮马奶酒,能歌善舞。在蒙古包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蔚蓝的天空有朵朵白云飘过。
蒙古族人的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可体现于饮酒方面。草原上,每到夏、秋两季便是酿造奶酒的好时节,诱人的酒香总是朋友相聚畅饮的最好缘由,而敬酒礼仪至今被保留并不断演变。无论是亲朋聚会,还是远途的访客,在酒宴中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不醉不归会令主人非常高兴,同时敬酒的歌声也此起彼伏。
蒙古族的那达慕上,“男儿三艺”是竞赛的主要项目:骑马、射箭、摔跤。每当草原召开那达慕大会,方圆数十里甚至百里的牧民,会起早着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除了传统竞技项目外,现代那达慕上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商品交易等活动。
在游牧的生活状态下,蒙古族人崇拜天地与自然,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始宗教。该教为多神崇拜,如对天、地、山川等多种神灵以及祖先的崇拜。史料中曾记载蒙古族有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宗教信仰。其中喇嘛教在元代传入蒙古草原,经历明代的广泛传播,清代时草原上已经建立了无数的喇嘛教寺庙,并且最终取代萨满教的地位。至今为止,尽管大多数的年轻蒙古人不再笃信宗教,但是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宗教思想已经牢牢渗透于蒙古文化之中。[3]
敖包祭祀(图2.1.2)起源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3]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祭敖包的习俗逐渐染上了佛教色彩。
图2.1.2 敖包祭祀[5]
蒙古族祭祀成吉思汗,因不能够请出金身,于是建造陵寝,由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并专司祭祀。图2.1.3所示的成陵祭祀每年有数十次,每次祭祀都有固定的规模与仪轨。
图2.1.3 成陵祭祀[5]
3.蒙古族的居住环境
史书中曾以“居无定所”描述游牧。实际上,游牧民族是居住在方便拆装、适合游牧的蒙古包之中的。蒙古包又称毡包、毡帐,是游牧与狩猎生活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居住形式。在蒙元时期,贵族所用的毡帐被称作“斡尔朵”,意为行宫。斡尔朵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可以架在轮子上,由牲畜拉动。斡尔朵通常要大些。据记载,窝阔台汗曾修建一座斡尔朵,能够容纳2000人。
现在内蒙古草原常见的蒙古包是适用于放牧的毡帐,通常直径在4m左右。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纳的数量决定。哈纳用来围合蒙古包,是蒙古包的墙壁,由交叉的木杆、柳条编成网状分成数块,可以伸缩,每块高130~160cm、长230cm左右。乌尼是蒙古包的房顶,形似雨伞的辐射状骨架,搭接并用绳系在哈纳的顶部。在乌尼中心安装陶脑。陶脑是蒙古包的天窗,可以通风透光,通常是圆形,像一个球冠架在乌尼杆上。哈纳西南方向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
小型蒙古包可以容纳20个人,大的可容纳数百人。较小的蒙古包需要4片哈纳围合,高度与室内面积可由哈纳的伸缩程度来控制。大型的蒙古包由8~10片哈纳围合,直径可达5~8m。10片哈纳围合的蒙古包室内面积可以达到100m2以上。6片哈纳以上的大中型蒙古包,中间需要有2~4根立柱用来支撑陶脑。如果建造蒙古包的哈纳数量增多,相应地也要加大乌尼杆的长度和陶脑的直径。
哈纳的高度影响着蒙古包的高度,但是蒙古包的大小不会因哈纳的数量增加而有明显的高度变化。通常哈纳的高度在1.2~1.4m之间。蒙古包门的高度与哈纳相同,宽度为0.8~1m。
蒙古包的搭建非常方便。搭建时,先将哈纳按照蒙古包的大小围拢(图2.1.4左图),将门与哈纳连接;随后用乌尼杆将陶脑和哈纳固定(图2.1.4右图)。
图2.1.4 蒙古包的搭建
蒙古包的拆卸同搭建一样简单,只是过程相反,即将陶脑、乌尼、门与哈纳分离,拆开哈纳片(图2.1.5左图),再将一根根乌尼杆从陶脑上拿开(图2.1.5右图)。
图2.1.5 蒙古包的拆卸[5]
4.草原运输工具——勒勒车
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在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首尾相连的车队,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图2.1.6所示为草原上转场的勒勒车队。
图2.1.6 走敖特[5]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是专门供人员乘坐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