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阻滞引起机体功能失衡,失衡导致慢性病
当今社会,因流行性疾病和其他急性病未彻底治愈而迁延传变的慢性病越来越少,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和不正常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慢性病越来越多。我国高血压患者超2.66亿人,高血脂患者超1.2亿人,高血糖患者超1.14亿人,再加上数以千万计的高血尿酸患者,“四高”是诸病之源,是形成阻滞的重要病因;中医概念的瘀、痰、寒、湿、火和其他损伤也是产生阻滞的病因。上述病因产生的阻滞物或阻滞因素对血液循环与物质交换通路的阻滞和对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阻滞,阻碍了机体恢复新陈代谢内环境平衡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传送通道,是导致慢性病的关键环节,所以说慢性病的主要病机是阻滞。其他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毒性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等有害物的破坏作用是第二位的。微生物致病与阻滞造成的失衡也有关,下文将予以说明。这些致病因素形成疾病,有一个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阻滞达到一定的程度,使组织、器官的功能不能代偿,组织之间、器官之间无法实现功能的平衡,才进入病理过程。
许多慢性病的早期症状与亚健康态混淆不清,甚至没有症状;现代医疗的诊断方法过于依赖生化指标的变异和组织结构的形态变异,而多种慢性病早期的变异难以被这些生化指标或影像证实,使得许多慢性病不易在早期被发现而耽误了治疗。
慢性病形成的早期,其临床症状与病灶、病因之间有不同的关系:
(1)慢性病的病灶与临床症状有对应的关系,如关节疼痛、支气管哮喘等,患者自觉症状感知处正是病灶所在处;
(2)慢性病的症状明确,但病灶、病因却很复杂,如耳鸣、失眠等,难以根据症状确诊病因、病灶;
(3)有些慢性病无明确的病灶,早期亦无明显的症状,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常由体检发现。
上述三类疾病初看似无规律,但究其病理关系,不难看出:
(1)凡病灶与临床症状存在明显对应关系的,不仅功能失衡,还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器质性病变。
(2)症状与病灶无明显对应关系的,则仍以机体或某生理系统、器官的功能失衡为主。
例如失眠,大多数不是原发性疾病,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而是其他各系统、器官的疾病,是功能退化或情志失调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衡的症状;大多数耳鸣也不是耳的器质性病变,是其他相关系统、器官病变引起的听觉器官功能失衡或听觉神经功能失衡的症状;同样,绝大多数高血压、高血脂也不是造血系统与心血管的病变,是其他相关系统、相关器官的功能失衡或病变造成的后果,但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会引起心血管的器质性病变。
上述分析说明诊治慢性病需要全面地审症求因,要以症状为出发点,将功能失衡与器质性病变相联系,找出二者的内在因果关系。早期功能失衡,器质性病变不明显时,没有自觉症状,可能只有隐病灶,会被缺乏相关知识的患者忽略,失去早防、早治的机会,当然,亦存在自愈的可能性。长期的功能失衡会引起相关组织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处有自觉症状,就成为显病灶,于是同时存在隐病灶和显病灶。通过显病灶及相应的规律可找到隐病灶,找出真实病因、病灶,就能对症施治,慢性病治疗可能就不慢了。
总之,慢性病的发生,不仅因为致病因素破坏了受损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内环境,还阻滞了该组织、器官的血液流通或交换功能的正常运行,即阻碍了机体恢复内环境平衡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传送通道;慢性病的发展,不只是受损细胞的变形、变性和死亡,还因为病变组织或器官的自身调节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受阻,使机体失去了抵抗力,机体由此进入恶性循环的病理过程。所以,致病因素产生的阻滞物或毒素破坏或阻碍了血液的流通与交换功能以及神经反射弧的活动功能,才致使慢性病得以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