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梦想的定义
在中国历史上,梦想、理想、愿景此消彼长,殊不知,“梦想”一词土生土长,源自中国古代;“理想”一词源自古希腊,经日本传到中国;“愿景”一词源自美国,经港澳台地区传到中国大陆。三者的起源不同,时代有异,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反映人类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自古以来,“飞天梦”、“强国梦”、“创业梦”、“中国梦”不绝于耳,梦想更接地气,更深得人心。
一、“梦想”、“理想”与“愿景”的出处
1.“梦想”一词的出处
“梦想”最初以汉武帝和皇后陈阿娇的“金屋藏娇”这一典故为背景出现在西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中,其含义是梦中怀想,即在梦境中的感觉和潜意识。被废黜后屏居城外长门宫的陈皇后为挽回汉武帝,请司马相如作了一篇辞赋《长门赋》呈现给汉武帝。《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的愁闷悲思,写得委婉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描述的是明月挂在天空照我一人,房中又是长夜凄清,睡着了突然做了一个梦,我的魂魄仿佛来到了您的身旁,蓦然惊醒一切虚幻。汉武帝虽极赞《长门赋》为上乘之作,却未把阿娇复位,顾影自怜的陈皇后只能在凄清的冷宫中了其残生。
梦想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演绎出了理想和空想这两层含义。梦想就是理想,比如南朝梁武帝作《与何胤敕》:“本欲屈卿暂出,开导后生,既属废业,此怀未遂。延伫之劳,载盈梦想。”大意是本来想委屈你暂时复出,以教导年轻人,虽然已经是残旧事业,但这种想法一直延续,满怀期待你帮我实现这个理想。又如明代高启《咏隐逸·卢鸿》:“开元始求治,贤哲劳梦想。”意即开元时期的初始阶段追求治世,贤哲能人因此可以实现理想。梦想还有可能是空想,如宋代苏轼《赠清凉寺和长老》中的“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说的就是归隐山林也只是自己的幻想啊,如今只能听着雨后的寺庙钟鼓声声。
2.“理想”一词的出处
“理想”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清代谭嗣同所著的文章《石菊影庐笔识·学篇六三》里。这里的理想解释为理论、学说,与目前用到的理想一词在含义上有天壤之别。这篇文章里写道:“何燕泉《馀冬叙录》:透光镜,日中映之,背上花样文字,尽存影中……答以光学内无此理想。”描述的内容是,把透光镜放在太阳底下,那么图案文字的形状就会透过镜子投影……在光学上还没有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
西方第一次提到“理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青年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一生中著作等身,经典之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其中,《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根据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写的一篇对话录。描述的理想国其实体现了在哲学家的眼中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主题是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和善,国家的存在要与人息息相关。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们各司其职,不能越俎代庖。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这个系统的理想国梦想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柏拉图就是在《理想国》中使用了idea,经日本人之手与汉字的“理想”对应。
3.“愿景”一词的出处
愿景由西方“vision”一词直接翻译过来。“vision”一词本意是视力,一般译为想象力、眼光、远见,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大量出现在目标管理、战略学与组织行为学等管理类文献中。“愿景”一词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如果说有一种关于领导力的理念,数千年来一直给予组织机构以激励和启迪,那就是要有能力不断地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图景。如果组织中没有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很难想象这个组织能够保持其在某种程度的伟大称谓。”1978年,彼得·圣吉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伙伴通过认知、学习和创造发展出了一种学习型组织的蓝图。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的《第五项修炼》一书就是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归纳的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管理技巧,强调个人和组织在共同愿景下找到对于重要的事业沟通与共鸣,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这五项修炼其一的共同愿景则在最简单的层面回答了“我们想要创造什么”这个问题,刻画了一种整体组织中成员真实的渴望。这种渴望让该组织上下集结于同一个目标,在组织活动中拥有团结一致的号召力。
二、梦想、理想与愿景的特征
1.梦想的特征
梦想是人在潜意识状态下对未来的期待,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同时梦想也会反作用于人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差距的,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会憧憬梦想。就业安居梦、科技强国梦、民族复兴梦等用语中的梦想,就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是每个人不断奋进、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女性在身怀六甲之时,多有不良反应,行动不便,禁忌颇多,但因怀有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望子成龙等梦想而前仆后继且倍感幸福。梦想的力量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会不由自主受梦想的鼓舞。
第一,梦想具有持久性。梦想指向未来,讲的不只是一个人今天要做的事情,而是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要做的事情。人类耗费千年的艰辛才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丁尼生(Tennyson)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实现梦想也许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但只要人不是仅仅站在梦想前望而却步,就会有很多的机会去实现它。每一位攀高峰的人在感叹山顶巍峨的同时也在内心为山顶描绘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画卷,从而鼓励自己克服所有阻力、不断前进。
第二,梦想具有排他选择性。梦想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意识,是属于自己的,而不受他人的干扰。每个人的梦想依赖个人经验,在某一特定生活环境或者家庭背景影响下,个人可能趋于某一特定梦想。比如戏剧世家的后辈很可能会选择将戏剧发扬光大,将超越前辈作为毕生的追求;从小在股票外汇的金融环境熏陶下成长的人不太可能当小说家等。另外由于梦想影响个人努力和选择的方向,所以选择不同梦想也就造就不同的人生轨迹。
第三,有的梦想具有虚幻性,脱离现实。梦是人在熟睡情况下的生理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产物。与梦不同的是,梦想是在清醒阶段的思维和有意识想象,是对未来的设想。因此梦想不像梦那般虚无缥缈,但是梦想也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即使个人努力,梦想受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可能也无法实现。另外,正因为梦想虚幻性的存在,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因为其他人的打击而自我怀疑甚至停止对于梦想的追逐。
2.理想的特征
理想是依据现实并对其进行逻辑推理得到的对于未来结果的憧憬,是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示某些事物趋于完善的最高境界,即结果符合人的希望、令人满意。“理”可以理解为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对现实客观存在的反映。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形成对未来的预期。理想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理想具有时代性。人们既追求眼前的事业与生活目标,又憧憬未来的目标,因此理想动力就是不满足现状且勇于奋力追求未来的美好。人对现实的理解和需求是这种渴望产生的前提,每个时代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水平客观制约着理想的萌发和实现。因此各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实践活动广度和深度的不同,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也就不同。理想会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理想具有阶级性。理想源于现实,而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有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追求方向的不同,则不同阶层的社会人群追求的目标自然也就不一样,即理想各异。所以,很容易发现阶级社会中理想往往印有阶级烙印,比如农民阶级在无数次农民起义中打出的旗号是“均贫富”,理想是创造自给自足、太平盛世的大同世界;地主阶级的理想是皇恩浩荡,帝王的江山永固;资产阶级的理想是利润最大化,不存在各阶级相同的理想。
第三,理想具有可实现性。理想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不是人们凭空所思所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对当前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和逻辑推理而得到的,是符合道理的,所以跟空想、幻想不同,理想常常是可实现的。当然,实现理想的过程必定是充满了种种来自于实际的阻力,曲折而布满荆棘,唯有坚定信心、不懈奋斗,解决一项又一项实际困难,最终才能将“没有可能”逆转为“可能”。
3.愿景的特征
愿是心愿,景是景象,愿景是愿望的景象,是一个具体的可预见的目标和最终希望实现的未来图景,是一种追求的方向,是一个心向往之的生动画面。当这样一幅美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时,无疑会令人心潮澎湃。当福特公司在一百年前说,他们要让“每个美国人都拥有汽车”时,很多人都认为亨利·福特在说梦话,但这句话确实让每一个成员都为这一清晰的蓝图而振奋并将之作为福特公司的最高愿景。同样,1975年7月,比尔·盖茨为他的公司确立“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的愿景时,全世界的人也一样认为那只是少年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梦想,这也确确实实是微软公司的愿景。愿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可以被描述出来,还具有挑战性。愿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一种希望,它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具体来说愿景有如下特点:
第一,愿景具有前瞻性。在组织里,愿景以未来和顾客需求为导向而制定。愿景要体现出组织的抱负志向和发展方向。一个意义高远的愿景陈述可以让每个人都了解到这个组织会朝着什么方向前进,要力争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即使组织愿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与预期的轨道有所偏离,但是清晰的愿景有着许多优越之处,总是能够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组织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愿景要高远,要经得住时间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考验,才能真正引领组织未来的战略道路,而不是成为空洞的摆设。
第二,愿景具有高度特异性。对于每一个卓越的组织来说,维持其愿景的独特性是极其重要的。每个组织都有其精神内核和灵魂,不管有没有写到纸上,也不管是否挂在嘴边,在不同组织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表述。每一个组织都会有这样一种特色,一个组织的愿景必然会反映它的特色。不同组织所追求的战略道路往往有着重要的区别,有时甚至截然不同。比如,劳斯莱斯和丰田这两家公司都处于汽车制造业中,但其愿景完全不同。不同组织建立的独特愿景就是要将自己独特的形象、独特的业务着重点、独特的发展道路与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区别开来。
第三,愿景应该是富有见识的。对这个世界分析得越透彻,所作出的愿景就越有见识。一个富有见识的愿景会反映出那些正影响着、改变着你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趋势。组织愿景不是利润。有些组织从赢利的角度来表达它们的愿景,这是对愿景的误解。利润是经营的目标和结果,虽然是从所从事的业务领域里获得,但是对利润的追求并不能说明组织的业务领域。若组织只是为赢得利润而没有长远的发展方向,它也就看不到更宏大的未来图景。
三、梦想、理想与愿景的比较
“梦想”和“理想”这两个词在很多时候被视为等同,西方人提出的愿景类似于中国人常说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加以严格区分,同时它们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第一,都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梦想、理想和愿景所依据的客观基础和真实程度不同,理想和梦想的区别是理想较多代表既定的并且会努力实现的目标,且在潜意识里这种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力所能及的。愿景是一项宏大的目标,参与者内心往往怀有极大抱负,实现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但无论它们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都是人类不满足于现状、追求美好未来和生活的反映。其一,梦想、理想与愿景本质上属于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通过改造大自然的劳作和社会实践,不断重复产生设想、寻找解决办法、产生高层次的设想这个过程,这些建立在需求满足上的设想就是理想的原型。其二,梦想、理想与愿景对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主观臆想是没有客观根基的设想,暂时的热情可能会促使人们用行动去创造,但是却不能持续下去。而对于这种未来设想,人们在价值上和理性思维上是十分认同的,心驰神往,又由于阶段性成果通过一些努力就能得到,带给人一种越来越接近实现目标的感觉,所以更能激励人们为之奋斗。愿景中的激励、鼓舞的成分更多,因为目标虽然是中性的,但愿景包括采取行动并得到所期望的结果。
第二,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未来设想让人向往,能不能实现则在于是否能够准确把握客观条件和规律。相对来说,理想更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而梦想是不切实际或更多的是代表一些偶尔会想想但不会去做的事情,且认为这样的事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可望而不可即,不具备可操作性,也要难于实现一些。愿景是一幅蓝图,具有目标数据和详细的行动步骤,激励人们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达到满意的结果。人的主观设想本身非常容易被一些不确定因素破坏,不管是萌芽阶段还是实现过程中。梦想、理想或者愿景产生于人的主观方面,某些时候可能会由于当时时代条件的限制被定义为异想天开,但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观念的时代性变化,这些异想天开就有了实现的条件和可能,愿景、梦想就可以转化为理想,中国“飞天梦”、“强国梦”就是这种事实摆在眼前的例子。相反,有的本来可以实现的理想,由于停留在口头,或者害怕困难而中途放弃,机遇不再垂青而成了空想。
第三,梦想更通俗,理想更正式,愿景更西化。小时候人们对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的回答多是某种职业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其实不能算作理想,而应该是一种梦想。梦想比理想容易理解,也更个性化。比如理想是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那么梦想就可以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行动路线。梦想可以理解为目标,分解为阶段规划,再通俗点可以称之为心愿。梦想的载体是阶段,注重结果,最后在条件充分的基础上以实现为终结,这也是梦想和理想区别开始的分水岭。梦想是浪漫的情思,理想是理性的思考。理想往往带有一种责任,还带有沉重感,也许正是这种沉重感常常能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成就一个人的光辉前程。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灯塔是理想,而最终停靠的港湾才是梦想。梦想在于完成,理想在于完善,梦想依赖阶段,理想则可以创造阶段,依附整个过程之上。梦想是为到达预期的生活,而理想是为了追求一种前人所未有的生活。居里夫人(Marie Curie)在被问到其成功的心得时,她这样回答:First have a wonderful dream,then make it become reality(首先要有一个美丽的梦想,然后把它变为现实)。相对于梦想的浪漫和理想的严肃,愿景由于是外来词则表现为更加西化。杰出的外国企业大都非常强调企业愿景的重要性,因为清晰明确的愿景才能有效地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激励员工竭尽所能。AT&T、福特、苹果等杰出的外国企业的愿景无一不令人欢欣鼓舞,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当然,如今愿景在国内组织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
以上比较表明,梦想、理想与愿景既有本质上共同的内涵,都是对未来的设想与追求,是定性的、高远的目标,也存在使用场合、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