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资源特征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一)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特殊
本研究所选区域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该区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其走向北起大兴安岭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向南至内蒙古通辽市和赤峰市,再沿长城经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向西南延伸,直至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的交接地带。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呈带状分布,其行政区划涉及9个省106个旗(县市),总面积654564km2。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相对独立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区,该区域既联结纯农区,又接近纯牧区,作为中国农牧区之间的重要结合地带,人缘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加上农牧交错带作为北部的生态屏障,其环境状况的好坏、农牧业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大系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该区域与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相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产要素流动与农牧产品交换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大都市市场与更加完善的农牧业一体化经营的社会服务体系。所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
(二)区域气候条件恶劣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条件较为恶劣,该区域气候主要特点为寒冷、少雨、多风,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该区域气温低,天气寒冷,年平均气温2℃~5℃,植物生长期为4~9月,在这一生长期间,无霜期较短,为120天左右。因而该区域表现出冬天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的特点;该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旱灾严重。年降水量在250~500mm,降水变率为25%~50%,而蒸发量可达2000~2500mm,为降水量的6~16倍,气候干燥,干燥度1.0~2.0,春旱概率为36%~46%,夏旱概率为46%~56%,大部分地区有十年九旱的规律与特点,旱灾是影响该区牧草返青和作物播种的一大障碍。该区域春季多风,表现为大风日数多、级数大,7~8级大风日数30~80天,以3~5月最强。干旱加上大风对农作物的播种与出苗影响严重。
(三)区域地势复杂、海拔高、土壤贫瘠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势滩梁相间,土地难以形成规模;海拔高度在1100~1800m;土壤质地以栗钙土为主,宜种农作物品种以生长期短、低温喜凉为主的作物。滩梁相间的地貌导致两类农田在土壤质地、类型、肥力上的差异,因此区域作物合理布局相当重要:莜麦等适宜生长在坡梁地;蔬菜由于需水量大,适宜生长在滩涂低洼地。由于成土作用弱,土层浅薄,粗骨贫瘠,保蓄能力差,一般土壤在40~60cm分布有钙积层、粗砂、砾石等障碍植物根系发育的层次。栗钙土一般含砾量13%~21%,有机质1%~3%,全氮0.08%~0.15%,有效磷1.5~6mg/kg。有限资源储量及容量的土壤库直接约束着植被生产力,所以生产力低下,单位耕地产量较低,该区域小麦与莜麦产量平均700~800kg/hm2。
(四)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频繁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条件恶劣,土壤条件较差、土层较薄,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而环境敏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粮食不能满足生存需求,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生产能力下降,以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该区域被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干旱、大风、霜冻、洪涝和冰雹。尤其是春季大风危害最严重,大风把裸露的地面沙尘刮起,形成风沙天气,强烈风沙形成沙尘暴,加上旱季降水少,春季大风与干旱同期出现,对于开垦后裸露疏松的耕地来说,是土地沙化的重要气候因素。所以,依据该特殊区域的自然资源特征、生态环境状况,适合于发展耐旱、耐寒、抗风沙的短季牧草与农作物生产。
二、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生产力低且不稳定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资源分布使农牧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但是,农牧业生产管理粗放,加上土壤质地不稳定与贫瘠,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生产以一季种植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莜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油料作物有胡麻、油葵、油菜籽等,饲养业主要以马、牛、羊、猪、鸡、兔等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加之系统生态环境脆弱,风沙、洪旱、低温等自然灾害使该区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保障,几乎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该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年度波动幅度大,丰歉年之间产量悬殊。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人均耕地0.53~0.67hm2,但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750~1500kg/hm2。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存在“潴流”现象。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
该区地域广阔,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落后,工业不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依其农牧结合的产业优势,与纯农和纯牧区相比,其经济收入应当更高。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加之自然条件差,该区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作物收成低、经济落后地区,表现为:沙尘暴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如大旱的1989年粮食产量是正常年份1974年的1/7;经济发展缓慢,以河北省坝上地区为例,2012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81元/人,全国7917元/人,张家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564元/人,属于农牧交错区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4县在河北省排名靠后,2010年坝上4县在河北省140个县的排名为张北县第111位、康保县第117位、尚义县第119位、沽源县第129位。所以,该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