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食物是越新鲜越好吗?
“吃就吃新鲜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营养价值就越高,味道就越好。食品经过长期放置,色香味形会变差,口感降低,营养素流失,有害物质蓄积,逐渐腐败变质,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然而对某些食物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吃就吃新鲜的”,这一规律并不适用于下列食品。
1.黄花菜
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食后可使人体产生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大量进食可导致血尿、便血,甚至死亡。经蒸煮加工的干品黄花菜,秋水仙碱已被溶出,不会伤害人体。
2.海蜇
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一般要用食盐、明矾经过3次加工、腌制,滤去水分制成盐渍海蜇。在食用前,还需反复浸泡、漂洗,脱去食盐、明矾,这样才能将毒素排尽。
3.木耳
木耳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部位,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啉类会被分解。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内含的剩余毒素会溶于水,因此水发的干木耳无毒。
4.咸菜和酸泡菜
新鲜的咸菜和酸泡菜含有相当量的硝酸盐。盐腌后几个小时内,亚硝酸盐开始明显增加,两周后达到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亚硝酸盐可引起人体缺氧,还会与食品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因此,不可进食新鲜的腌制食品,应在腌制四周后再食用。
5.茶
新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容易对胃产生刺激。喝新茶容易出现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反应,严重的还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病。
6.鱼
很多人都认为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还是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就被送入口中,而且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最好在鱼死亡数小时后再进行烹饪,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鱼肉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渐软化,肉品也变得味美鲜香。此时烹饪,味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