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小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比较正规的建筑史学研究,若自1929年国内最早的建筑历史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日算起,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其间,经国内各地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努力,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诸门类中,建筑史研究可说是处于领先地位,其社会作用也日益增大。但建筑史的社会效用问题却不能一下就能被人们认识到。

《中国营造学社缘起》曾提到:“中国之营造学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的价值,……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深惧文物沦胥,传述渐替,……纠合同志若而人,相与商略义例,分别部居,庶几绝学大昌,群材致用。”其核心思想即是挽救国粹,发扬传统,对建筑史的社会作用并未详细研讨。解放初期受苏联文学艺术理论影响,提倡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应该具有“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因此,学习中国建筑历史成为创造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直接目的。其后有的同志提出学习建筑史,认识祖国建筑成就,可以启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20世纪60年代时,学术界亦提出过“学习与研究建筑史,是为了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引出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过去建筑创作的技术、技巧及多种多样的形式处理经验,以培养正确的建筑学术观点,提高建筑理论修养和创作技巧”,即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发挥学习历史的作用。多年来,这些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推动着建筑历史研究工作。

若以较高的要求考察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尚有距离。一则是客观有困难,如建筑史基础史料尚待进一步发掘,研究的后备力量尚嫌不足,建筑史学科牵涉的范围太广,等等;但另一方面,在认识史学作用上存在不同看法,亦为重要原因之一。

“古为今用”的道理人人赞成,但如何达到“今用”的目的却看法不一。20世纪50年代中把具体历史形式简单机械地作为新建筑的民族形式加以引用,实为当时的建设工作帮了倒忙。社会条件不同了,历史形式不能简单地再现,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唯有从总结经验入手,得其精髓,才能收参借之功。即由现象到规律,由具象到抽象,由静止到变化,由实到虚,将历史经验上升到本质认识,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反过来促进当前的工作。这样的理解可能是条曲折的道路,可能也是史学“今用”所需要的特殊道路。在这本“史话”论述中,希望朝这方面努力,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的验证。

历来治史的表达方式并非一途,各有所长。以社会历史的通史著作为例,有的以人为纲进行论述,如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巨著,该体例称之为纪传体史书。历朝的帝、王、将、相皆有纪传,每个人在历史上的功过、作用,记叙清楚,一目了然。帝相为政,贤哲做人,皆可借鉴。有的史书以时间顺序为线进行叙述,如《资治通鉴》等,称之为编年体史书。社会历史的兴衰嬗替,条清目楚,人事交叙,相互补充,时代脉络非常明显。而且这类史书在查找资料方面也非常便利。再有的史书以事为体,如《宋史纪事本末》等书,称之为纪事本末体史书,记叙中不分人、时,而以重要历史事件发展始末缘由为叙史之本。不求罗列所有历史事实与人物,而把一代王朝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来,使读史者可有所借鉴。

近年来有关建筑史的著作亦有不少体例,除了地区性的、类型性的、游记性的或辞书性的书籍以外,通史体例的有:1980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由刘敦桢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是一本按时代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史书,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建筑活动及遗存实例都进行了叙述及分析,以期使读者建立起时代概念。这本书虽不是按逐年排列方式进行编写,但总的来说应列入编年体历史的范畴。1982年,为适应教学需要,由我国几座高等院校的建筑系共同编写了一部《中国建筑史》教材课本,其中古代建筑史部分除概况外,其余各章节是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住宅、园林等建筑类型进行编写的。每一种类型的基本情况、历史演变等皆详尽阐述,给读者建立起有关该类型建筑的纵向概念,应该说是一种纪传体的写法。1985年出版的《中国建筑技术史》是按工种类别分类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虽非以人物为纲,却是以类型、类别为则,从体例上应该归入纪传体史书之列。199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建筑艺术史》,是以朝代为纲,以类型为细目编写的,属于编年与纪传相结合的写法。200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是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学者共同编写的。该书的资料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观点亦有所发展,是目前较为深入的建筑史学论著。该书是按汉代以前、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代五卷分述的,但每卷内的章节仍按建筑类型论述,也是采用编年与纪传相结合的写法。

各类编写方式皆有利弊,为了探索新的求知途径,不妨采取记事本末的方法,以历史事件为线索,采用“史话”的形式编写建筑历史。这样做可让初学者直接登堂入室,不必在“史料学”上兜圈子,将作者的心得与读者的感受直接挂起钩来。这类写法往往较多趣味性,使读者免去“苦读”的压力。亦可能更有利于达到寻求历史规律,借鉴历史经验的目的。这本书拟本着这种想法去努力。但作为尝试,其中谬误之处定不会少,恳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是作者于1986年应当时出版社的约请,作为《中国建筑知识丛书》中的第一本出版的,距今已近30年。以目前的研究水平考察,此书论述尚觉浅易,资料亦不够丰富,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及技术成就尚未论及,本人亦不满意。但受年龄及身体条件所限,已不可能重新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认为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一定的读者范围及阅读价值,对普及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有益,希望再版此书。本人只能就原稿略加增删,补充图片,以期水平略有改善而已,希望读者见谅。

孙大章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