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丞相,你究竟是个多大的官——三公九卿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手下小弟以及江湖上给个面子的朋友,都尊称其一声“曹丞相”。尽管跟他对着干的其他几位扛把子,往往称其为“曹贼”,但是曹操的丞相之职却是货真价实的。
曹操升官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时年53岁的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征战半生之后,登上其军事生涯的顶峰。他以天子之名征伐四方,对内破黄巾、灭二袁、诛吕布,对外降匈奴、征乌桓、逐鲜卑,一时间睥睨群雄、雄踞宇内。
六月,曹操上表汉献帝,罢黜司空在内的三公之位,重新设置丞相之职,并且当仁不让地“毛遂自荐”出任丞相,天下舆论随即一片哗然。荆州刘表、江东孙权、凉州马超以及还在四处打酱油的刘备等各路军阀,纷纷指责曹操此举包藏祸心,有谋朝篡位之意图。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后世的舞台上多了一个头戴纱帽、身披锦袍的白脸曹丞相。
《魏武帝曹操像》·明·无款
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早在自任丞相之前,曹操便已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就连当时最具势力与资格,可与曹操逐鹿中原的袁绍,也被击败于官渡之战中。不管曹操是司空也好,是丞相也罢,汉朝中央政府都牢牢把握在他的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天下豪杰对曹操为自己戴上的那顶丞相乌纱如此敏感呢?
我们不理解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朝三公九卿制度不够了解,通过丞相这一官职,当时的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看到曹操的野心之所在。现在咱们就来深入聊一聊汉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到底有多大
要说三公九卿制度,得从秦始皇时期说起,中国历史上许多制度追根溯源,都能追溯到这位中国大一统的开创者身上。秦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在地方上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中央则设立三公九卿制,以统治全国。
帛书《张掖都尉棨信》·西汉
⊙由红色长方形绢制成,周缘卷边,上方缀系,左右竖排两行墨书篆体“张掖都尉棨信”六字。棨信即信幡或幡信,悬挂于棨戟上,为高级官吏出行的标志,也是通行关禁的证件。
秦朝二世而亡,大汉王朝的创始人刘邦,是个地头蛇出身的秦朝乡长,刘邦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萧何、曹参等人则是秦朝基层公务员。汉朝立国之后,基本继承了秦朝的全套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作为中央政府的基本架构,也被保留了下来。
西汉时期,所谓的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是政府部门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主管监察。表面上看来,三公各有分工,地位相当,颇有些“三权分立”的感觉,实则不然。
司隶校尉印·西汉
⊙司隶校尉是汉代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
太尉虽然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和平时期却是没有兵权的,战时也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所以军权归根结底是在皇帝手中,太尉充其量也就是总参谋长。而御史大夫的权力更小,除了监察职能外,更多的是承担一些管理图籍、奏章的文书类工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汉早期,丞相权力极大。皇帝作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权任命丞相,但是丞相一经任命,便全权负责管理国家。皇帝若对丞相的行政管理有所不满,虽然有权罢免丞相,却无权直接插手政务。
丞相的权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西汉初年,曹参在担任丞相时,曾直接要求皇帝不要插手政务。他对汉惠帝说:“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老一辈已经定下了基本国策,陛下你什么都不用插手,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恪尽职守,天下就一定太平了。
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以至连皇帝都要礼敬三分。凡丞相觐见,皇帝得离座;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去世,皇帝要前往吊唁,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此外,西汉初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等人,还都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
皇权的反击战
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这无疑极大地削弱了皇帝的权力。汉武帝时期,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达到顶峰。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过13位丞相,其中7人被罢免,5人被处死或是被迫自杀,仅1人善终。38.46%的死亡率以及53.85%的失业率,使得丞相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危险的职业。
对于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来说,即使是不断撤换丞相,仍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他的最终目的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做到真正的“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为削弱相权,汉武帝下令,政府颁布的行政命令,必须加盖皇帝玉玺才能生效。
同时,汉武帝在“内朝”中增设尚书台,专门负责审议政府奏章工作。凡是奏章、文件等,只有经过尚书台审议,最终交由皇帝加盖玉玺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就这样,国家大权在尚书台拐了一个弯之后,又回到了皇帝手中,渐渐地,尚书台成了最有权威的机构,丞相最终就只有“坐而论道”的权力了。
据传,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在长安城内散步,路遇打架斗殴致人死伤,他不闻不问,行不许久,遇见有驾车的老牛在喘气,他反而上前询问驾车之人。随从人员大惑不解,丙吉解释说:“打架斗殴,有京兆尹管,丞相不必过问;牛若未走多远就喘气,是天时不正,作为丞相,我有责任协助皇帝调理阴阳,所以要问问。”由此可见,曾经权倾朝野的丞相,已经彻底沦为闲职。
除了对丞相动手之外,汉武帝还废黜“太尉”一职,将最高军事长官更改为“大司马”。之所以取“司马”之命,在于汉朝征讨匈奴,骑兵是当之无愧的主力,而战马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名为“司马”,实则取“司战”之意。汉武帝最为钟爱的两员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曾担任大司马一职。
后来,汉成帝时期,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汉朝三公正式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由此“三公”也被称为“三司”。
《丙吉问喘图》·宋·无款
三公的命运
25年,光武帝刘秀登基称帝,定都洛阳,史称后汉。刘秀即位之初,承袭前汉制度,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后来,刘秀改大司马为太尉,同时去大司徒、大司空“大”字,称司徒、司空。
与此同时,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尚书台既出诏令,又出政令,尚书台最高长官尚书令拥有选举、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与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
三公被架空,只剩下议事功能,毫无实权。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拥有实权的尚书令权重却位卑,职阶尚在九卿之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方便皇帝控制,这样一来,三公仍旧是名义上的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只不过,位高权轻的三公,除了议事之外,最大作用是在天下发生灾祸之时,引咎辞职,以平息天怒。
与三公的曲折命运不同,负责具体行政工作执行任务的九卿,职权变化一直比较小。九卿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两汉400年间,九卿最大的变化在于名字的更改。汉景帝改“奉常”为“太常”,“卫尉”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为“光禄勋”,“太农令”为“大司农”。
我们不难看出,三公九卿制度的演变,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最初的丞相权倾天下、架空皇帝,经过数代皇权的反击,架空三公,牢牢地掌握了权力。而东汉末年,曹操废除早已彻底沦为虚职的三公,重置已经消失两三百年的丞相之职,并由其一职独大,无疑是对皇权的“反攻倒算”,无怪乎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