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尝,只可观不可玩祭祀器物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
当人类认为万物都有灵魂,人的灵魂可以依附在自然万物之上的时候,原始的祭祀活动就开始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他们会在尸体上撒红色的矿石粉粒以象征血液,认为这样便可以使死者复活。
青铜牛虎祭盘·战国
⊙器高43厘米、长76厘米,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工匠利用宽厚的牛背作俎面,直立的四条牛腿自然形成同俎的四足。在镂空的牛腹下,又横置着另一头较小的立牛,把带弯角的头和前肢微露在大牛腹外。大牛的臀部,还趴伏着一只老虎,用它的尖牙利齿撕咬着肥厚的牛体。此器具有古代滇族青铜造型艺术独特的风格。
从最初简单的对生命的渴望,到后来发展成对神灵的祈求,祈求保护和庇佑。于是祭祀对象不断追加,连萧何、韩愈、岳飞都担任了土地爷的角色。三国时代,又产生了一个守护城市的城隍,以后渐次扩大普及,成为手工业、商业神。城隍主阴,掌冥籍,纠善察恶,疾恶如仇,审鬼招魂。于是地面与地下,都有神来管了。
祭祀的对象多了,祭祀的器物必然也就多了。求不同的神要用不同的器物。我们今天就了解一些汉朝比较常见的祭祀器物。
神仙也要吃东西,祭祀要用牛羊豕
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眼里食物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认为祈求神仙保佑就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出来。于是最初的祭祀就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祀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用火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
为什么一定要是肉食呢?神仙不爱吃素?我觉得和神仙爱不爱吃素没有关系,倒是和我们人类有关。你想想,当时要吃肉可不像现在拿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回来一样方便,那个时候想吃肉要自己去狩猎,各种围追截堵,简直是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身的任务。这样得来的肉食自然就显得很宝贵啦。就连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都是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所以肉食就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
好吧,那就把猎到的野兔送去祭祀吧。停!祭祀是件大事啊,哪能随随便便拿块肉就完事了。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我们今天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当然也有比较重口味且残忍的祭祀品——人。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牺牲”,古书只说“用人”,不说“人牲”。
到了汉朝,用肉食来祭祀仍然是存在的,而且要求更多。祭祀也要分尊卑。天子祭器称为“九鼎八簋”——九鼎所盛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这种种被称为“大牢”,而群臣祭器则只能七鼎六簋,接下来的则依次递减。
祭祀贮贝器·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此器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残缺者未计入),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此贮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兽爪足。盖上铸1间干栏式房屋及各种人物127个(未计残缺者)。房屋建筑主要由屋顶和平台构成。屋顶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撑,上面高凳上垂足坐着一位主祭人。主祭人周围放置16面青铜鼓,左前方和右侧均为参与祭祀者,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屠豕宰羊等场面。
玉不只用来做首饰
说起用玉做祭祀用品,先强调一下,不是所有的玉都可以用作祭祀。只有璧、琮、圭、璋、璜、琥被称为“六器”的玉制品可以用来祭祀。在古人眼里,玉是沟通人神的信物。这种观点其实已经流传下来了,我们今天不都说玉是有灵性的吗?甚至关于玉的灵性,还有个传说:据说某龙王太子爱上了人间的一个姑娘,爱得情深意切、死去活来。但是龙太子也非常清楚人神不可共同生活的道理,否则是害人害己。于是只能放弃这段感情,但是心里始终还是放不下这个姑娘。龙太子也是够痴情,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翠绿的玉镯戴在姑娘的手上,希望可以守护她一生一世平平安安。
讲完故事,让我们继续说说“六器”。先说说很特殊的“璧”。“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但是除了故事本身,还要知道这个“璧”不是一般的玉,用来祭祀日月星辰的玉才能被称为“璧”,一般是扁圆形,中间是空的,长得有些像现在的平安扣之类。另外的五件玉器则用途比较广,祭祀、丧葬都可以用到。
南越王墓组玉佩·西汉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组玉佩是由多件玉器串联而成,用于规范礼仪和表示身份。
绿釉带盖陶鼎·东汉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顶盖呈圆形,盖顶拱起,与鼎身子母口相合。鼎胎质呈红色,通体施铅绿釉,釉层凝厚,釉色浓郁。盖顶浮雕云气纹、锯齿纹等,鼎身光素无纹饰。先秦陪葬使用的青铜鼎,到了两汉时期,一般都由陶鼎来替代,一般为灰陶制成,高档一些的则加釉装饰。
玉是除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物,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周礼》里就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之说!
在汉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说,用玉作符节、印信,十分贵重。玉的礼仪制度在这时候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把玉视为美好的代名词,甚至想象中天神的居处也称为玉台。
鼎——祭祀必备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权力和身份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也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祭祀器物之一,在祭祀中用以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三代及秦汉延续2000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鼎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为什么祭祀的肉食一定要用鼎,用碗不行吗?你别急,听我慢慢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来炖煮和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再加上后来有了这样一个传说,鼎的地位就更上一层楼了。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无酒不成礼
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这个文化倒是一直延续下来了,你看今天朋友聚会、同事聚餐、家庭宴请,哪张桌子上会少了酒?若少了这东西就不是说你小气了,而是礼数不周!既然酒那么重要,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
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爵这种酒器的命名,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喙,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所以称为“爵”。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上有区别。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现觯,多与爵组合在一起使用。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至于作为饮器的杯、樽则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储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壶等。尊、卣多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也因此而来。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钟,也是一种酒器。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青铜龙纹扁壶·西汉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壶椭圆口,长方形壶身,下有两个正方形座。壶盖子母口与壶口相合。盖及壶身均装饰盘旋缠绕的云龙纹,纹饰细腻而富于变化。有活环提梁。汉代扁壶在先秦扁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纹饰更为精美且时代特色明显。此壶是典型的实用酒器。
游大汉指南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作“问鼎”。
肉食用鼎,其他食物用什么盛?
酒有酒器,食物自然就有食器啦。青铜食具也是礼器,因为用不同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代表着不同的等级。真正意义的食器有簋、簠、敦、豆等。簋是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簋的外观多样,分为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这是由于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于取食。簋有器形很大的,如周厉王簋,高59厘米,重60千克。簋与鼎相配,为偶数,如八簋、六簋、四簋、二簋,分别代表不同的贵族等级。春秋中期后,出现了敦这种食器,渐次流行。春秋时代的敦为圆体加盖,到战国时代,敦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敦同簋一样,呈偶数组合。还有一种食器是豆。青铜豆有深腹的,有平盘的。战国时代有一种方体的豆,应叫“”。平盘的豆,自名为“铺”。此类器物一直沿用到汉代,器形变化不是很大而材质有差别。
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了下来。今天的祭祀不再是简单地祭鬼神,也不是盲目崇拜神灵,而是人文精神的陶冶。另外,在“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作用下,对祖先的祭祀就像孝道一样成了道德的根本。
青瓷刻纹镂空簋·东汉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簋圆形,附盖。口沿微外撇,弧腹,高圈足稍外撇。胎色灰白。通体施釉,釉色青中泛褐。盖顶置环形钮,钮上套圆环,并塑有三个兽形足。盖面刻花叶和三角纹。口沿镂空小圆孔一周并刻画树枝纹。腹部刻菱形纹。簋为盛食器,功能相当于大碗,以陶质、青铜质或瓷质较为常见。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以及夏、商、西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早期陶簋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有的有双耳。商代中期开始,器形演变为敛口、折沿、深腹、圜底、圈足,有的则为敞口、卷沿、斜腹。商代始见原始青瓷簋,三国至西晋时浙江的青瓷窑依然烧制瓷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