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你请吃大的——汉代礼仪
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更是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拥有了令人骄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誉。你还别说,仔细想想,我们国家的礼仪教育的确是从小抓起,小学我们就已经学习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学会了尊重长辈,学会了谦让。
《仪礼》简·西汉
⊙1959年出土于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甘肃省博物馆藏。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包括《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内容仅《服传》1篇;丙本竹简34枚,内容仅《丧服》1篇。
《孔子圣迹图册》之《汉高祖祭孔》·明·无款
⊙此图出自明代彩绘绢本《孔子圣迹图册》,现藏于曲阜孔庙。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开创了历代皇帝祭孔的先河。
皇帝登基环节
礼仪到底从何而来?就像江河水总有一个源头,礼仪之邦“礼仪”的源头与儒家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有很大关系,也就是孔老夫子主张的“当国君的要符合当国君的要求与规范,当臣子的要符合当臣子的要求与规范;当父亲的要符合当父亲的要求和规范,做儿子的要符合做儿子的要求和规范”。
在中国,礼仪世世代代传承,每朝每代都有各自的风采,既然我们现在活在汉朝,那就重点了解一下汉朝的礼仪。
皇帝登基相信你在各式各样的电视剧里都看过,知道这是新皇帝即位。一般电视剧里,我们能看到皇宫内外戒备森严,连守卫都发了新衣服,文武百官更是衣着光鲜,乌压压跪倒一片。新皇帝则会身着华丽的服装,戴着各种配饰,步伐沉着坚定以显庄重。然后文武百官高呼“万岁”,新皇帝微微一笑,大手一挥,中气十足地说出“平身”二字,这礼算是成了。
你还别嫌电视剧演得简单,在汉朝,登基之礼确实是挺简单的。首先新皇登基之前,有关官员需选择好良辰吉日。待到吉日,群臣奉上天子玺绶,太子即皇帝位。太后就尊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拜谒高庙,大赦天下。之后照例下诏赏赐诸侯王及文武百官等,礼毕。
皇帝登基这种高端的礼仪,我们平头老百姓根本没资格参与,只能听听。我们的重心还得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但我们可以去别处瞅瞅,比方说可以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拜访一下,学习学习汉朝的礼仪文化。
不是所有男人都可以叫“先生”
见了老先生赶紧行礼,90度大鞠躬,尊称一声:“老先生,晚辈有礼了。”老先生大手一挥说道:“起来吧,要了解礼仪文化,先问问你,你喊我‘老先生’,可知这‘先生’之称从何而来?”嘿嘿,不知道了吧?听老先生说吧。
最开始“先生”泛指长辈,因为“先生,先生”是先出生的人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先生”用来称呼氏族中的老者,问题是氏族中的老者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啊,难道个个都叫“先生”?肯定不是!能在氏族中被称为“先生”的都是在朝廷当过官的。他们荣归故里,受万众瞩目,必然成了年轻人的教导者。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想到了一个无比光辉的职业——老师。对了,这也是后来学生把老师称为“先生”的缘由。到了宋元时期,“先生”的范围渐渐广了,凡是有学问的人都可以称为“先生”。
在汉朝,有一段时间女子流行把自己的丈夫叫“先生”。这个你怕是不陌生吧,回忆一下哪怕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时也会这样使用,这都是跟汉朝学的。
我们今天的礼仪有不少是从汉朝传下来的,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礼尚往来”。过去的“礼”和今天可不一样,可谓是大有讲究啊,你随我去看看。
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礼”一直贯穿其中。《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古代,“礼尚往来”中的“礼”不仅是一种礼物,也是一种在送礼物过程中产生的行为礼节。我们主要看看汉朝读书人之间见面的礼节。
读书人见面可不是一时兴起,上门邀约了就出去开怀畅饮、高歌一曲。第一次见面,先要派一位传话者去主人家传达拜访意图,得到主人同意了才能去拜访。如果你直接去拍门求见是不礼貌的!
去拜访人家,多多少少得带点东西,以表心意。带点啥呢?买礼物在当下社会可以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生怕买了不合人家心意。要放古代这事儿就容易多了,因为作为见面礼一般都用“雉”,别看名字挺洋气,其实说白了就是野鸡。夏天炎热的季节里,你还得把野鸡风干了再送。当然了,这礼送去主人家,对方照例是要推辞一番的,以显示谦虚。
为什么非要送野鸡呢?《白虎通》里说:“士以雉为挚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节私义,不当转移也。”意思是说这野鸡不好抓,食物诱惑不了,恐吓也不见成效,还宁死不屈。当时的士人以雉为礼,是取其一身好品德,以表达对主人的赞扬。
《拜谒图》画像砖·东汉
《谒见图》画像砖·东汉
⊙重庆市博物馆藏。画像砖所描绘的是客人拜见主人的情景。在屋宇之下,主人戴冠佩剑跪坐在左侧,客人持雉跪拜于右侧,在客人的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雉头。这是对《白虎通》中描写的士相见礼的真实反映。
既然“来而不往非礼也”。那么收到野鸡的主人,也要挑选合适的时间,带着野鸡回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聊了半天我们该请给我们讲礼仪的老先生吃饭了,趁现在天还亮得赶紧吃饭,如果到了晚上宵禁时间,可能不但吃不上饭还会被抓去问罪。
找家装修不错的酒家,上菜之前,你先和老先生聊聊天。“老先生,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具体是什么意思,劳烦你给说说。”老先生眼睛一瞪:“啥?啥‘酒过三巡’,没听过,只知道‘菜过五味’。”哎哟,你看我这脑子,“酒过三巡”是唐代才有的说法,这汉朝老先生肯定没听过。“老先生,不好意思,那你给说说‘菜过五味’怎么讲,我们长长见识。”
一道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特指辛、酸、甘、苦、咸。一桌菜,这五味全了,也说明菜品不少了。而这“五味”是由商朝一位有名的贤相伊尹提出来的。伊尹幼年时寄养于庖人之家,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这位伊尹大人说,动物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味道:水里的腥,食肉的臊,吃草的膻。如果要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就要靠辛、酸、甘、苦、咸五种味道和水、火、木三种材料共同烹饪,这便是“三材五味”之说。伊尹大人还说,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讲究各方面和谐统一,著名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说便由此产生。
用到现在,意思也就是说,菜吃得差不多了,大家都该谈谈正事了。为何非要“菜过五味”方能言事呢?这与我们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和礼教文化密切相关。从古到今,设酒宴客一直很重礼数。“菜过五味”多是铺垫,吃吃喝喝差不多之后尽开言,这就叫“言归正传”。想想也是,等吃得差不多了,主宾也酒至酣处、耳至热时、情绪正好,又有“吃人家的嘴短”之疚,此时说事正当其时。
餐桌礼仪,不可小觑
菜差不多都上齐了,拿起筷子准备动手前,先听听餐桌礼仪。我们先看上菜,店小二上菜可不像我们现代社会,桌子上哪有空就往哪挤。饭菜怎么摆,书上可是做了详细规定的,规定如下: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不带骨的肉放在右边。干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烧烤什么的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可不是我编的,《礼记·曲礼》里有着明确记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觉得这规矩太严格?其实这还不算什么,上菜规矩也很多!我们当代社会,一般人家或餐厅端菜上桌,没有太多礼数规矩。在古代上菜可没那么简单,上菜时,左手端盘子,右手要扶着盘子;如果是上鱼,则要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时要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则需将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若是把我们今天带转盘的以方便大家夹菜的桌子拿去古代用,人家才不会领情,也许还会劈头盖脸一顿呵斥:“吃个饭一点规矩都没有!”
这一趟来得挺值,学到了不少东西。让人不得不感慨一番: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礼仪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弘扬,使中国以泱泱大国之姿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